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肇庆模拟) 下图为1929~1937年间美、苏、德、英、法等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的比重对比状况(%),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

        

    A . 率先摆脱经济危机 B . 重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C . 计划经济优势显现 D . 农业集体化程度不断提升
  • 1. (2023高二下·深圳期中)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刺激了国内的生产,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据此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导致大萧条的重要因素是( ) 
    A .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 世界各国的恶性竞争 C . 生产力滞后于社会需求 D . 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
  • 1. 《漫长的20世纪》指出:30年代大危机爆发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为此,二战后采取的措施是(   )
    A . 政府开始加强对经济干预 B . 以福利国家作为重要目标 C . 发展混合经济和减少干预 D . 建立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 1. 材料  艾哈德(1897~1977),联邦德国总理,“社会市场经济之父”。1948年起他实施货币改革和经济改革,效果显著,德国经济出现奇迹。艾哈德认为:社会市场经济的深刻含义在于,把市场上的自由原则同社会平衡和每个人对整个社会的道德上的负责精神结合起来(这个著名论断成了德国关于社会市场经济的权威解释);把漫无限制的自由与残酷无情的政府管制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着的矛盾予以解决,从而在绝对自由与极权之间寻找一条健全的中间道路。这条“中间道路”就是“社会市场经济”之路。首先从整顿货币体系入手,最大限度地全面发展经济,建立正常运转的货币秩序,保证价格稳定,实现社会安定、社会公平与社会进步。在此基础上,放开工资和物价,进一步推行经济自由化政策。在改革期间,德国社会与经济发展中仍然充满了风险与危机,之所以能顺利地渡过难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此外,在将德国经济引上复兴之路的同时,艾哈德严格控制通货膨胀。例如,朝鲜战争爆发后,世界对钢的需求量大增,鲁尔各钢铁企业需要大笔的贷款来修理设备和扩建厂房、增加钢产量满足市场的需要。为避免钢产量激增而造成的通货膨胀,艾哈德推行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德国的通货膨胀率长期处于“爬行式”状态

    ——摘编自张浩《艾哈德与德国“经济奇迹”》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艾哈德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的区别。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艾哈德经济改革成功的因素。
  • 1. (2023高一下·河北期末) “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作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 .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 . 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C . 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D .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 1. (2024高三上·叙州开学考)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查理·卓别林,1889年生于英国伦敦。1918年卓别林在洛杉矶好莱坞开设了电影公司。1925年主演《淘金记》,讲述了一个流浪汉凭借自己的善良、勤劳和坚毅而收获财富和爱情的故事,这也是卓别林第一部获得学院奖的作品。1931年的《城市之光》展现了流浪汉和盲人卖花女之间的“悲与喜”“笑与泪”。卓别林从现实细节出发,营造大量笑料,但影片也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与批判性,卓别林通过执着的流浪汉与反复无常的富翁的际遇将美国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表达出来。1936年的《摩登时代》被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工人查理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在艰难的生活中,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场面温馨感人,焕发着人性的光辉。1940年的《大独裁者》是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影片刻画了一个残酷迫害犹太人,企图统治全世界的大独裁者。卓别林通过表演对大独裁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并在片末的演讲中说出了他的心声:“独裁者会死去,他们从人民手里夺去的权利即将归还人民。”《新世纪周刊》曾评价:肥裤子、破礼帽、小胡子、大头鞋,再加上一根从来都不舍得离手的拐杖,卓别林用他的表情和动作将美国默片带到最高峰。

    ——摘编自盛瑞祥《每天了解一个人——查理·卓别林》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卓别林影片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卓别林取得成功原因。
  • 1. (2023高二上·金堂开学考)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的遇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一个大国的皇储的地位固然显要,但怎么会由于一个人的死亡就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性的大战呢?这说明大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具有深刻的经济政治根源和长远的历史渊源。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材料二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最严重的的一次经济大危机,其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剧烈下降,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以上。此后,资本主义世界又出现了五年左右的持续萧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大萧条的另一个影响是使始终存在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害国际关系的程度。各国的自卫措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这些措施必然会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同样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划分势力范围的烙印。雅尔塔会议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宰世界的气氛,几乎每项协定都包含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雅尔塔体系,展开了国际政治中不断增长的民主化趋势。……雅尔塔体系中包含美苏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它在处理战败国、策划战后和平秩序方面,展示了国际社会和国际秩序走向更加民主化的前景。

    ——陈从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比较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的具体体现。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些措施”分别在经济政治上的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对雅尔塔体系进行简要评价。
  • 1. (2023高一下·黔西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册目录

    第五编:公元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六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

    第七编: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

    第八编:…

    请同学仿照前三编目录,自行拟定第八编的目录,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阐释充分,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 1. (2023高一下·信阳期末)  如图为1929-1942年美国就业情况。据此分析,该时期美国(  )

    A . 就业受时局的变动影响较大 B . 实施罗斯福新政走出了困境 C . 经济危机导致经济持续走低 D . 战争的破坏使就业形势恶化
  • 1. (2023高一下·双鸭山期末)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流行歌舞片,那豪奢的布景、俊男美女的歌唱跳舞与明媚的爱情使观众们沉醉其中而暂时忘掉现实生活中的苦恼。卓别林的喜剧更是给美国人带来了欢笑,制造美好梦想的歌舞片与浪漫喜剧,自然成了观众消解愁绪的最佳选择。这说明(  )
    A . 新政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繁荣 B . 严酷现实让民众寻求精神慰藉 C . 科技推动电影创作更加生活化 D . 人们普遍喜爱现代主义的艺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