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河北开学考)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对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重铬酸钾溶液中加水,溶液颜色变浅

    增加水的用量,平衡向右移动

    B

    向含酚酞的溶液中加入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过量,溶液先产生蓝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变为深蓝色溶液

    转化为

    D

    时,向溶液中滴加甲基橙溶液,溶液变红

    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的电离平衡常数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济南模拟) 苯乙烯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常用如下反应来制备:.在T1℃、10MPa反应条件下,向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通入n(乙苯):n(N2)为1:1、1:4、1:9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测得乙苯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表所示。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20.5%

    39.0%

    54.5%

    60.0%

    60.0%

    23.5%

    44.5%

    61.0%

    66.8%

    x

    25.0%

    45.5%

    63.8%

    74.0%

    8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min内,乙苯的平均反应速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B . 若其他条件不变,把容器甲改为恒容容器,则平衡转化率变小 C . T1℃时,该反应的 D . 50min时,容器丙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1. (1) Ⅰ.NH3可用于处理有害气体氮氧化物(NOx),将NOx还原成N2和H2O。涉及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 + 4NO(g) + O2(g)4N2(g) + 6H2O(g) ∆H = -1626kJ·mol-1

      已知:该反应焓变和熵变受温度影响很小,可视为常数。200℃时,该反应____自发进行。

    2. (2)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以下表述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
    3. (3) 相同反应时间内,不同温度、不同氨氮比()条件下NO的转化率如图所示。

       

      ①420℃时NO转化率低于390℃时NO转化率的原因可能是

      ②B点(填“是”或“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理由是

    4. (4) Ⅱ.NH3还可用做燃料。下表是氨气和氢气能源的部分性质:


      状态

      热值(kJ/g)

      沸点(℃)

      密度(kg/L)

      液态能量密度(MJ/L)

      氨气

      18.6

      -33

      0.6820

      12.7

      氢气

      120

      -253

      0.0708

      8.5

      氮元素燃烧后生成的稳定产物为N2。请书写NH3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5. (5)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相较于氢气,氨气作为燃料优点是
    6. (6) 在理想条件下,氨气完全燃烧的产物为氮气和水,但在实际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请写出一个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1. (2023·重庆市模拟) 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研究制备乙烯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家研究出各种制备乙烯的方法。
    1. (1) Ⅰ.由乙烷直接脱氢或氧化脱氢制备,原理如下:

      直接脱氢:   

      氧化脱氢:      

      已知键能 , 生成1mol碳碳π键放出的能量为kJ,从热力学角度比较直接脱氢和氧化脱氢,氧化脱氢法的优点为
    2. (2)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 维持初始压强 , 发生上述两个反应。2.5min时, , 则用的分压变化表示直接脱氢反应的平均速率为;反应一段时间后,的消耗速率比小于2:1的原因为
    3. (3) Ⅱ.利用乙炔和氢气催化加成制备乙烯,发生如下反应:

         

            

      保持压强为20kPa条件下,按起始投料 , 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发生反应①和②,测得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如右图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表示转化率的曲线是(填“m”或“n”)。

    4. (4) 随着温度的升高,m和n两条曲线都是先升高后降低,其原因是
    5. (5) 时,两种物质的转化率分别为0.75、0.5,反应①的平衡常数
  • 1. (2023·重庆市模拟) 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将它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甲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工业上的甲烷转化大多需要先通过重整生成合成气(CO、)再转化为甲醇,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在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 和2mol  , 假设只发生反应Ⅰ和Ⅱ,分别在0.2MPa和2MPa下进行反应,其中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对于反应Ⅱ,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压强为0.2MPa时,表示的曲线分别是b、d B .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体系已达到平衡 C . 在升温的过程中,反应Ⅱ速率常数增大的倍数; D . 500K,2MPa条件下,若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的转化率约为66.7%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一定温度下,往的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X发生放热反应: , X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有、无催化剂的情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实线表示的是使用催化剂的情形 B . 反应进行到a点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C . b点已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若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原平衡被破坏 D . 反应进行到a点时放出的热量大于反应进行到b点时放出的热量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在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需经铜氨溶液除去CO,其反应为[Cu(NH3)2]++CO+NH3[Cu(NH3)3CO]+ △H<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料气需净化是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 B . 铜氨溶液吸收CO适宜的条件是高温高压 C . [Cu(NH3)3CO]+中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N和О D . [Cu(NH3)3CO]+中H一N一H的键角小于NH3分子中H一N一H的键角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人体血液中存在H2CO3//等缓冲对。常温下,水溶液中各缓冲对的微粒浓度之比的对数值lgx[x表示]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曲线Ⅰ表示lg与pH的关系 B . a→b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C . Ka()的数量级为10-7 D . 当pH增大时,逐渐减小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汽车尾气治理可用碳在催化剂的条件下还原NO2:2C(s)+2NO2(g)N2(g)+2CO2(g)。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等量的碳和NO2气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相同时间内NO2的转化率在不同压强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b、e两点转化率相同,反应速率不同 B . 最高点之前,NO2的转化率升高是因为压强增大使平衡正向移动 C . e点CO2的体积分数约为33.3% D . 向e点添加体积比为1:2的N2和CO2达新平衡,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CH4还原CO2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关的主要反应有:

    Ⅰ:CH4(g)+CO2(g)2CO(g)+2H2(g) △H1=+247k/mol K1△S1=+200J/(K·mol)

    Ⅱ:H2(g)+CO2(g)CO(g)+H2O(g) △H2=+41kJ/mol K2△S2=+42J/(K·mol)。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Ⅰ在常温下(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 (2) 有利于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
    3. (3) 计算反应CH4(g)+3CO2(g)4CO(g)+2H2O(g)的△H=kJ/mol,K=(用含K1、K2的式子表示)。
    4. (4) 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H4和CO2 , 下列条件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
    5. (5) 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 , 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起始压强为0.2MPa。平衡时总压强为0.3MPa,CO2的转化率为70%。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p=(用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6. (6) 恒温恒压条件下,CH4和CO2按一定的比例投料,反应经如下流程(主要产物已标出)可实现CO2的高效转化:

      过程ⅱ平衡后通入氦气,一段时间后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上升。过程ⅲ发生的反应有CaCO3(s)CaO(s)+CO2(g),3Fe(s)+4CO2(g)Fe3O4(s)+4CO(g),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O物质的量上升的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