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1450—1650年之间出生的被认为有资格收录到《科学家传记词典》之中的欧洲科学家,大约87%都接受过大学教育,如表为其中的代表。据此可知当时( )

    科学家     

    国别

    领域

    大学就读或任教

    哥白尼

    波兰

    天文学

    克拉科夫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就读

    布鲁诺

    意大利

    数学、天文学

    在里昂、图卢兹哆嗦大学任教

    伽利略

    意大利   

    天文学、物理学

    比萨大学就读、任教

    牛顿

    英国

    物理学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就读

    A . 大学为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 B . 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解放 C . 科学革命突破自然科学范畴 D . 基督教会已退出大学舞台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如图为2018年大洋洲、欧洲等地区的区域内、外出口占本地区总出口的比重(%)。据此可知,当时( )

    A .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B . 各洲一体化程度差别明显 C . 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D . 各国之间贸易依存度降低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古埃及的奥西里斯崇拜以正义和来世观念为核心,原本只得到王室的尊崇,而后逐渐向地方权贵乃至普通大众扩展。这一变化有利于( )
    A . 宣扬君权神授思想 B . 强化社会等级观念 C . 维护国家秩序稳定 D . 促进人文意识觉醒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1949年11月25日,新生政权仅用半个月时间就结束了新一轮的全国大规模的物价飞涨局面。上海一位有影响的民族资本家事后说:“六月银元风潮,中共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这次仅用经济力量就能压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想不到的。”这说明新生政权( )
    A . 运用经济规律调节市场 B . 赢得了社会各界认可 C . 确立计划体制应对危机 D . 实现了国家财经统一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浙江地区文明发育较早。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形成过早期工商强国的典范。范蠡主张大力发展经济,农商俱利等,为后世提供了“重商厚利”的理论渊源。魏晋以来,由于南北经济重心转移,浙江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区域社会工商业相对发达,城市商品经济活跃。近代以来,由于发展的外部环境骤变,浙江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商业文化得以重塑。

    ——摘编自江宏《近代浙商与浙江经济的近代化》

    材料二 明清以来,龙游商人对聚集起的大量财富,大多用于置豪宅、建祠堂、量族田等。一部分龙游商人具有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即使在年轻时把生意做得很大,但是在年老时,也会将资产变卖,回乡买宅置田。龙游拥有许多书院,教授的内容以传统重仕轻商思想为主。另外,太平军战后经济尚未恢复,社会动荡不安,龙游商人不肯冒风险,宁愿在本地做些小买卖,而跟不上外界的时代变化。龙游商帮由此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一蹶不振以至走向衰落。

    ——林利平《龙游商帮蔚然勃兴与黯然落幕的镜鉴价值》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以来浙江地区工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并分别指出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龙游商帮“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一蹶不振以至走向衰落”的原因。结合所学,请你对现阶段浙商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如表是梁启超对护国战争的法律辩护词,请按史事演进逻辑排序( )

    序号

    史事

    前大总统袁世凯,久蓄逆……法律解决之道既穷,我国民乃不得不诉诸政治手段,故有今次兴师致讨之举。

    法者,上下所共信守,而复能相维于不敞者也。法令一失效力,则民无所措手足。而政府之威信亦隳,愿大总统常以法自绳,毋导吏民以舞文之路。

    袁氏图帝不成,乃欲更保总统,反覆无……按诸现行约法刑律及各种法令,其为犯革命内乱之罪毫无疑义。

    项城以违法专欲失天下望,今宜尽反其所为,请以明令规复旧约法效力。克期召集国会,委任段公组织新阁⋯⋯帝制祸首不惩,无以谢天下。

    A . ④①③② B . ③②①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②①③④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如图,1981年5月29日《人民日报》围绕广东农民陈志雄承包鱼塘,雇工经营开辟专栏,展开了长达几个月的全国大讨论,1982年广东省农业委员会肯定了他的做法。此事件的讨论( )

    关于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的讨论

    一、《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人民日报》1981年5月29日。

    二、《怎样看待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人民日报》1981年6月18日、24日,7月5日,18日,28日,8月22日,30日。

    三、《因地制宜搞好渔业生产责任制—关于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的调查》《人民日报》1981年9月19日。

    A . 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B . 导致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C . 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D . 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入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的不完全统计和估算,自从1840年英国对华发动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历次战争掠夺、盗掘及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1000万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多达100余万件。中国的文物主要流失到欧美各国以及日本等国家。

    ——王开玺《圆明园三百年祭下》

    材料二 

    (2023年,十二兽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马首,重聚圆明园,距离上次的离别已时隔163年)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从“文物的流失与回归”“文物的传承与保护”中选择一个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如图是发表于苏联某杂志的漫画。对该漫画寓意解读最合理的是( )

    A . 宣告世界分裂为两个对立阵营 B . 马歇尔计划促进欧洲经济复苏 C . 揭露马歇尔计划控制欧洲实质 D . 美国希望与西欧实现合作共赢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 .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 .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 .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