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侵略与反抗 /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 1.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这一内容出自(  )

    A . 中英《南京条约》    B . 中俄《瑷珲条约》 C . 中日《马关条约》 D . 中外《辛丑条约》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徐中约在其《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894年的那场"成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这说明,“1894年的那场大败” ( )
    A . 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 B . 引起了中国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 C . 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旧式官僚体制 D . 推动了社会文化的革新和思想解放
  • 2. 下列组合搭配准确的是( )
    A .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划定使馆界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驻军北京 C .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允许设厂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割台湾岛
  • 3. 1895年5月,台湾人民群情激愤,“一律准备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台湾人民群情激愤”是因为(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