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及其意义
  • 1. 政治口号是政党.阶级等为实现政治目标提出的带纲领性.鼓动性的政治旗帜。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资产阶级革命派迅速放弃他们早先提出的“驱除鞑虏”主张,而主张“五族共和”,“五族平等”,旨在(   )

    A . 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 . 突出清朝政权已土崩瓦解 C . 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 D . 强调中华民族的一致对外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以下事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   )

    ①列强侵华战争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 钱穆在讨论中国政治变迁得失时说:“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他意在强调(   )
    A . 必须辩证看待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 . 变法和革命缺乏必要性 C . 引入根植于文化传统的制度才有效 D . 中国政治变迁失大于得‘
  • 3. 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开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1年8月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大清民律草案》“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是(   )
    A . 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B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C . 统治者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迷梦 D . 清政府照搬照抄西方法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