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建设模拟) 提到“一战”,世人总会想到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书中人物克罗普(德国人)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在这里保卫祖国,那一边的法国人也在保卫他们的祖国。好了,究竟谁对?”作者旨在(   )
    A . 说明这场战争性质难以判断 B . 激起世人反省战争和反对战争 C . 仅展示战争带来的迷茫痛苦 D . 揭露战争充满罪恶而毫无意义
  • 1. (2024·邯郸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曾这样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与诺曼底登陆相媲美。

    材料二:在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得到了和会参与国的认可。1920年1月,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国际联盟盟约》宣称,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雅尔塔会议中与会各方对于战后建立一个拟称作联合国的国际组织取得了一致意见,大家都为此感到满意。在罗斯福看来,能够说服苏联人接受国际组织的思想是至关重要的。他深信,在联合国的框架之内,只要几个大国实行合作,起到国际警察的作用,便能够维护日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诺曼底登陆加快二战结束的依据。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中获得的共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这一共识能落实的原因。
    3.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两次世界中发挥的作用有何不同。
  • 1. (2024·丰顺模拟)  在全世界范围内,恐怕没有任何一名刺客有普林西普这样的知名度。后人曾在他行刺斐迪南大公的十字路口铺上一块石板,上面刻着他的两只脚印。这主要是因为这次“行刺”(    )
    A . 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C . 引发了拉美的独立浪潮 D . 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 1. (2024·池州模拟) 新式武器的运用不断推动战争形态和战法的变化,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 (1) 南宋时期,安徽寿春士兵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火箭,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2.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取得了对德作战的巨大成功。
    3. (3) 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人民游击战争,创造了麻雀战、蘑菇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
    4. (4) 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加速日本法西斯投降。
  • 1. (2024九下·深圳月考)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风云变化的国际局势”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硝烟弥漫】

    材料一:1945年7月从美国传来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这时远东的日本继意、德投降之后依然顽强抵抗,不肯无条件投降,……直到9月2日日本政府于美国“密苏里”号上签订正式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

    ——摘编自苏永旭《试论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分庭抗礼】

    材料二: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共同发展】

    材料三: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走向未来】

    材料四: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8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1922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20世纪20年代

    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1928—1937年

    苏联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1939—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68年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20世纪50年代

    新独立的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1991年

    苏联解体

    2010年

    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1. (1) 小历同学认为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发挥重要作用,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简要说明理由。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持有怎样的心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持有这种心态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回答,战后欧洲在20世纪60年代“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具体的举措是什么?这个“让人心动的选项”有何作用?
    4. (4) 根据材料四,围绕“影响世界格局的因素”,提出一个观点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1. (2024·肇庆模拟)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这样的评价:“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 . 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B . 促进亚非地区的民族觉醒 C . 产生了大批新兴国家 D . 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 1. (2024·南昌模拟) 观察下列图片,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一战的巨大影响 B . 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C . 社会主义运动成果 D .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 1. (2024·廊坊模拟) 历史学家光仁洪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这二十年国际关系的复杂、剧烈变化,使得壁垒分明、帝国主义对峙的两大军事阵营最后完成了,战神的军刀声在巴尔干半岛上已由远而近,战火燃烧起来已在指顾之间。“战火燃烧”指的是( )
    A . 拿破仑发动侵略战争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D . 美苏在全球发起冷战
  • 1. (2024九下·衡南期中) 如果把一战比作一场化学反应,用“S+O2=SO2”来表示,那么方程式中的“点燃”指的是(     )
    A . 德军突袭波兰 B . 凡尔登战役 C . 萨拉热窝事件 D . 索姆河战役
  • 1. (2024九下·衡南期中) 在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的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
    A .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 .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C . 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 D . 彻底粉碎了军国主义的野心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