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广东月考) 据记载,太平天国、民国、抗战时期,战乱席卷大半个中国,江浙、闽、两湖百姓陆续迁入广东。南迁的“新广州人”不断发现:这里商业兴盛,让人更加务实;对外贸易让人更富有远见和冒险精神;崇尚儒家让人知仁行义,生命力格外强大。这主要说明( )
    A . 移民促进了广州经济发展 B . 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融 C . 人口迁移丰富了文化内涵 D . 社会变革导致了北民南迁
  • 1. (2024高三下·汕头模拟) 下面两幅示意图所体现的共性是( )

    A . 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B . 两个时期的政权性质 C .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 . 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
  • 1. (2024·高州模拟) 下图是版画家黄山定1940年绘制的版画《代耕队帮助抗属春耕》,代耕队的成员主要是乡村政府组织的村民。这一版画反映的内容(    )

    A . 利于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 B . 确保了根据地的物资供应 C . 粉碎了日寇经济封锁企图 D . 彰显了敌后军民团结互助
  • 1. (2024高三下·毕节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革命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多年奋斗,旨在建立一个新中国,包括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的,要着重解决为什么人服务,如何去服务的问题,文学艺术的源泉是人民的生活。

    1944年10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我们必须告诉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

    1945年,毛泽东又在党的七大强调,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所给予中国人民的灾难中,包括着民族文化的灾难。一切奴化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文化和教育,应当采取适当的坚决的步骤,加以扫除。

    1949年9月,毛泽东在杜论《六评白皮书》中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摘编自夏春涛《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光辉历程及深刻启示》

    1. (1) 根据材料,概括革命文化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革命文化的意义,
  • 1. (2024高三下·娄底月考)  下图为1938年刊登在《抗战漫画》第八期“全国美术界总动员“特辑上的漫画《我们要一笔一笔划破仇敌的皮囊!》。该作品( )

    A . 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 提出了抗日战争应是全民族持久战 C . 旨在激励广大民众共同御侮 D . 表明了漫画是宣传抗战的主要形式
  • 1.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到边疆去”“到西北去”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是相当流行的口号。《良友画报》开辟专栏反映西北地区风土民情,报道了对绥远、宁夏、甘肃、青海、陕西等省的考察印象。此现象( )
    A . 推动了国民政府的工业建设 B . 体现了国家对边疆的重视 C . 体现了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 D .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 (2024·长沙) 表2 《新中华报》报道的“九一八”运动会相关情况

    大会名称

    时间

    项目

    报道(刊号)

    绥德警备司令部九一八青年运动大会

    1937年9月18日-21日

    文化类、娱乐类、军事类、体育类、表演类等

    第391期

    八路军后方直属机关九一八运动会

    1939年9月18日

    军事类、政治类、运动类、文化娱乐类

    第65号

    廊甘警备区九一八运动大会

    1940年9月15日-24日

    军事演习、运动比赛、游戏晚会、展览会

    第164号和172号

    据此可知,当时(   )

    A . 运动会具有寓教于乐以提升战力的作用 B . 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局势稳定 C . 边区政府通过新闻报道来展示社会风貌 D . 舆论宣传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 1. (2024高三下·安化模拟) 民国知识分子的“未来中国梦”

    材料一  先生:

    在这昏黑的年头儿,莫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沉沦在苦海之中。……但是我们真的就没有出路了吗?我们绝不作如是想。固然,我们对现局不愉快,我们却还有将来。……因此我们特发起,在一九三三年的新年,让我们大家来做一回好梦。对于理想的中国,理想的个人生活,各人应该有各人不同的梦。……

    (问题一)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请描写一个轮廓或叙述未来中国的一方面)

    (问题二)先生个人的生活中有什么梦想?(这梦想当然不一定是能实现的)

    ——东方杂志社启

    材料二  《东方杂志》共收到142份稿件,百分之七十五的作者为文化精英。下表摘录了部分作者关于“未来中国”的梦想。

    人物

    梦想

    李宗武(北京大学 教授)

    我希望中国的军人不要只能内战,不能抗外。 ……我希望商人们放出点天良, 多推销些国货,且不要硬指外国货为国货。

    徐伯璞(山东正谊 中学教员)

    中国内部既团结一致,再联合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及各国被压迫的阶级, …… 宣传中国的王道,发扬中国的文化。

    金仲华(杂志编辑)

    农村与都市的建设将并驰前进,或许前者的发展要超过后者,但决不是在后 者摧残之下的。 ……铁道将成为中国的动脉管,河流为静脉管,而密网的汽 车道则为遍布全身的微血管。

    宋云彬(作家)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据裴植《民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梦——以<东方杂志>1933年“新年的梦想”专辑为中心的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国知识分子的“未来中国梦”进行评析。要: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 (2024高三下·安化模拟) 1939年《大众日报》筹备期间,筹备组归纳出这份报纸的性质须遵循以下三条:

    第一,这是个党的报纸,代表山东分局的机关报;

    第二,这是一个统一战线的报纸,一切消息、言论等都要考虑到有利于统一战线;

    第三,这是群众性的报纸,要广泛发动群众。

    由此可见,该报刊(    )

    A . 体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 . 服务于斗争环境中传播知识的需求 C . 致力于开辟一个服务现实的思想阵地 D . 凸显了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精神
  • 1. (2024高一下·合江期中)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贡献,大都以为是老大而衰弱。今天我要问一问,究竟他果是长此老大衰弱而不能重振复兴吗?不的!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民族复活的动机了。

    ——李大钊《人种问题》(1924)

    材料二  欲求抗战的最后胜利,欲求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之实现,其在今天和将来,除应加强我们内部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外,别无方法与途径。这是挽救时局和复兴中华的关键。

    ——《新华日报》发刊词(1938)

    材料三  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之后,“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

    ——摘编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

    1. (1) 解释材料一中民族复活的“动机”。
    2. (2)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不同的原因。
    3. (3)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系统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根据材料四,简述这一历史逻辑的史实依据。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