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三上·天津市期末) 陶寺遗址规模宏大,整体布局存在明显的统一规划,功能区划比较清晰,有宫殿区、墓葬区、仓储区、祭祀区等。墓葬规模和随葬品规格差距巨大,出土了陶鼓、石磬、陶埙等乐器;还发现了一座古观象台大型建筑基址。这反映了当时(   )

    ①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②礼乐制度确立和初步发展

    ③人们对天文星象有一定认识   
    ④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三下·岳阳月考) 考古发现,在距今约7000年姜寨遗址的公共墓地里,没有夫妻合葬墓,每个人都单独地按辈分高低、血缘关系远近以及去世的先后顺序埋葬。这反映出( )
    A . 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力状况 B . 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C . 当时氏族聚落的社会风貌 D . 国家的初始形态已经具备
  • 1. (2024高一下·辽宁月考) 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年至 2000年左右。 由此可知,考古界划定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
    A . 氏族公社取代原始人群 B . 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 C . 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 D . 古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
  • 1. (2023高一上·怀仁期末)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拥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遗址出土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权贵大墓与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这一时期( )
    A . 最早掌握了稻作和养蚕缫丝技术 B . 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明显 C . 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早期文明社会 D . 早期国家形成且带有神权色彩
  • 1. (2023高一上·涟源期末) 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人工栽培稻谷,其数量之多,保存程度之完好,在已发现的同时代遗址中是极为罕见的。这说明(   )
    A . 新石器时代已产生了小农经济 B . 中国最早完成食物采集到生产的转变 C . 余姚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 D .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 1. (2024高三下·扬州月考) 距今约4500年的陶寺古城,拥有宫城、宫殿建筑、高等级墓地、“天文台”、祭天遗迹等;距今约4300年的陕北神木石峁石城,也存在精美石雕、内外瓮城、巨大墩台等文化遗存。这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   )
    A . 社会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B . 中华文明呈现统一性特征 C . 区域经济文化交流较频繁 D . 进入早期国家形成时期
  • 1. (2024高二下·南京开学考)  山西柿子滩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现了鸵鸟蛋皮串珠和蚌壳饰品,鸵鸟蛋皮来自本地,蚌壳来自山东沿海据此可知( )
    A . 不同地区之间联系加强 B . 黄河流域文明领先地位 C . 当时已经产生贫富分化 D . 柿子滩人组织动员能力
  • 1.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考古发现,在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的一些黄河流域文化遗存中,已经出现将粟作为主要农作物进行栽培,并大量使用彩绘陶器的情况。这些文化遗存( )
    A . 处于旧石器时代 B . 属于河姆渡文化 C . 处于新石器时代 D . 已经形成了国家
  • 1. (2024高二下·内乡县开学考) 2021年是某一文化遗址发现并命名一百周年,也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作为新石器文化遗存的代表,该文化遗址地处黄河流域,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下列古人类遗址与其大致同一时期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3高一上·月考) 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当时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禽。这体现了(   )
    A . 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大门 B . 中华文明多元多样的特点 C . 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D . 陶器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