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海港模拟) 九年级一班的思政小组准备进行新闻播报,猜测同学们收集的三幅图是在为哪一新闻内容做准备。( )

    A . 《军民携手,防灾减灾护家园》 B . 《建好用好联系群众平台代表履职展现新气象》 C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D .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 1. (2024·贵州模拟)  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实现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5亿;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3万个;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265万套(间)……这( )
    A . 说明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B . 表明改善民生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C . 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D . 彰显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 1. (2024·从江模拟) “国旗一展映天红,十年春秋多少事”。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循着中国这十年的发展历程,以“我们的美好生活”为议题,开展了以下学习任务,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 (1) ◇学习任务一:

      特产店的顾大娘说:“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草莓种植园的王大伯说:“大棚种草莓6年,收入年年增,小草莓大产业,致富有盼头”;城市文明办的工作人员说:“经过文明创建工作,城乡卫生环境干净整洁,涌现了不少‘道德模范’和‘文明户’”……

      品味材料中的不同“心声”,请描绘你看到的发展景象。

    2. (2) ◇学习任务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何谓“本来”?

      从经济来说,“本来”是厚积薄发的沉淀,“十年”的背后是财富的印记,是体制的改革,也是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从政治来说,“本来”是赤子之心的写照,“十年”的背后有领导的力量,更有承诺的践行、民主的坚守;

      从文化来说,“本来”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文化包容,也是“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的爱国热忱,“本来”是守住初心、回归本真。

      请你结合材料,阐述我国十年来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3. (3) ◇学习任务三: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荣光属于青年。让我们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新时代青年,勇立潮头。请你从“爱国”“理想”“奋斗”中任选两个关键词写一则座右铭,激励自己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 1. (2024·黔东南模拟)  2024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扩大救助保障对象范围。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6600多万纳税人受益。
    1. (1) 全国两会的召开体现了我国哪些人民当家作主制度?
    2. (2) 我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应该如何做?
  • 1. (2024·红花岗模拟)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围绕“感受祖国发展奋进新征程”的主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共同探究。
    1. (1) 【回顾成就】

      结合所学知识,你能从上述图表信息中得出哪些结论。

    2. (2) 【绘就画卷】

      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百年大党的“割胜密码”。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搜集了以下案例,请你参与讨论。

      案例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部门要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完善了教育、医疗、养老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办实事、讲实效,真正惠民生、暖民心。

      2024年2月5日国务院批复《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要求各部门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请你简要分析上述案例中百年大党的“制胜密码”?

    3. (3) 【展望未来】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为此,请你制定一份自己的青春领航手册。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你的青春领航手册。

  • 1. (2024·黔东南模拟) 根据漫画,回答问题。

    仔细观察图1、图2,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两幅漫画共同反映的主题。
    2. (2) 请从共享发展的角度,谈谈两幅漫画中的举措有何现实意义?(两点即可)
  • 1. (2024·贵州模拟) 新一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答记者问中提到,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GDP增长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政府工作就是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这体现了( )
    A . 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 . 人民最关心生态环境的问题 D . 我国已经提前实现共同富裕
  • 1. (2024·贵州模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说明(   ) 

    ①计划生育政策已不再是基本国策 

    ②党和政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③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人口问题已成为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南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战略部署。广东省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省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

    材料二:十余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帮扶支持汕尾,建立了高层推动、部门互动、发展联动长效机制,投入财政帮扶资金超100亿元,促进社会产业投资1500亿元,推动落地产业项目180个,并全面主导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设发展。深圳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对口帮扶协作汕头,不断深化产业、就业、人才、科技、民生等领域帮扶协作,以“头号工程”的力度,高标准、实举措促进了汕头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展现了深圳的担当和作为。

    1. (1) “百千万工程”的实践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什么特征?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原因。
    3. (3) 有部分人认为,有了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多项举措,我们就能实现共同富裕。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 1. (2024·湖南模拟)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从2023年12月1日起,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全面禁用“生鲜灯”(    )

    ①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能督促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

    ③尊重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④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不利于经济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3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