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江西模拟)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在历史上有太多的人舍小家,为大家。据此完成下列活动:

    活动一 整理知识卡片

    人物

    名言

    主要事迹

    霍去病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北击_A_

    B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抗击倭寇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虎门销烟

    活动二 诵读红色家书

    左权(1906~1942),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留学深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红军军政委、军团参谋长、代军团长。抗战时期,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在反“扫荡”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6岁。

    左权将军在1942年反“扫荡”时写给妻子的家书“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此生别无遗憾,惟一遗憾的是我们的女儿北北,我不曾给她一点父亲的爱,没有尽到一点父亲的责任,只有拜托你替我多亲吻女儿了。”

    活动三 倾听人物故事

    1952年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在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时,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敌人地堡机枪眼英勇牺牲。

    活动四 致敬英雄人物

    1. (1)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知识卡片。
    2. (2) 根据左权生平介绍,分析黄埔军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名称由红军变成八路军,说明国共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以黄继光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这场战争对新中国有什么重要影响? 
    4. (4) 作为一名中学生,诵读了他们的家书、聆听了他们的故事后,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要求:任选一位,从最触动你的心灵、感受到的精神力量等方面,写出真情实感。)
  • 1. (2024九下·都昌月考) 方寸间铭记历史,下列邮票所展现出的时代特征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1. (2024八下·高阳期中) 图片记录和反映着历史,阅读图片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图一:选自八下课本第4页

    图二;选自八下课本第9页

    图三:选自八下课本第14页

       

    1. (1) 图一到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 (2) 图二与图三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其共同影响?
    3. (3)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给上述图片确定一个学习主题。
  • 1. (2024八下·仁寿期中) 1952年12月6日,《朝鲜人民日报》头版以《烈火炼真钢》为题,对志愿军战士易禄亨舍己救人、在火海中抢救朝鲜老大娘及其家人的英雄事迹作了报道,称赞他是“中国好儿女”。这篇报道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   )
    A . 洗雪了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民族耻辱 B . 为了正义事业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C . 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 D . 稳定了朝鲜局势,维护了地区和平
  • 1. (2024八下·仁寿期中) 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帝国主义”和“邻人”分别是指(   )
    A . 英国和朝鲜 B . 日本和朝鲜 C . 美国和朝鲜 D . 美国和越南
  • 1. (2024八下·仁寿期中)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崭新的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0 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 100 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某军队跨过鸭绿江

    材料三 毛泽东说∶"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事实上,朝鲜战争爆发后,台湾被美国控制,如果整个朝鲜也被它占领,中国就会处于美国势力南北夹击的态势下,而它随时可以找到借口对中国进犯,中国的国家安全从根本上就失去了保障。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四 到 1953 年春……3 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在内)共没收分配了地主阶级约7亿亩土地和大批耕畜、农具、房屋、粮食。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 (1) 材料一的"70 年前的今天"具体指哪天?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哪三座大山?
    2. (2) 材料二中图片里军队的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为什么要跨过鸭绿江?举出一位这支军队里的战斗英雄。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共中央作出"积极对策"的依据。
    4. (4) 根据材料四归纳1953 年中国农村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 1. (2024八下·东坡期中) 如下图为画家钱大昕创作于1951年《多生产!多捐献!》宣传画,画右侧有“抗美援朝”“爱国公约”等文字。该宣传画反映了(   )

    A . 人民对新生政权的认同 B .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 .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D . 我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 1. (2024八下·娄底期中)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意义主要在于(   )
    A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 打败了美国侵略者 C .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 . 提升了战略威慑力
  • 1. (2024八下·娄底期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独立篇】

    材料一: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的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这是一个民族在欢呼中焕发新生的日子,这是一个民族向着百余年战乱屈辱历史的告别。

    ——《中国曙光》

    【政权巩固篇】

    材料二: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分量。通过这场战争,人民军队建设向国防现代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工业强国篇】

    材料三:“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艰苦创业篇】

    材料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下图人物: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历史事件使“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谈谈你对民族“焕发新生”的理解。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参加“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请你列举一位该场战争中的“英雄模范和功臣”的名字及英雄事迹。
    3. (3) 材料三中“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为此,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制定了什么计划?
    4. (4) 请你从上图中选一位人物,简要介绍他的事迹。
  • 1. (2024八下·新晃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正当中国人民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全面好转而斗争的时候,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面对严重威胁,毛泽东、中共中央以巨大的胆识和气魄,作出重大决策——抗美援朝。

    ——摘编自李颖《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

    材料二:1950年张仃创作的漫画《纸老虎》

    材料三:抗美援朝战争,是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强大的美国互为主要对手进行的一场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的较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提高。……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自毛健《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
    2. (2) 观察材料二《纸老虎》的漫画,指出作者创作的意图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影响。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3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