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南昌期中) 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    )
    A . 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 . 繁华汴水,精彩开封 C . 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D . 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 1. (2024七下·怀化期中)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岳飞的《满江红》。这最能说明了作者岳飞( )
    A . 对南宋统治的强烈不满 B . 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 C . 抒发自己的才华不被伯乐发现的忧郁心理 D . 对秦桧陷害自己的情况做出说明
  • 1. (2024七下·新邵期中) 1141年后,我国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 . 宋辽议和 B . 南宋与金订立了和约 C . 北宋陆续消灭了各地割据政权 D . 经济重心的南移
  • 1. (2024七下·新邵期中) 《邵阳市志》载,1225年,理宗赵昀登基,用年号命名其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并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据此判断,邵阳被称为“宝庆”是在(  )

    A . 汉代 B . 唐代 C . 宋代 D . 元代
  • 1. (2024七下·竞秀期中)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 . 宋辽对抗 B . 南宋与金对峙 C . 宋夏和议 D . 北宋与金对峙
  • 1. (2024七下·邯郸经济技术开发期中) 品诗词之美,忆家国故事。以下诗词反映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①④②③ D . ③④①②
  • 1. (2024七下·永定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少数民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材料四: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盟约,该盟约的名称是什么?有何影响?
    3. (3) 材料三中的“匈奴”指的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请写出岳飞“收拾旧山河”失败后南北两个政权以什么作为分界线?
    4. (4) 材料四中的诗歌是文天祥写于哪两个政权斗争时期?从诗人身上你体会到了怎样的品质?
  • 1. (2024七下·台江期中) 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A .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 . 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C . 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 . 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 1. (2024七下·衡阳期中)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 (2024·肇庆模拟) “……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特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醉里挑灯看剑吹角连,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岳飞、辛弃疾他们抗击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 . B . C . 西夏 D . 蒙古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