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德惠月考)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917年因两个事件:俄国的革命和美国的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战争从欧洲阶段转变到全球阶段,也预示着战后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的即将到来。……同时,战争对殖民地世界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民族民主革命以及思想上的觉醒席卷了整个亚洲。……这一系列的巨变都发生在20世纪初。

    ——摘编自【英】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吴于《《世界史》

    1. (1) 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  并简述其影响。
    2. (2) 依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中涉及的5件史实对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表述成文, 200字左右)
  • 1. (2024·内江) 如图立足于战争与革命的视角审视1917年发生在俄国的系列革命,从中可推知( )

    战争与革命

    参加战争,沙皇王冠落地

    继续战争临时政府垮台

    反对战争的政策,使布尔什维克取得胜利

    A . 反战是俄国革命的唯一追求 B . 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 C . 民心是统治兴亡的重要基础 D . 革命是变革社会的唯一途径
  • 1. (2024·东兴模拟) 对于“世界革命”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后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时代。尽管俄国十月革命未达到上述理论设定的标准,但有些学者仍赋予其“世界革命”的称号,其主要依据是,十月革命(   )
    A .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B . 大大推动了全球工业化进程 C . 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D . 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 1. (2024·内江模拟)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结合所学史实判断“它”是(   )
    A . 俄国十月革命 B . 俄国二月革命 C . 巴黎公社革命 D .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 1. (2024·朝天模拟)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巴黎公社的建立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B

    俄国二月革命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

    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

    纳米比亚独立

    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下·惠州月考) 《大国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1/5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
    A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 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D . 巩固了工农联盟
  • 1. (2024九下·珠海) 大事年表能够将时间和事件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脉络。研读下列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522年

    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年

    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1825年

    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首运成功

    1848年

    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1867年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83年

    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1884年

    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

    1913年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1917年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1920年

    甘地首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90年

    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标志事件。
    2. (2) 请从表格中选取至少3个事件,结合所学论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 (围绕观点、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条理清楚)
  • 1. (2024九下·潮南月考)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在相互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年份

    项目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2

    1

    2

    1

    拖拉机

    4

    2

    1

    2

    1

    电力

    10

    7

    4

    3

    2

    石油

    3

    2

    1

    2

    1

    5

    5

    4

    3

    2

    材料三 1929年到1933年这次全球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而苏联却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928-1932年)的指导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欧美……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苏联)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名词。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并说明列宁所说的“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的含义。

    1. (1) 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30年代“计划”成为美国最时髦的名词,体现美国在当时经济调整中的什么特点?
  • 1. (2024九下·麒麟月考) 在每年的“十月革命”纪念日,许多俄罗斯人都坚持庆祝、缅怀昔日苏联时代的光荣,他们认为这一天是“无可取代的日子”。这次革命( )
    A . 彻底结束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B . 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C . 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D .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1. (2023九下·高州开学考) “1917年11月7日晚,全副武装的工人、士兵和水兵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化为现实,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文中的“革命”和“理论”分别指( )
    A . 法国的巴黎公社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B . 俄国的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C .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D . 俄国的二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