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汕头模拟) 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知识就是力量,人需要通过自我能力的展现来完成历史”的信仰。这种信仰认为,人是有尊严的,人类的不完善性完全是因为缺乏学习和知识的缘故;人不仅具有人格尊严,还具有自己的意志和能动性,可以自由选择、自由行动。这种信仰( )
    A . 反映出人类理性意识的萌生 B . 表明信仰自由成为社会共识 C . 体现出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 D . 说明人的价值受到普遍重视
  • 1. (2024·高州模拟)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而古典柱式构图体现着和谐与理性,并且与人体有相通之处。这一建筑理念(    )
    A . 瓦解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B . 契合了时代思潮与审美要求 C . 促进了理性主义潮流的发展 D . 造成了欧洲建筑艺术的倒退
  • 1. (2024高三下·毕节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西方文明兴轰的规律表明: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再造的过程,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复兴。一种文明能否通过再造而复兴,取决于其自我更新活力和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自我调整能力。西方文明在中世纪后半期复兴、在近代崛起并在世界占据主导性地位,是彻底摆脱了欧洲古典文明束鳞后诞生的新文明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激烈碰撞过程中,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全面再造的结果。文明的再造,是对传统文明扬弃更新的过程,既包含对传统文明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升华,又须摆脱传统文明糟粕成分的禁锢和束缚;既要保持自身文化的营养、又须汲取外来文化的活力.

    ——摘编自徐坚《文明的再造与复兴——东西方文明兴衰的启示》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就“文明的再造与复兴”自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 1. (2024高一下·月考) 《世界历史》解说词中说:“14世纪,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材料旨在强调,这场“新的文化”(   )
    A . 是古典文化的新生,延续了古代的文化传统 B . 解放了长期以来被宗教戒律压抑禁锢的人性 C . 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主要内容 D . 实质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 1. (2024高一下·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是资本主义因素发生最早的地区,其北部和沿海的一些城市当时已经有了初具规模的手工业和较为发达的商业贸易。新的经济活动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个人才智的弘扬深刻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和生活的态度。财富的普遍增长为当时更多的人们按自己的意志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

    材料二  宗教改革后,新教非常重视兴办学校,用新的方法教育学生。如路德主张设立公费学校,强制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不但学习宗教,还要学习文化。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打破以宗教经典为主的拉丁学校传统,引进自然科学和其他学科,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对提高人的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摘编自马敏《近代西方文化的转型之宗教改革》

    材料三  狄德罗认为,在自然界里,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包括财产权、生命权和自由权。人们通过契约组成国家,把裁决是非、惩处犯罪等权力交给国家,以保障财产权等自然权利。

    ——摘编自唐喜平《启蒙运动的发生与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宗教改革对当时教育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狄德罗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意义。
  • 1. (2024高一下·月考)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绘画作品中的民众人物,不仅服饰上日益丰富和华丽,而且人物也开始戴上各种头饰和手饰。这实际上反映了(    )
    A . 艺术家绘画技艺日趋高超 B . 民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C . 人文主义促进了个性解放 D . 市民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
  • 1. (2024高一下·电白期中)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简表

    年份

    人物及事件

    1532

    意大利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政治学著作《君主论》首次出版,该书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摆脱了中世纪以神学为中心的政治理论的羁绊

    1534

    英国通过了《至尊法案》,规定“国王陛下……被称为……教会在尘世的唯一的最高首脑”

    1641-1648

    法国谈判代表杜·沃柯斯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全权代表鲁左在汉堡会晤后,决定举行一场“双规”性国际会议。该会议最终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明确规定了一些影响至今的外交关系理念、机制和原则

    1762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然人,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

    1789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国民议会宣布主权属于整个民族

    1814-1815

    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议,并形成维也纳体系,该体系首创了“总决议书”的体例,要求所有与会国都须签字,将欧洲各国纳入了一个共同的体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

    材料二  这场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到19世纪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
    2. (2) 结合上述材料和时代背景,阐释材料二的观点。
  • 1. (2024高一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期中) 新航路开辟时期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和商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都是为了现实的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对荣誉的追求也是导致地理大发现的一个原因。这表明(   )
    A . 文艺复兴孕育了新航路开辟的因素 B . 新航路开辟推动人文主义在全球扩展 C . 追求人性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 D .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
  • 1. (2024高一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期中) “人文主义”、“古典文化”、“世俗化”是某书中的核心概念。该书研究的主题是(    )
    A . 文艺复兴 B . 宗教改革 C . 启蒙运动 D . 空想社会主义
  • 1. (2024高一下·鼎湖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就像艺术是文艺复兴的主调,宗教是宗教改革的灵魂一样,科学与哲学也就成为启蒙运动的神。从这个立足点来看,文艺复兴的确传承了欧洲心灵发展的主流,后来导出了启蒙运动;而宗教改革却溢出常轨,排斥理性,重新肯定中世纪的信仰。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选取材料中局部或整体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