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高一上·红河月考) 下表为同一事件在不同史籍中的历史记载,这说明(    )

    记载

    出处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A . 史料年代越久远信度越高 B . 时代变迁决定历史叙述 C . 历史事实存在多元化表述 D . 历史评述缺乏客观标准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文艺复兴时期的教皇热衷于艺术保护,喜用壮丽的教堂及美轮美奂的宫殿来装点罗马城。②许多富有才华的人文主义艺术家得到教皇与教会的赏识,并得到教会的资助与雇用。③米开朗琪罗曾受雇于罗马教廷,并完成罗马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纪》和《末日的审判》。④拉斐尔应教皇朱利叶斯二世的邀请,历时十年在梵蒂岗宫从事总名为《教廷成立及其巩固》的以教会史为题材的宏伟壁画创作。⑤与天主教相对暖昧的利益关系,削弱了他们作品中的对抗性,使人文主义在表面上与基督教精神相对和谐。

    一一摘编自刘显龙《西方文化史概论》

    材料二:

    1. (1) 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
    2. (2) 指出材料一中哪些属于历史史实,哪些属于历史解释。
    3. (3) 绘画承载着重要的历史记忆。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两幅名画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加以解释。
  • 1. (2022高三上·太原月考)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青铜器

    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B

    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

    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C

    湖北大冶铜矿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

    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

    D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

    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2高二上·南京开学考)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2世纪末,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

    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B

    由于1832年的改革,(英国)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年的48.8万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增加到3.3%。

    英国民主只是极少数人的民主。

    C

    1800年,欧文担任英国苏格兰新拉纳克棉纺厂经理,他缩减工人工作时间,提高工人工资。

    解决了当时的英国劳资矛盾,避免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D

    《共产党宣言》中写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结尾初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2高三上·天心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曹操形象

    三国到隋唐

    陈寿《三国志·武帝纪》中推崇曹操为“明略最优”“超世之杰”。在这一基调下,唐朝以前对曹操的评价以颂扬为主,尤其是李世民的《唐太宗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对曹操充满敬仰。曹操在民间也具有广泛的影响,曹魏的主要建筑铜雀台和曹操的墓区西陵在屡经政权更迭之后仍能作为标志性的名称。

    宋朝南迁之后,曹操的形象发生根本性变化。南宋统治者同情地位和自己相仿的西蜀,而敌视地位和金国相仿的曹魏。曹操的脸谱彻底改变,变化成为欺世奸雄。

    元明清

    元朝,百姓痛恨统治者的思想情绪被投射到民间文艺作品上,通过间接的形式而宣泄出来。明朝初年,民间说唱故事被罗贯中搜集在一起,编写成为《三国演义》,使得曹操的奸雄形象最终定型,而长期被世人切齿痛恨。

    新中国成立初

    毛泽东曾经多次赞扬曹操,特别是1957年至1959年间,更在公开的场合发表肯定曹操的讲话。

    ——摘编自李凭《曹操形象的变化》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曹操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学者陈明远先生撰文质疑中国是四大文明发明古国的说法,在华人世界掀起轩然大波。他的依据是“《世界史纲》([英]赫·乔·韦尔斯著,吴文藻、谢冰心、费孝通等译);《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世界文明史》([美]爱德华·伯恩斯等著);……都找不到‘四大文明发明古国’的正式说法”。下列对此认识最合理的是(    )
    A . 陈明远质疑四大文明古国是错误的 B . 陈明远的论据不够充分,观点值得商榷 C . 陈明远否定中华文明,妄自菲薄 D . 陈明远的论据充分,观点完全正确

    (    )

  • 1. (2022高一上·吉林月考) 历史叙述中的史实和解释是历史学科的素养要求之一。下列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2高三上·涪城月考) 唐代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保留了大量历史记录。陈贸恪认为,唐代自武宗之后的历史记录存在许多错误,很多史料邀留在国外。由此他研究唐诗,并留下了反映唐代历史、制度、风俗习惯等问题的名著《元白诗笺证稿》。陈实恪的研究表明(    )
    A . 唐诗全面反映了唐社会风貌 B . 唐诗是研究唐史的原始史料 C . 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的范围 D . 历史研究必须运用文学作品
  • 1. (2022高一上·长春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成为中国的“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材料二:(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皇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材料三: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 1. (2022高一上·湖南月考) 下图描绘了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该作品(    )

    A . 反映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频繁 B . 能够完整地还原历史真实 C .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 . 具有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