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个人主义”是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和“民主”“科学”构成三足鼎立的态势,但“个人主义”随后遇冷且慢慢销声匿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青年追求个人幸福和个性解放 B . 民主与科学思想影响深远 C . 传统伦理和国家危难双重作用 D . 各思想流派呈现融合趋势
  • 1. (2024高三下·汕头模拟) 下面两幅示意图所体现的共性是( )

    A . 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B . 两个时期的政权性质 C .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 . 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
  • 1. (2024高三下·汕头模拟) 下表为中共广东区委建立的相关组织。据此可知,中共广东区委( )

    时间

    机关

    1924年

    建立第一个军事机构——广东区委军事委员会,开创了在革命团体和军事组织中开展政治工作的先河

    1924年

    成立第一个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5年

    设立了党内第一个地方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共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

    1927年

    建立第一个城市红色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

    A . 发挥了革命探路者的作用 B . 注重对军事领导权力的掌控 C . 有意塑造红色首都的形象 D . 开始认识到工农群众的作用
  • 1. (2024高三下·汕头模拟) 鄂豫皖苏区在“县苏维埃以下,皆有文化委员会之设”,对教育“推行甚力”“各地皆编印有平民教育之小册子,以教授农村人民以共产党的常识,如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势力,反国民党等题目”。这( )
    A . 推动了苏区教育体系化 B . 增强了人民的政治认同感 C . 彻底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D . 加强了对民众的抗战动员
  • 1.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湖南是南方革命的活跃地区,妇女运动有声有色。1925年3月中共湖南区委派缪伯英、赵先桂等人加入省女界联合会,引导该组织倾向共产党,进而转向女权与革命并重的运动策略。1927年初,湖南陆续有50多个县成立了女界联合会,她们联合起来召开了湖南省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制定了《湖南女界联合会章程》,举办了三八妇女节活动。这一系列活动( )
    A . 得益于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 B .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 . 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 . 改变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 1. (2024高三下·娄底月考)  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公务员考绩奖惩条例》,规定公务员考绩惩处分为解职、降级、记过三种。公务员年考四等记过、五等降级、六等解职。1943年颁布的《非常时期公务员考绩条例》规定,公务员考绩惩处为:年考总分在60分以上者留级:总分不满60分者降一级,不满50分者免职。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
    A . 重视对官员的甄别审查 B . 建立起近代公务员制度 C . 文官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D . 公务员的管理有法可依
  • 1. (2024高一下·合江期中)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贡献,大都以为是老大而衰弱。今天我要问一问,究竟他果是长此老大衰弱而不能重振复兴吗?不的!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民族复活的动机了。

    ——李大钊《人种问题》(1924)

    材料二  欲求抗战的最后胜利,欲求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之实现,其在今天和将来,除应加强我们内部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外,别无方法与途径。这是挽救时局和复兴中华的关键。

    ——《新华日报》发刊词(1938)

    材料三  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之后,“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

    ——摘编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

    1. (1) 解释材料一中民族复活的“动机”。
    2. (2)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不同的原因。
    3. (3)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系统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根据材料四,简述这一历史逻辑的史实依据。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月考) 1928年1月,毛泽东指导起草的《遂川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规定:“工人、农民、士兵和其他贫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凡地主、祠庙、公共机关的田地、山林和一切附属”,分给“贫苦人民和退伍兵士耕种使用”等等。这反映出当时( )
    A . 土地革命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 B .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面积迅速扩大 C .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被普遍接受 D . 中共重视劳动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 1. (2024高二下·江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无产阶级)他们除双手外,别无长物。……此外,还有数量不小的游民无产者,为失了土地的农民和失了工作机会的手工业工人……他们在各地都有秘密组织,如闽粤的“三合会”,湘鄂黔蜀的“哥老会”……都曾经是他们的政治和经济斗争的互助团体……这一批人很能勇敢奋斗,但有破坏性,如引导得法,可以变成一种革命力量。

    ——摘自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材料二

    欧美的学者论到东洋的问题来,总不免是有几分隔靴搔痒的毛病的,朱镜我(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国社会底研究——历史过程之回溯》(发表于1928年9月)有不少的很重大的错误的分析,这大约也是他所依据的魏特夫的《觉醒的中国》误了他……所以我在这儿要发表出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的发展阶段的我的意见。

    ——摘编自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30年)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末,唯物史观已不再是抽象的理论法则,而是具体化为中国社会史研究。到20世纪30年代早期,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影响达到顶峰。 当时《读书杂志》开辟的“中国社会史的论战”专辑总结道,论战参与者“虽然谁都以唯物自居,而时常会陷于唯心的魔窟;谁都以辩证自居,而时常会拘于机械的公式”。甚至“不瞭理清楚历史的唯物论,或者有意滑头而曲解而修改而捏造了他们的所谓历史唯物论”。

    ——摘编自张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与社会史论战》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的主要表现。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
    3.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综合上述材料,从历史渊源的角度谈谈你对“贯通起来”的看法。
  • 1. (2024高二下·武汉月考)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导向很明确 :一是宣传土地革命,二是宣传抗日救亡。这是由于(    )
    A . 国共对峙和日本侵华的时局 B . “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 C . 民族矛盾成为中国主要矛盾 D . 全民族联合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