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上·宁德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对自己的“近代”有着不堪回首的记忆,“落后”“屈辱”“挨打”等受损者心态占据了主线.但我们翻检近代,不乏有精彩、荣耀和辉煌。在21世纪多元文化环境中,应适时地反省中国人的“近代记忆”,“重写近代史”。如《近代记忆: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求富与求强:洋务运动与早期现代化》等,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理解。

    根据材料,阐释一则晚清时期中国“近代记忆”,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不得照抄材料中的书名)。

  • 1. (2023高一上·湛江期末) 某同学在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时做了以下摘抄,这些摘抄最适合论证( )

    第一个方案

    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

    第二个方案

    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

    第三个方案

    拳匪运动

    A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 B . 晚清政府的政治改革及措施 C .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的背景 D . 近代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探索
  • 1. (2023高一上·六安期末) 孙中山说:“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在议和过程中,美国就有人认为“切勿加中国以不公平导致产生新的仇视”。材料意在说明义和团运动( )
    A . 改变了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 B . 使西方列强平等地对待中国 C . 粉碎了列强侵略中国的企图 D . 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 1. (2023高一上·衡阳期末) 在清统治前期,民间抗清多用“反清复明”的口号,但清末的义和团运动却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说明当时( )
    A . 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B . 仍然无法冲破皇权主义思想的束缚 C . 能正确区分国家与封建王朝的关系 D . 对中外反动势力已有了理性的认识
  • 1. (2023高一上·湖北期末)  下表是梁启超、孙中山和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义和团运动明显具有( )

     

    梁启超

    “莠民招乱”“暴徒窃发”( 1900年4月);义和团“一呼而集者数十万人,赴死军前,曾不返顾”“以抗御普世界中显林之众强国”(1900年7、8 月间)

     

     

    孙中山

    为了“排除欧美的势力”,义和团“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被联军打死 了几万人,伤亡枕籍,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 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以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陈独秀

    “义和团的野蛮,义和团的顽旧与迷信,义和团时的恐怖空气,我都亲身经历过;我读八十年来中国的外交史、商业史,我终于不能否认义和团事件是中国民族革 命史之悲壮的序幕”

    A . 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B . 思想意识的落后性 C . 行动组织的严密性 D . 反抗侵略的爱国性
  • 1. (2024·期末) 义和团运动是在反侵略、反洋教的斗争中兴起的。这场运动  (  )

    ①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 ②有效地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深渊

    ③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 (2023高一上·永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1. (2023高一上·河西期末) 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提出“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到1899年底,又 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 . 具有强烈的爱国倾向 B . 受到清政府的招抚利用 C . 遭到列强的大力镇压 D . 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 1. (2023高三上·丰台期末)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定了一份对外“和约”用以表达他对之前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国家利益的不满。其“和约”部分内容如下:

    以上条款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

    A . 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狂潮 B .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狂潮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中法战争 瓜分狂潮
  • 1. (2023高一上·天山月考) 1900年春夏间,义和团运动席卷中国北方数省。为阻止这场反帝爱国运动蔓延至自己的辖区,东南地区的官僚买办等势力在列强的诱致下,以“保全疆土”为幌子,达成所谓“互保”意向,这就是近代历史上的“东南互保”。这说明,“东南互保”(   )
    A . 遏制了列强在华扩张的势头 B . 瓦解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权体制 C . 导致地方实力派与朝廷对抗 D . 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