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台州期中) 下图是1913年至1937年俄国工业发展情况,其中1932年—1937年实现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

    A .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苏联模式 C . 实行新经济政策 D .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某学者在评价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时指出“这种备战型的发展模式,导致苏联一味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实际上却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列属于这一“发展模式”的经济举措是(   )
    A .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 推行新经济政策 C . 开展农业集体化 D . 建立苏维埃政权
  • 1. (2024高一下·衡水期中) 戈尔巴乔夫曾指出:“在那种特殊的条件下,这种模式和体制保证了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完成的战略任务。”这实际上强调了“这种模式”的( )
    A . 原则性和计划性 B . 动员性和时效性 C . 前瞻性和长期性 D . 僵化性和顽固性
  • 1. (2023高一下·绥宁期末) 1932年年初,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会议通过《关于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指示,规定:1933——1937年,轻工业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农业由-2.6%提高到14.9%,重工业则由40.1%降低到14.5%。这说明当时苏联( )
    A . 理性思考经济发展速度 B . 摒弃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C . 有意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D . 积极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
  • 1. (2023高二下·九江期末) 1926年,苏联只有56.6%的人识字。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党的大力宣传和组织下全国开始了扫盲运动,开办各种技术学校、培训班以及工人学校的,并掀起了群众性革新技术的热潮。这表明苏联( )
    A . 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左倾冒进思想 B . 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 . 社会主义建设重视提升人民的文化素养 D . 极力消除同时期西方大危机的影响
  • 1. (2023高一下·苏州期末) 如图为1929~1937年间美、苏、德、英、法等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的比重对比状况(%) ,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

    A . 率先摆脱经济危机 B . 重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C . 计划经济优势显现 D . 农业集体化程度不断提升
  • 1. (2024高三下·岳阳月考)  村社是俄国传统的社会基层组织,在该制度下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集体劳动平均分配产品。20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部分领导人认为村社是抑制资本主义因素增长的重要力量;农民从个体私利出发,担心市场发展遭受富农剥削,不愿独立生产经营。这可以用来解释苏联(俄)( )
    A . 新经济政策最终被废止了的原因 B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符合传统思想 C . 农业集体化快速推广的主要原因 D . 计划经济体制得以确立的必要性
  • 1. (2024高二下·黔江月考) 1938—1940年,苏联学校不断改进教育内容,在校学生数持续增加,共有32.8万名高等学校毕业生和67.8万名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1940年底,全国共有2359个科研机构,98315名科研人员。这主要得益于( )
    A . 西方科技的引进 B . 教育事业的发展 C . 计划体制的建立 D . 工业化运动开展
  • 1. (2024高三下·镇江开学考) “计划者们集中于诸如发动机和拖拉机等生产资料而非鞋和衣服等生活消费品的生产。媒体同时大肆报道超额完成生产指标的新‘劳动英雄’,官员们鼓励妇女同时在集体农庄和工厂工作。到1940年,妇女几乎构成了劳动力的半数。”苏联的这些举措意在( )
    A . 保障国内战争胜利 B .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C . 大力发展集体农庄 D .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1. (2023高二上·福州期末)  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20年代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言论。这说明当时   (  )

    时间

    言论

    来源

    1925年12月

    私人资本在其作用相对降低的情况下有了绝对增长……农村富农经济随着农村分化的加剧而日益增长;城市新资产阶级也在日益增长

    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关于工业化的决议

    1927年11月

    2 500万小农户是俄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根源。逐渐从这一大批人中间出现的富农阶层,正在重演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下埋藏一个大地雷

    《真理报》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讨论 B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成效甚微 C . 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必然选择 D . 苏联模式即将取代新经济政策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