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黔东南模拟) 阅读材料,简明扼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团结与统一】

    2023年11月15日,在中美元首会晤时,习近平主席深入阐述了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中方重视美方在巴厘岛会晤中作出的有关积极表态。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

    材料二:【和平与发展】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宣布对以色列发动军事行动,不仅发射数千枚火箭弹,其武装人员还进入以色列境内与以军发生冲突。截至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0日,流离失所者增至170万人,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在加沙地带的避难所里收容约90万名流离失所者。截至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6日,本轮冲突已导致巴以双方至少20288人死亡。

    1. (1) 材料一中,习近平主席为什么说“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两点即可)
    2. (2) 对比我国发展现状和当前巴以冲突的局势,你希望未来的中国发展是什么样的?(可以从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社会民生、生态等任选三个方面阐述。)
  • 1. (2024·黔东南模拟) 凯里市某中学九年级(3)班的道德与法治课上,小源同学分享了他的日记,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同学小敏说:小源同学日记的内容表明,生活中的空气污染危害极大,我们要把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

    联系所学知识,结合小源日记的内容,请你对小敏同学的观点进行判断分析。

  • 1. (2024·安顺模拟) 仔细观察图①、图②,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图①体现了我国坚持的哪一理念?
    2. (2) 结合图①,从可行性的角度分析在实现图②中呈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中青少年的所作所为。
  • 1. (2024·德江期中) 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使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 . 过度开发自然资源 C . 坚持绿色发展
  • 1. (2024·德江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全社会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以下做法符合总书记讲话要求的是( )。

    ①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②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③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用具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③
  • 1. (2024·阳春模拟)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正在部署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高水平推进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东样板。建设绿美广东,广大市民要做到( )
    A . 促进绿色惠民,将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民生福祉 B . 聚焦产业发展,提高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经济效益 C . 增强环保意识,践行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 D . 加大执法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1. (2024·陆丰模拟)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下面诗句体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有( )

    ①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②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 (2024·陆丰模拟) 为保障长江流域生态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广泛排查整治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12月2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该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这反映了(   )
    A . 人民代表大会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开展民主决策 B . 坚持绿色发展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C .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要着力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D . 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法律法规为准则
  • 1. (2024·陆丰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十大胜利召开后,“高质量发展”一时成为高频词汇。某校九年级(1)班围绕高频词开展了自主探究活动。

    1. (1) [探究一]读懂“发展表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广东作为第一经济大省(GDP连续34年位居全国第一)沿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交流分享】

      从以上材料(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2) [探究二]领悟“发展秘诀”

      下面材料(图)体现了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发展秘诀。

      广东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全力推动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项授权事项大部分落地并在全国推广。

      全面实施河湖长制,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基本消除527条黑臭水体。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台3.0版“促进就业九条”,开展“粤菜师傅”等工程培训,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40万人以上。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新投产海上风电549万千瓦、光伏发电225万千瓦。

      [交流分享]

      上述材料中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秘诀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3. (3) [探究三]弘扬“创新精神”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目前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交流分享]

      结合探究三,谈谈我们青少年可以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做些什么。

  • 1. (2024·新丰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看科技成就

    国家名片

    中国高度: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太空科普课,在轨展示介绍了梦天实验舱的基本情况并演示多种实验。

    中国深度:“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了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万米的海底,地震频发,地形复杂,深潜难度巨大。其创造的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纪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精度:可以徒手撕开的中国太钢“手撕钢”,广泛应用于高精尖领域,厚度只有头发丝的1/6,飞机机翼穿上由它制成的“外套”可以快速除冰,大大降低能耗,更能大幅降低安全隐患。

    材料二:科技创新已成为杭州亚运会的话题热词,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断呈现,不仅见证着亚运筹办的水准,也记录着中国的高速发展。从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到全国第一个元宇宙级场馆运维平台,从“大小莲花”数智驾驶舱到亚运的“AR服务”,一项项自主研发的科技践行着“绿色、智能、文明、节俭”理念,为此次亚运会装上“科技的眼睛”“创新的羽翼”,更绘就了科技发展与绿色文明共融的和谐画卷。

    1. (1) 根据材料一,从“国家名片”看出中国在科技领域有怎样的优势?
    2. (2) 结合以上材料二,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什么?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5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