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清时期 / 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
  • 1.  王阳明认为:“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李贽则进一步提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译意: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绝对真诚的本心)。……纵出自圣人……,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这反映出明朝中后期( )

    A . 二位学者反对格物致知与儒家经典 B . 儒学思想体系内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C . 城市市民阶层兴起促进儒学普及化 D . 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儒学体系崩溃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皇帝制 C . 郡县制 D . 宗法制
  • 2. 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其旨在说明郡县制( )
    A . 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 B . 出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C . 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问题 D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 3. 一位先驱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学者称他为“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位‘世界公民’”。他指的是(    )
    A . 孔子 B . 苏格拉底 C . 利玛窦 D . 徐光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