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杭州月考) 温习了有关溶液的知识后,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

    1. (1) 实验一中ABCD四个烧杯中的液体(不考虑温度变化),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可多选);
    2. (2) 实验二中①③④三个烧杯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序号表示)。
  • 1. (2024九下·杭州月考)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烧杯+稀硫酸/g

    250

    200

    200

    加入的铁样品/g

    9

    9

    14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g

    258.7

    208.7

    213.7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烧杯的质量为77.5g;计算结果精确到1%)

    1. (1) 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 (2) 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 (3)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1. (2024九下·杭州月考) 太空空间站中大部分氧气是在太空站就地取材制备出来的,其中的一种方法是:收集宇航员生活产生的废水、排出的尿液等,经过净化处理转化成蒸馏水并回收,利用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能,电解蒸馏水产生氧气,原理如图所示。请回答:

    1. (1) 宇航员形成和排出尿液属于新陈代谢中的(选填“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在太空空间站中重力消失,水电解系统中,正极产生的氧气气泡会上浮吗?
    2. (2) 我国科学家对Sabatier系统进行了研究。在15MPa,催化剂质量相同,气体流速为20mL•min﹣1时,研究温度对两种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得到CO2的转化率(%),如下表:

      实验分组

      第1组

      第2组

      催化剂

      Co4N/Al2O3

      Co/Al2O3

      温度/℃

      300

      320

      340

      360

      300

      320

      340

      360

      CO2转化率(%)

      84.4

      85.3

      86.8

      90.1

      37.6

      48.8

      54.9

      59.8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催化剂(选填“Co4N/Al2O3”或“Co/Al2O3”)的催化性能更好。

    3. (3) 另一种循环利用方案是用Bosch反应代替Sabatier反应。Bosch反应中CO2和H2生成了C和H2O,从原子利用率的角度来看,相比Sabatier反应,Bosch反应的优点是
  • 1. (2024九下·杭州月考) 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测得水的质量、氯化钠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 B . 加入b克NaOH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 C . 加入c克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Cl D . NaOH溶液由a克递增到b克,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 1. (2023七下·宁波期中) 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结果所得溶液中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8%,请你帮助分析一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 . 氢氧化钠固体保存不当,已潮解变质 B . 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了 C . 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时,没有放在玻璃皿中称量 D .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水面刻度
    1. (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创可贴,使用时小囊区内的水和硝酸铵被挤破混合,利用固体溶解时温度(填“升高”或“降低”),起到快速止血的作用。
    2. (2) 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2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 1. (2023七下·宁波期中) 20℃时,将10g固体甲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如图①;再加入xg固体甲,现象如图②;继续升高温度至t2℃,现象如图③。请据图回答。

    1. (1) 图①、②、③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2. (2) 图④中表示固体甲的溶解度曲线的是;(选填“A”或“B”)
    3. (3) x的值可能是____克。
  • 1. (2023七下·宁波期中) 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查阅资料】⑴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的水合过程。⑵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成不变。

    【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在图2所示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

    1. (1) 【实验结论】图1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a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下同)。
    2. (2) 图2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说明溶液的温度

      【拓展实验】按照图3所示进行实验,若物质c为氢氧化钠,则U形管内的左边液面将(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

      【反思交流】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Q(填“>”或“<”或“=”),则溶液温度下降;若Q与Q的相对大小与之相反,则溶液温度上升。

  • 1. (2023七下·宁波期中) T℃时,200克某物质的溶液,蒸发30克水或加入12克该物质可达到饱和。求:
    1. (1) 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
    2. (2) T℃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 (3) 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 (2023七下·宁波期中) 固体甲、乙、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甲、乙、丙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020406080
    溶解度/g0.180.160.140.120.09
    35.736.036.637.338.4
    13.331.663.9110169
    A . 固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20℃时,丙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为31.6:100 C . 分别将等质量的乙、丙饱和溶液由60℃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丙>乙 D . 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由60℃降温到20℃,溶液中溶剂质量大小:甲>丙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