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青岛期中) 建国初期,为改变民间拜神祈福的旧习俗,国家鼓励创作新年画。下图《建政权选好人》登载在内蒙古日报上。该画展现了(  )

    ①选用了年画创作的新题材 ②表现出移风易俗的新气象

    ③反映出自治区成立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④展示了一届人大的民主选举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 (2024高一下·大庆开学考) 有学者在研究中得出以下认识:新民主主义的纲领+社会主义的因素+政党共识+政治平衡=某一文献。该文献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1. (2024高一下·开学考) 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千多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
    A . 人大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B . 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C . 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 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 1.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在城市设立街道办事处和群众自治性居民委员会,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扩大了居委会的职能,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及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也相继出现。这说明(   )
    A . 社会救济和优抚制度不断进步 B . 公务员录用和管理逐步完善 C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日益发展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渐成熟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新中国的法制年,也是新中国的外交年”。下列选项能够为此说法提供依据的是( )

    ①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②中国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④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五四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体现了( )
    A . 社会主义原则 B . 政治协商原则 C . 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D . 人民民主原则
  • 1.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图片,提取信息, 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20世纪以来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 (2023高一上·三明期末) 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民主制度建设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5月1日)

    材料二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则,并分析其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的根本政治制度并简析宪法颁布的背景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共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 1. (2022高二上·洮南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 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开启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进而走上追寻现代化之路。但晚清三个阶段的现代化以及相应的改革举措,都是在因应西方列强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政治经济压力,同时回应国内的社会矛盾,这些现代化无法改变清王朝覆灭的最终命运,仅仅是清廷及部分社会精英主导的有限变革,不可能真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带来的种种危局,因而也不可能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长远发展。 

    ——摘编自郭若平《从近代历史进程看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首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为主要内容的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作为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明确下来。1979年,邓小平首次把四个现代化表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我们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摘编自牛先锋《从四个维度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晚清三个阶段的现代化尝试。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晚清现代化探索相比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探索的主要特点。
  • 1. (2024高二上·昌平期末)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下列史实佐证了这一说法的是(    )

    ①《文官考试法草案》的颁布 ②“三三制”原则在抗日根据地的实行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