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黔江月考)  如下图是中国在1876—1880年间钢铁进口量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民间设厂限制的放宽 B . 清朝政府的国防建设 C . 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D . 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 1. (2024高一下·安庆开学考)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为反抗侵略、挽救危局做出了诸多努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不过这一切都是依靠科技为动力来改变的。洋务派是中国近代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的启蒙力量,因此在此视角下洋务运动揭开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序幕。

    ——摘编自杨玲玲《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科技的影响》

    材料二 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呼啸叫号,发鼓击钲,声撼大地……未几有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

    ——摘编自蔡锷《军国民篇》

    1. (1) 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请根据材料一和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对这一观点作出合理的阐释。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法自强之举”和“北方诸省之乱”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并对“变法自强之举”进行评价。
  • 1. (2024高一下·安庆开学考) 1861年1月,奕等人在奏折中陈述:“近年来临事使探,往往得自传闻,未能详确,办理难期妥协。各国新闻纸,虽未必尽属可信,因此推测,亦可得其大概。广州、福州、宁波、上海旧有刊布,名目不同,其新开各口,亦当续有刊本,无论汉字及外国字,按月咨送总理处。”这体现出,奕?等人( )
    A . 对新闻纸真实性存疑 B . 希望拓宽渠道了解西方 C . 主张兴办中外文报刊 D . 意识到通商口岸的重要
  • 1. (2023高一上·期末) 有同学对中国近代先进中国人救国探索之路做了如下梳理∶林则徐∶“师敌之长技以制敌”一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郑观应∶“欲自强,必首振工商。”一梁启超∶“伸民权,设议院。”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前期的救国探索(   )
    A . 以革命的方式作为救国手段 B . 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C . 始终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宗旨 D . 以建立民主政治为主要目标
  • 1. (2023高一上·期末) 张之洞在创办汉阳铁厂时,提出“官倡其始,商守其成”的方针,认为“先筹官款,垫 支开办,俟其效成利见,商民必然歆羡,然后招集商股,归还官本,付之商人经理”。 这一方针的实施(   )
    A .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B . 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 . 削弱了洋务企业的竞争力 D . 根除了军事工业经营的弊端
  • 1. (2024高一下·辽宁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清朝为了谋求封建统治的安全,采用了铁路这个近代交通运输工具。它建筑铁路,没有外国资金、技术的支持,便寸步难行。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建筑中国铁路的权益。英国早在开平矿局修建唐骨铁路时,就通过矿局聘用英人金达当工程师,实现了把势力“楔形打入”的计划。英国利用金达在铁路上的职位推销英国材料,规定投标者所提供的钢轨等主要材料,必须有“伦敦验钢工师”的“验单”,才属有效。

    ——摘编自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

    材料二 高铁作为中国名片,国之重器,国家大力实施高铁“走出去”战略,中国高铁在国际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伴随着我国动车组自主制造能力趋向成熟,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动车组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随之提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参与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阿富汗、格鲁吉亚等国的铁路建设。

    ——摘编自林晓言《中国交通运输发展(1978—2018)》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清政府修筑铁路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家大力实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意义。
  • 1. (2024高一下·辽宁月考) 下表为部分洋务官员的简介。这反映出洋务运动( )

    人物

    简介

    朱其昂

    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者和初期主要的主持者,创办中国北方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天津贻束牟机器磨坊

    郑观应

    先后担任过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总办,其著作《盛世危言》主张改良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

    A . 改变了洋务派阶级属性 B . 注重培养资本主义人才 C . 解决了晚清的社会矛盾 D .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1. (2024高二下·宜丰开学考) 1878年,开平矿务局欲招集商股80万两,到1880年实募得仅30万两。后“每日出至五、六百吨之多”,利之所在,趋之若鹜。1881年11月,“矿局在上海已集股一百万两”。1882年,面值100两的股票涨至154两,1883年春,股票持有者已拒绝210两的售价。这说明(    )
    A . 开平矿局赢得民间资本的青睐 B . 现代企业性质关乎其成败 C . 政府的态度是扭转局面的关键 D . 开平煤矿的成功获得保障
  • 1. (2023高一上·益阳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强运动的领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

    ——摘编自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的记载,战前(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 元; 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整理自《中国年鉴·第一回》

    材料三  1928年随着全国的基本统一,国民政府外交部开始正式与外国交涉收回海关主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美国、法国、英国等十二个国家陆续与南京国民政府缔结了“新关税条约”,承认了中国关税自主; 对内着手裁撤地方厘金,建立统一税收制,对国内的工业品按照一物一税的原则,进行一次性征收后即可通行全国。1935年,国民政府宣布实行货币改革,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1936年2 月又增加了中国农民银行)四行发行的钞票定为法币,即法定货币。从币制改革到抗战爆发前这段时间,外汇平稳、物价回升、金融安定、外贸入超相对减少,1936年初对外贸易出现几十年未有的顺差。对民营工业进行整顿并给予一定扶持,通过工业登记、工业救济、工业奖励等措施促进工业的发展,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一些大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纷纷开展兼并、改组等活动,民族资本出现了明显的集中趋势,主要产业中,出现了集中程度很高的民族资本集团,显示了民族企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摘编自王远芳《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1927-1937)经济社会发展评述》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自强运动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成就,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
  • 1. (2023高一上·郑州期末) 1872年12月23日,李鸿章向清廷上奏《试办招商轮船折》,重申“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至为洋人尽占,其关系于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并提出“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候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三天后清廷批准了该奏折。据此可知,这一企业(    )
    A .   以保障国家安全为目的 B . 最先引进西方机器生产 C . 为官办的民用企业性质 D . 采用了股份制经营方式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3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