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 1.  实验人员以一定量酵母菌为饲料,在固定容器内饲养果蝇,定时记录果蝇数量,绘制果蝇数量的变化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果蝇数量增长速率小于t2时,是因为食物短缺 B . 果蝇种群种内竞争最剧烈的是t3∼t4阶段 C . 若增加酵母菌的供应量,果蝇的K值一定会上升 D . t4 以后果蝇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1859年,一位来到澳大利亚定居的英国人在其农场中放生了24只野兔,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世纪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竟超过6亿只,人们引入了黏液瘤病毒才使野兔的数量得到控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野兔种群增长迅猛的原因是食物充足、缺少天敌 B . 外来物种迁移到一个新环境中,短时间内都会像野兔一样增长迅猛 C . 引入黏液瘤病毒控制野兔数量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D . 不引入黏液病毒控制,野兔会呈“S”形曲线增长
  • 2.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 . 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 . 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 . 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 3.  影响昆虫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像食物、空间等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随种群密度的大小而改变,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寒冷、干旱等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无关,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可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 B . 天敌属于密度制约因素,流行性疾病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C . 若昆虫的种群数量超过K值,密度制约因素作用会增强 D . 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难也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