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织金模拟) 【维护统治·近代探索】下列是某同学制作知识结构图示,以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根据所学知识,结构空白的方框内应填写

  • 1. (2024·长顺模拟)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摘编自张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

    材料二:“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达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8.2%用于工业,其中又把88.8%用于重工业建设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中苏双方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156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但是,党仍然坚持和强调自力更生为主。凡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毛泽东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推进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现代化进程。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改革开放。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材料四:2022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2023年新年贺词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我国“一五”时期投资的重点是什么?分析“一五计划”成功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是如何在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并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4. (4)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国能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 1. (2024·容县模拟) 这场改革持续30年,清政府投入很大,一度搞得有声有色,但最终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结束。这场改革是( )
    A . 王安石变法 B . 洋务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明治维新
  • 1. (2024九下·渝北月考)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值得加以肯定。他是要肯定洋务运动的(    )
    A . 指导思想 B . 目的 C . 历史地位 D . 性质
  • 1. (2024九下·新余期中) 洋务运动中,“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机构中的领头人”。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 培养了近代化人才 B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 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D .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 1. (2024九下·长春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化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表示为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其时间下限日尚在继续;其上限,则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应以文艺复兴为先导,以科学革命为开始;有的认为应以英、法、美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为开端;有的认为工业革命是起点等等。

    ——中国科学院《什么是现代化》

    材料二  自大航海以来,历史发展的两种趋势不可逆转,一是全球化趋势,二是人类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趋势。后一种趋势的核心是工业革命所导致的现代化模式,这种模式主导了近几百年来的历史发展,甚至成为唯一的发展模式。

    ——《棉花帝国》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能只是少数人富裕,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22年8月16日在辽宁考察时的讲话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近代化开端是哪一事件,对应材料一中的哪一观点?
    2. (2) 概括材料二观点。任选一个趋势,以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为时间节点,选四例史实进行论述,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80字左右)。
    3. (3) 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展示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国家?
  • 1. (2024九下·长春月考) 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以下可以证明该观点的史实有(    )

    ①引入机器兴办工厂    ②成立临时参议院
    ③组建新式军队    ④开设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东兴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不断入侵我国。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社会各阶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抵御外侮,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兹宣布日本帝国大本营及在日本控制下驻扎各地的日本武装部队

    ——《日本无条件投降书》

    材料四

    1. (1) 依据下列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题,围绕“探索之路和富强之路”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

      “自强,求富。”

      救亡图存,创办京师大学堂等。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2.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所示时间轴中①处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②处对应的时间发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中国取得这一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建立的最大的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主要对象是谁?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什么革命局面?
    5. (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主要对象是谁?图二中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在什么地方?
    6. (6) 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根据地的开辟都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群众路线,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内容,另举事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群众路线”的?(只举一例即可)
  • 1. (2024·内江模拟)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摘自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 诸器皆能制造,有神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三  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说它胜利,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皇帝不那么好做了,……而还有那么多人主张复辟,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尝试内部改变‘清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名称。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近代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这场运动反对的是什么? 写出该事件的性质。
    5. (5)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 1. (2024·内江模拟)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
    A . 戊戌变化 B . 洋务运动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6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