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如表为元明清黄帝陵祭对比一览表,该表可以用来证明(    )

    朝代

    统治时间(年)

    祭祀次数

    频次

    98

    0

    /

    276

    14

    19.7

    268

    30

    8.9

    A . 民族文化认同决定了王朝的兴衰 B . 民族矛盾是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C . 王朝的长短取决于民族文化政策 D . 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努力
  • 1. (2024高二上·盐田期末) “18世纪50年代,乾隆帝出兵西陲平定新疆割据势力,结束其自元末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 新疆 自此永入中国一统版图。”清朝为巩固这一成果的重要举措是( )
    A . 建行省以加强管辖 B .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C . 设理藩院进行统治 D . 改土归流以强化对各族管理
  • 1. (2023高二上·广东期中) 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 西藏和东北地区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例如对内蒙实行盟旗制度,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这里特别行政区的设置( )
    A .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B . 进一步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C . 解决了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 D . 极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 1. (2023高一上·盐田月考) 观察下列两幅地图,其反映的历史主要特征(    )

    金、南宋并立形势图

    清朝形势图

    A . 中国疆域基本定型 B . 中央集权不断巩固 C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D . 封建社会走向顶峰
  • 1. (2023高一上·罗湖期末) 中央政府通过各级地方政府管理国家,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赖于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协调与完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郡县制推向全国。汉武帝时,刺史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

    宋代创建了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政区的路制。每路设四个机构,分别是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形成了“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常平、茶盐则隶之提举,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的分工格局。

    ——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材料三:

    如果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将清朝由传统王朝国家带入了近现代主权国家行列,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实现了“大一统”,基本完成了对中华大地的全部统一。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土,清朝统治者试图构建“大一统”“臣民国家”,在统治体系和治边政策上都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

    ——摘编自李大龙《试论历代王朝治边政策的继承与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演变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加强对地方治理的措施并加以评价。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清朝前中期对边疆地区“因俗而治”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 1. (2023高一上·龙岗期末) 如图是我国清朝增建的孔子庙分布示意图。据此可推断这一时期孔子庙的设立(   )

    A . 推动了沿海人口的大量内迁 B . 实现了对西南地区有效管理 C . 促进了对外的文化交流交往 D . 适应了清朝版图巩固的需要
  • 1. (2023高一上·深圳期中) 1691年,康熙帝把蒙古的所有王公、新疆的部分王公和西藏的喇嘛请到多伦诺尔兵营,在这里阅兵和会盟。之后,清廷把漠北地区纳入直接管辖。凭借着喀尔喀部落在北部边疆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这次会盟( )
    A . 加强了东南海防 B . 促进了中外联系 C . 巩固了清朝疆域 D . 激化了社会矛盾
  • 1. (2023高二上·清远期中) 乾隆年间 ’清朝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 。理灌院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已经由北方蒙古地区 扩展到其他边疆地区 ’涉及到边疆地区的行政建制、社会经济、民族立法、宗教文化等 。理灌 院管理范围和职能的完善 ’反映了清朝( )
    A . 民族政策开明包容 B . 境内各族已全面封建化 C . 边疆治理能力提升 D . 边疆管理承续前朝经验
  • 1. (2023高三上·广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縻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材料二: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羁縻政策”,在新疆表现得尤为明显。1762年,乾隆皇帝在统一了天山南北路以后,设伊犁将军,统辖全疆。在行政体制方面,清政府在新疆东部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实行州县制,其行政、司法、税收等制度均同于内地各省。在蒙古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中,实行“札萨克制”“伯克制”,册封或任命各族首领,由他们对本地区本民族人民直接进行统治,各项制度仍按旧俗。近代边疆危机迫使清政府对其边疆治理政策进行调整,1884年11月,清廷正式批准新疆建省。新疆实行与内地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取消原为伯克、阿訇所掌握的司法权,各级官府把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作为重要职责,实力推行。1885年,孤悬东海的台湾继之建省,1907年,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改设行省。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等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羁縻制度的特点,简析其历史背景。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边疆治理制度的变化,并说明其积极影响。
  • 1. (2023高三上·广州月考) 清帝所主“大一统”,将“中国”的政治与疆域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乾隆帝也认为“天朝疆界严明,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这反映出清朝的疆界观(   )
    A . 体现了专制皇权已达到顶峰 B . 有利于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 C . 体现对“华夷之辨”的继承 D . 导致了地方叛乱的风起云涌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