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娄底月考)  “新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是“言文合一”的白话文,它是“新文化”思维、表达、沟通的形式和工具,也是自觉地使用它的中国人认识世界、建构内心世界的媒介。五四后的各种变革,无不在根本上得益于文学革命所取得的成果,无不在文学革命建立的全新语言结构和思维结构中运行。由此可知,文学革命( )
    A . 改变了中国救亡图存的方向 B . 全盘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C . 促进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萌发 D . 增强了社会变革深度和广度
  • 1.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1921年,北洋政府将《卿云歌》定为正式国歌,歌词如下:“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但这首国歌遭到了当时多数人的批评,是因为( )
    A . 新三民主义的推动 B .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C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思想和阐释空间的百家争鸣,是有其物质形态为依托的,否则争鸣无处承载。百家争鸣的诸多核心人物,均以私学为本,建立各种形式的教学机构,招揽天下人才,传授弘扬本学派思想。学派以思想领袖式人物为标志。百家争鸣时期,以孔、墨、庄、荀等为代表,各种可以称“子”称“家”的思想体系,皆为学派。这些学派的思想与学问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构和发展影响巨大,而且为中华学术文明的整体结构与衍变上升奠定根基。

    ——摘编自张江《百家争鸣:公共阐释的历史见证》

    材料二 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末的明清时期,大批耶稣会等教会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发生了长达百年的“礼仪之争”。伴随着欧洲和在华传教士卷入争论,很多有关中国历史、政治、哲学、风俗的报道涌入欧洲,不少中国典籍也被翻译过去。人们由此知道了孔子是中国的圣人,儒学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当时欧洲人都以为中国民族是一个纯粹理性的民族”。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旗帜,将神学蒙昧以及以神学为精神支柱的封建专制押上了“理性法庭”,而启蒙思想家大多曾受教于耶稣会学院,比一般人更为了解和熟悉中国,因此,当他们充当这个“法庭”审判员时,被世人视为理性主义的中国哲学就被用作审判词的语汇来源。

    ——摘编自陈卫平《中国传统哲学对欧美思想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苦难史,对外面临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则面临黑暗的军阀统治,内忧外患,使中华民族风雨飘摇、发岌可危。出于反帝反封建的迫切需求,也基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传入,以及部分知识分子对文化之觉醒与思想之启蒙对国家振兴重要性的认识,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掀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帷幕,也开启了中华民族文化自省转向文化自信的艰难曲折、波澜壮阔而又伟大卓越的漫长发展历程。

    ——摘自薛朝广《基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自省与文化自信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的载体。并指出“这些学派”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欧洲启蒙思想家把“中国哲学”“用作审判词的语汇来源”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此时中国其他文化在欧洲传播的史实。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并分析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原因。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今日中国之所需,是一种可读、可听、可歌、可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坛、舞台而皆可,诵之村妪妇孺皆可懂。不如此,就不是活的言语,就不可能成为中国的国语,就不可能由此语言产生第一流文学作品。”最早积极倡导并主张推广这一语言的是( )
    A . 戊戌维新运动 B . 辛亥革命运动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 1. (2024高一下·泸县开学考) 1920年,陈独秀说:“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没有他们“我们便不能生存”“社会岂不是要倒塌”。这折射出,当时(   )
    A . 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空前提高 B . 马克思主义学说开始了传播 C . 新文化主流思想发生了转向 D .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政治宣传
  • 1. (2024高二下·广安月考) 当一场爱国运动浪潮席卷全国时,十五岁的陈燮君看到广东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在街头大声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和科学,深受启发。后来她逃避封建包办婚姻,与同学组织“时事研究社”,学习马克思主义。陈燮君的这些活动可能处于(    )
    A . 1840-1894年 B . 1895-1911年 C . 1912-1928年 D . 1937-1949年
  • 1. (2024高一下·电白月考) 请依据下表内容,任选两个历史事件(现象)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背景事件

    历史事件(现象)

    思想主张(口号、纲领)

    第一次鸦片战争

    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亥革命

    民族、民权、民生

    袁世凯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 1. (2024高二下·麻涌月考) 1923年清华大学公开征集校歌,汪鸾翔先生应征的歌词被公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之精神,体现清华教育的宗旨。其中有一段歌词:“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无问西东”主要体现了( )
    A . 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 B . 救亡图存的时代呼声 C . 古今贯通的治学理念 D . 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
  • 1. (2024高二下·麻涌月考) 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不断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 . 中国社会变化和逐步转型 C . 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 D . 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 1. (2024高二下·大连月考) 中国近代始终未能建立起超越西方的特有的完整文化体系……但“向西方学习”不断递进,层层深入,从“器物”到“制度”;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从照搬照抄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色道路”……从中可以窥探“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由此可知(   )
    A . 近代救亡图存运动形成高潮 B . 政治革新助推西学东渐开始 C . 西学的引进冲击了传统学术 D . 中国近代民主制度日渐成熟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