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中华文明起源至秦汉时期 / 商周时期的手工业发展
  • 1. 《礼记·王制》记载:“圭璧金璋不鬻(购买)于市,命服命车不鬻于市,宗庙之器不鬻于市,牺牲不需于市,戎器不鬻于市。”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的( )

    A . 工商食官制度 B . 重农抑商政策 C . 商业契约出现 D . 国内关税体系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表:

    事实一

    商代青铜器为铜、锡、铅之合金。

    事实二

    地质矿产普查显示,迄今中原一带尚未发现有可供开采的锡矿。

    事实三

    金正耀先生在殷墟青铜器中发现有5件含高放射性成因异常铅。目前仅在云南东北一带发现此种异常铅矿。

    ——据魏国锋《古代青铜器矿料来源与产地研究的新进展》

    由表格所列事实依据可推知,当时(   )

    A . 殷地青铜器产于西南地区 B . 西南已纳入商王统治范围 C . 殷商与周边地区联系密切 D . 初步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 2.

    西周晚期《颂鼎》铭文记载:“王曰:颂(人名),命汝官司(管理)成周(洛阳)贾廿家,监司新造贾,用宫御。”由材料推断(    )

    A . 此时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B . 工商业呈现出多元化新格局 C . 国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 从商之族具有专业化的特点
  • 3. 《考工记》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这是对(   )
    A . 工匠精神的绝佳阐释 B . 社会产业分工的准确描述 C . 地域经济的准确记载 D . 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