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盐田月考) 20世纪30年代初,根据地政府多次号召群众为红军找医生、找药料,同时采取中药西药相结合的方式缓解药品短缺,还通过动员地方医师、自主培养医生来壮大红军医疗队伍。这些举措(    )
    A . 丰富了统一战线的内涵 B . 有利于反“围剿”斗争开展 C . 打破了日军的经济封锁 D . 立足于提升解放区医疗水平
  • 1. (2024高一下·潮阳月考)  下图为原存于江西赣州某村的土地革命时期标语,该标语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内容是(    )

    A .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 . 工农解放万岁,红军胜利万岁 C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打倒列强
  • 1. (2024高一下·江门月考) 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民政府制定工业发展计划,提出把两湖和江西作为工业建设的重心,并开始建厂生产钢铁、重型机器等。后来,政府又将工业建设重心逐步转移到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国民政府实施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 . 应对严峻的抗战压力 B . 封锁农村革命根据地 C . 实现“速胜论”目标 D . 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月考) 【中国历史文化精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历史文化精神即为根植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历史传统、在时代逐渐演变的过程中吸取诸优秀精神而形成的具有高度代表性与凝聚力的民族精神,是基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国民思想观念高度凝练而成的优秀文化精神。

    古代历史文化精神内涵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等

    近代救亡图存的民族抗争精神

    辛亥革命精神;五四精神;红船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现代奋发图强的民族复兴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新时代中国梦等

    ——根据《历史选择性必修3》、陈权龙《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时代内涵》整理

    围绕“中国历史文化精神”,提取表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 (2024高二下·广安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要义,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刚健有为、天人协调的精神,这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教人们在面对苦难时要保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其次,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人是中心,强调的是先做人后做事,这种思想在当前素质教育之中也是有所体现的。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强调的是牺牲与奉献,家是人们避风的港湾,父母之爱与民族之爱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使得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十分强大,也正是这种文化才会使得中国人心中始终怀有落叶归根、血浓于水、尊老爱幼、厚德载物的认知。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影响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发展的重要事件。作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通过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守转化的价值根基,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为转化确定前进方向,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赋予转化时代特征,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转化提供领导力量,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转化提供现实支撑,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化转化的创造性。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思考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应紧紧围绕革命性这个核心问题来深化。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期中) 1931年9月初,中央苏区形成拥有21个县5万平方公里土地、250万人口和5万名红军的根据地。1931年11月19日,朝霞映照着瑞金,胸前佩戴“大会代表”证章的代表,从民房、帐篷里走出来,朝叶坪村里的一座祠堂走去。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
    A .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初现 B . 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C . 中心城市起义获得成功 D . 日本侵略改变了国内政治局势
  • 1. (2024高二下·青岛期中)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民主选举中,一些地方因陋就简发明了“豆选”、挨门串户等方式来保障政策落实。这些举措的实行(  )
    A . 保证了共产党队伍的纯洁 B . 提高了共产党的执政水平 C . 有利于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 D . 有利于中共革命队伍的壮大
  • 1. (2024高二下·青岛期中) 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剥夺了一切剥削阶级的参政权力;1935 年瓦窑堡会议则决定给予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一变化(   )
    A .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 适应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求 C . 反映了近代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 D . 表明国共关系从对峙走向了缓和
  • 1. (2024高二下·青岛期中) 据统计,1916年中国的关税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仅占24.4%,至1934年已上升到40.6%。在正常情况下,关税收入占当时政府财政收入半数以上,有些年度甚至高达60%—70%。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南京国民政府废除苛捐杂税 B . 关税收入在逐年增加 C . 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政策 D .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苏维埃组织农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在很短的时间内,苏区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农业生产收获量,1933年与1932年比,中央苏区增加了15%,闽浙赣苏区增加了20%。苏区农业大力发展( )
    A . 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 . 顺应了减租减息政策的推行 C . 得益于土地革命的开展 D . 推动了解放区经济建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