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及其意义
  • 1.  如表为辛亥革命时期改良派和革命派对华侨的期许。这表明( )

    派别

    对华侨的期许

    改良派

    能履行君宪国民之责,改良政治,应主动承担国民之责,对政府“匡之直之,辅之翼之,改良之,监督之,纠察之”

    革命派

    应支持革命,建国民政府,做共和国民。澄清“国”“君”“民”的关系,履行国民责任,当“联合大群,团集大力”

    A . 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彰显 B . 革命思潮获得广泛支持 C . 西学东渐的影响日益深入 D . 华侨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1921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这反映出(     )

    A .  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 B .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 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 D . 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 2.

    著名的中国史研究专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

    A . 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 . 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C . 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 . 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 3.

    1903年,17岁的柳亚子读罢《民约论》,激动难忍,自作主张改名为“柳人权”,字“亚卢”(亚洲卢梭);1905年出版的小说《卢梭魂》,讲到卢梭之魂游东方古国,遇见了黄宗羲等中国思想家之魂的故事。这些内容反映出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文化界 (    )

    A . 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B . 西学东渐,崇洋媚外 C . 卢梭的思想占主导地位 D . 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