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长沙) 据《商君书》记载,“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导致秦国上下形成这一氛围的原因是,商鞅变法推行了( )
    A . 重农抑商 B . 奖励军功 C . 严明法度 D . 鼓励耕织
  • 1. (2024九下·鄂州月考) 有学者认为商鞅变法使民户可以通过“耕织至粟帛多者复其身”而致富,军功获爵,踏入“贵”的社会序列,因此“秦民大悦”。这主要论述的是商鞅变法(   )
    A . 维护了贵族的利益 B . 革除了落后风俗 C . 促进了社会流动性 D . 减轻了人民负担
  • 1. (2024·长春模拟) 《中国通史》中:“商鞅变法无论是在富国强兵还是在中央集权方面,都最为彻底。”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 商鞅的才能和决心 B .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 .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D .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响应
  • 1. (2024九下·珠海) 有学者认为:商鞅变法有两个核心抓手, 一手抓军事,能打胜仗,另一手抓 种粮,发展农业生产,把一切社会资源都驱使到促进农耕和有利于战争的方面。 他意在说明商鞅变法( )
    A . 实施的背景 B . 遇到的阻力 C . 成功的原因 D . 深远的影响
  • 1. (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 改革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A)相(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宪问》

    材料二 枯竭的土壤,渴求生长的力量;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探索者们开始走到一起。一个外来者,掀起改革的浪潮。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

    ——《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材料三(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

    1. (1) 材料一中A处应填哪位历史人物?其辅佐齐桓公打出什么旗号号令诸侯,一举成为春秋首霸?
    2. (2) 材料二中促成秦国成为东方霸主的“变法”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请至少写出两点该事件为铸就“崭新的国家”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3. (3) 材料三中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归纳其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 1. (2024九下·广东月考) 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 . 小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 . 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 . 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 . 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 1. (2024七下·揭东开学考)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商鞅在《商君书·更法》中则说:“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这表明( )
    A . 两者都意在维护奴隶主贵族阶层的利益 B . 两者都在规劝统治者要积极地创新变革 C . 时代差异使两者对变革社会的主张不同 D . 商鞅明显比孔子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更深
  • 1. (2024七下·揭东开学考) 商鞅从“利禄官爵持出于兵,无有异施也”这一原则出发,坚持“国以功授官予爵”“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的这一措施( )
    A . 促成了尚武风气的形成 B . 确立了官僚政治体制 C . 消除了宗室贵族的影响 D . 打击了旧贵族势力
  • 1. (2024七下·江苏开学考) 商鞅在秦变法历时21年,《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该现象得益于商鞅( )
    A . 严明法度 B . 确立县制 C . 废除井田 D . 奖励军功
  • 1. (2024七下·江苏开学考)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材料三:东晋南朝时,在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湖田。人们还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1. (1) 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都与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是什么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它都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你从中得出怎样的认识?
    2. (2) 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是什么?
    3. (3) 综合以上材料进行归纳概括,谈谈你对家乡开发有哪些建议?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