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荣昌开学考) 1920年,北京共产党小组创办第一份通俗小报《劳动音》,下表为《劳动音》刊载的部分文章的标题。

    唐山煤矿葬送工人大惨剧

    国外劳动界消息

    南京机织工人听者!一般工人也听者!

    记南京机织工人暴动情形

    哈尔滨之劳工大学

    据表可知,早期共产党组织(   )

    A . 关注工农的生存状态 B . 推动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C . 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 D . 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1. (2023高一上·三明期末) 下表为中共两次会议的革命纲领,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 )

    会议

    革命纲领

    中共一大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中共二大

    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建)

    A . 主张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 B . 推动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C . 对中国国情认识渐趋科学理性 D . 建立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 1. (2022高一上·天津市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达上海,提出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建议,李大钊和陈独秀相商,认为经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酝酿和准备,成立全国性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通史》

    材料二:1930年,中共中央基于革命发展形势和建立全国各苏区统一的苏维埃中央政府的需要,决定当年在上海召开第一次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为“一苏大会”)。由于反“围剿”等原因,“一苏大会”被推迟;直到1931年11月7日才在瑞金召开,会议通过了《宪法大纲》《土地法令》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毛泽东等63人组成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摘编自陈安、谢晨《党领导国家制度建设的伟大预演》

    材料三:遵义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摘编自《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材料四: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着重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一种时期已经完结。全会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所面临的国内外基本矛盾,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所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通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两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4. (4)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 1. (2023高一下·大兴期末) 如图为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红船精神”在这里孕育。与此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A . 中国共产党诞生 B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 1. (2022高一上·安徽期末) 1920年5月1日,上海工人发表了《五一宣言》,宣言抗议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迫。1922年“五一”节,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劳动大会,通过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20世纪20年代初期“五一”节纪念活动( )
    A . 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B . 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C . 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D .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
  • 1. (2023高一上·六安期末)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 .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 .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C . 决定与蒋介石国民党分裂 D .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 1. (2023高一上·衡阳期末)  中共在某一次大会通过的宣言中提到“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
    A . 致力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B . 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目标 C . 掌握了全国军队的领导权 D . 对中国国情形成理性认识
  • 1. (2023高一上·百色期末)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零星的,绝大部分是转译自日本学者研究社会主义的著作。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原著的引进和翻译出版受到重视,各种期刊大量、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等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同时,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用通俗语言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石仲泉、鞫俊俊《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摇》

    材料二

    目录

    第一编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21年7月—1923年6月)

    第二编党在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

    第4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

    第7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

    第三编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

    第8章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第9章井冈山的斗争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

    第12章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历程。(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至少涉及三个史实。)
  • 1. (2024·吉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演讲中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劳工神圣”思潮很快在中国兴起。五四运动中的“六三”大罢工及随之不断发动的罢工运动被视为“劳动运动的曙光”。五四知识分子将初步接受的“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阶级争斗”等概念,运用到对劳工界的社会调查中,以具体事例、详实数据呈现劳工的生存状况,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解释。

    ——摘编自熊秋良《“寻找无产者”:五四知识分子的一项社会调查》

    材料二 钱杏邨调查南京胶皮车夫的状况后认为,车夫“每天就做那非人生活至‘力竭声嘶’也不能供养一家……只给那吃人不出血的资本家弄资产”。包惠僧调查武汉工人状况后提出,要使工人不受资本家的支配,第一,“非先有阶级底觉悟不可,要如何使佢(他)们发生阶级的觉悟?那么,惟有劳工教育四字”;第二,“要打破资本主义,就要阶级争斗,劳工必先有强固的团结”。

    ——据《劳动界》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知识分子开展劳工调查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知识分子开展劳工调查的意义。
  • 1. (2024·安徽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自拟论题,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