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南昌模拟)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对俄、日两国的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
    A .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废除封建农奴制 B . 俄国1861年改革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 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D . 俄国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 1. (2024九下·南城) 19世纪中期,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有(   )
    ①明治维新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美国南北战争  ④俄国1861年改革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④ 
  • 1. (2024·娄底模拟)  某历史探究小组在学习了世界近现代史后围绕“危机与抉择”这一主题进行了如下资料收集与探索,请你参与完成。

    材料一:土地属于我们,而粮食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而木材属于你们;河流属于我们,而河里的鱼却属于你们。

    ——《俄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股票市场的崩盘始于1929年9月。一个月内股票的价值下降了40%,而且除了少数几次股价有短暂的回升外,这种下降一直持续了三年。在此期间,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262下降到22,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从73下降到8。到1933年时,美国工业总产量和国民收入暴跌近一半,商品批发价格下跌了近1/3,商品贸易下降了2/3以上,失业率达40%左右。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粉碎“四人帮”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但是,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仍然继续,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影响仍然存在,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一部分党组织和国家机关的权力仍然掌握在某些帮派分子手中,有些地方帮派势力盘根错节,一些地区的动乱尚未停止。清查和摧毁“四人帮”的残余势力,稳定国家局势,恢复正常社会秩序,成为当时的重要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 (1) 根据同学们收集的材料请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所反映的社会危机;面对危机,他们国家的领导人各自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 上述三次改革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三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三次改革请你就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3. (3) 面对危机做出智慧的抉择尤为重要。请以“危机与抉择”为题,在下列四组关键词中任选三组,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①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

      ③左”倾错误——遵义会议

      ④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与抗战胜利;

  • 1. (2024·新邵模拟) 下表是 1878年、1893年日本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引起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类型年份

    经济类型

    资本主义经济

    地主经济

    个体经济

    1878年

    约20%

    约18%

    约60%

    1893年

    35-40%

    约17%

    约45%

    A . 废除私地、私民,将土地和部民收归国有 B .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 C .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 .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 1. (2024·沅江模拟) 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国内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就是最现实的证明。据统计,1826年—1839年的农民起义平均每年达19次,1845年——1854年平均为35次,1855年—1857年平均为63次,1858年——1860年平均为101次,而仅1861年一年就多达1176次。

    —摘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二政    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摘自部编版《世界历史》

    材料三

    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Dea),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摘自蔡跃蕾、张伟《史海回眸:罗斯福“新政”复兴美国》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俄国当时面临着怎样的社会危机?有学者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请说明其依据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是什么改革的主要措施?措施中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其改革的性质?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新政有何特点?
    4. (4) 今天的中国再一次站在了继续改革的风口浪尖,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研读,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 1. (2024·贡井模拟) 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
    A . 实现了民族独立 B . 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C . 摆脱了殖民统治 D . 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 1. (2024·龙湖模拟)  1871年7月,明治天皇颁布:在全国设东京、大阪、京都3府及302县;所有藩知事的家禄数额、华族身份不变,一律辞职、举家迁居东京;所有府知事和县令均由中央政府派遣。据此可知,该措施有利于( )
    A . 将私地私民转化为公地公民 B . 削弱地主势力强化中央集权 C . 削弱中下级武士的割据势力 D . 加速德川幕府的进一步倒台
  • 1. (2024·会东模拟) 19世纪后期,俄国和日本都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其相同点是( )

    ①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②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③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④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江安模拟) 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下列事件属于“社会转型”的是(    )
    A . 启蒙运动 B . 彼得一世改革 C . 明治维新 D . 新航路开辟
  • 1. (2024·邯郸模拟) 现代日本学者指出:明治推新提倡西方技术与日本方法相结合,而拒绝了西方的精神特质。结果给国家带来1945年的灾难。这主要是因为明治维新(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推行殖产兴业 C . 提倡文明开化 D . 保留军国主义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