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青岛期中) 中国学者程汉大指出,“‘光荣革命’从形式上看是政变,但从内容上说则是‘革命’”。英国学者狄金森认为,“光荣革命”“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革命”,“《权利法案》为英国创造了一个新的政治秩序”。他们关于“光荣革命”性质的论述,主要依据是( )
    A . 暴力驱逐了国王 B . 国家权力中心的转移 C . 确立双国王制度 D . 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 1. (2024高一下·泰州期中) 1688年英国发生了不流血的“光荣革命”,这是“一场猛烈的、受民众欢迎的革命”。为巩固革命成果,议会通过了(   )
    A . 《权利法案》 B . 《人权宣言》 C . 《独立宣言》 D . 《宅地法》
  • 1. (2023高一下·嘉兴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他(孟德斯鸠)主张君主国家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他还强调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要由君主批准,而立法机关也要干预一些行政方面的问题——如财政问题和军队问题。

    ——以上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他(卢梭)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在立法工作中,每个公民都直接参加法律的制定,参加法律的讨论和表决。他反对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制定法律,他认为在制定法律的工作中,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

    ——以上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1. (1) 材料一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哪些思想主张?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卢梭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建立的近代政体中“均衡”的具体表现。
    3. (3)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孟德斯鸠和卢梭两人的思想对美国历史产生的影响。(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达成文。)
  • 1. (2023高一下·嘉兴期中) 某学生在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整理出的关键词如下图所示,由此判断他研究的是( )

    引发一次制度变迁

    使用非革命的手段

    新国王由议会“创造”

    此后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A . 英国光荣革命 B . 美国独立战争 C . 日本明治维新 D . 德意志的统一
  • 1. (2023高一下·九江期末)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的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而不是盲信权威,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哲学认识论上的批判方法。中国的文化常被用来对比和批判欧洲的旧制度和文化。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以及在法国宣传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的理由。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二:“光荣革命”的价值并不是它的形式(国王易人)所能衡量的……1689年,国会通过了两项重要的法案:《权利法案》和《宽容法》。根据前者,国王的特权完全被剥夺,英国结束了她的君主专制主义,而开始了一个民主的议会政治的新时代;这不只是英国政治史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世界史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根据后者,英国的不从国教分子经过了长期奋斗,终于获得了基本的信仰自由,这实是宗教革命的原则之更进一步的扩张。

    ——《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1. (1) 阅读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背景。
    2. (2) 材料二是如何评价《权利法案》的意义的?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两个角度分析1689年英国颁布《宽容法》的原因。
  • 1. (2023高二下·南阳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律在两河流域的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据英国学者萨格斯统计,在迄今所发现的楔形文献中有关法律方面的内容在苏美尔文献中占 95%左右。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法典的制定和颁布成为两河流域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乌尔第三王朝国王乌尔纳木颁布的《乌尔纳木法典》是迄今发现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开创了两河流域成文法典之先河。影响最大的法典当属《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由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涉及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 

    ——摘编自关颖、唐韵娣《欧洲文化源流》

    材料二    英国是近代宪政的策源地,其宪法被西方学者誉为“近代宪法之母”,不过英国至今并无一部系统、完整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的典型,其宪法的渊源包括三部分:成文的宪法性法律、不成文的宪法性惯例以及涉及宪法制度的判侧。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无论其成文的宪法性法律,还是不成文的惯例和判决,都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积累,逐渐定型、完善的。 新的宪法原则和精神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旧的宪法渊源,而是对旧的渊源的继承和充实,使其能够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摘编自《外国法制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法律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近代英国宪政形成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所学史实对文中划线部分的观点进行举例说明。
  • 1. (2023高二上·北京市期中) 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进入现代化的常规路径,走得是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
    A .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 . “光荣革命”的胜利 C .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 两党制的形成
  • 1. (2024高三下·开学考) 当代经济史学家非利斯·迪恩估计,英国在1700——1780年之间国家总产出增长了67%,这一时期英国经济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 工业革命推动 B . 对外扩张加快殖民掠夺 C . 对外贸易发展 D . 光荣革命之后政局稳定
  • 1. (2024高二下·泸县开学考)  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案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然而,有第一次改革就会有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可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改革之路可以走得通,其必要的前提是: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从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当时的人”所称为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成效。
  • 1. (2023高二上·天津市期末) 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一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表现在( )
    A . 共和国变成了王国 B . 责任内阁制已经完善 C .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D . 国王真正“统而不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