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南昌模拟)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已知小球在槽中ABC位置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之比为1:2:1,变速塔轮自上而下按如图乙所示三种方式进行组合,每层半径之比由上至下分别为1:1、2:1和3:1.

    1. (1) 在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的关系时,为了控制角速度相同需要将传动皮带调至第(填“一”“二”或“三”)层塔轮,然后将两个质量相等的钢球分别放在(填“AB”“AC”或“BC”)位置,匀速转动手柄,左侧标尺露出4格,右侧标尺露出2格,则左右两球所受向心力大小之比为
    2. (2) 在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时,若将传动皮带调至图乙中的第三层,转动手柄,则左右两小球的角速度之比为。为了更精确探究向心力大小F与角速度的关系,采用接有传感器的自制向心力实验仪进行实验,测得多组数据经拟合后得到图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得的实验结论是

  • 1. (2024高三下·南昌模拟)  建造一条能通向太空的天梯,是人类长期的梦想。一种简单的设计是把天梯看作一条长度达千万层楼高的质量均匀分布的缆绳,它由一种高强度、很轻的纳米碳管制成。如图所示,虚线为同步卫星轨道,天梯本身呈直线状;其上端指向太空,下端刚与赤道接触但与地面之间无相互作用;两个物体M、N在太空天梯上如图位置,整个天梯及两物体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忽略大气层的影响,分析可知(  )

    A . 太空天梯对物体M的力指向地面 B . 太空天梯对物体N的力指向地面 C . 物体M脱离太空天梯后可能撞向地球 D . 物体N脱离太空天梯后可能撞向地球
  • 1. (2024高三下·尚义模拟)  某货物输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的载物平台架在两根完全相同、轴线在同一水平面内足够长的平行圆柱上。已知平台与两圆柱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平台的重心与两圆柱等距,两圆柱以角速度绕轴线做相反方向的转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现给平台施加一过平台重心且沿平行于轴线方向的恒力F,使载物平台从静止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当时,平台才能开始运动 B . 平台运动的最大加速度大小 C . 只要平台运动距离足够远,平台最终一定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越大,平台从静止开始运动相同距离用时越短
  • 1. (2024高三下·衡水模拟)  学校运动会上,某同学参加铅球比赛,他将同一铅球从空中同一位置A先后两次抛出,第一次铅球在空中轨迹如图乙中1所示,第二次铅球在空中轨迹如图乙中2所示,两轨迹的交点为B。已知铅球两次经过B点时机械能相同,不计空气阻力,不计铅球大小,则关于两次抛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次拖出的初速度相同 B . 两次铅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 . 两次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平均功率相同 D . 两次铅球在最高点机械能相同
  • 1. (2024高三下·河北模拟)  学校运动会上,某同学参加铅球比赛,他将同一铅球从空中同一位置A先后两次抛出,第一次铅球在空中轨迹如图乙中1所示,第二次铅球在空中轨迹如图乙中2所示,两轨迹的交点为B。已知铅球两次经过B点时机械能相同,不计空气阻力,不计铅球大小,则关于两次抛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次拖出的初速度相同 B . 两次铅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 . 两次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平均功率相同 D . 两次铅球在最高点机械能相同
  • 1. (2024高三下·石家庄模拟)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金属细圆环半径为R,质量为m的带孔小球穿于环上,一长为R的轻杆一端固定于球上,另一端通过光滑的铰链连接于圆环最低点,重力加速度为g。当圆环以角速度绕竖直直径转动时,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为(  )

    A . , 沿杆向上 B . , 沿杆向下 C .  ,沿杆向上 D . , 沿杆向下
  • 1. (2024高三下·邯郸模拟)  荡秋千是一项古老的休闲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李明同学某次荡秋千时,O、A两点分别为其运动过程中的最低点和最高点,A到O的过程中,李明的身体姿势保持不变。已知李明和座椅的总质量为m,两根平行的秋千绳长均为L,A点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A位置时,该同学速度为0,处于平衡状态 B . 在O位置时,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C . 在A位置时,每根秋千绳的拉力大小为 D . 在O位置时,每根秋千绳的拉力大小约为
  • 1. (2024高三下·河北模拟)  如图,质量 , 厚度的木板C静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半径的竖直光滑半圆弧轨道固定在木板C右边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轨道均在同一竖直面内。轨道底端D点与木板C等高,并与圆心O在同一竖直线上,轨道上端最高为E点。质量的物块B置于木板C的左端,一质量的子弹A以的水平速度射中物块B并留在其中(时间极短),然后物块(B包括A)从木板左端水平向右滑行,B与C间的动摩擦因数。当物块(B包括A)到达木板右端时,木板恰好与轨道底端相碰并被锁定,同时物块(B包括A)沿圆弧切线方向滑上轨道。已知木板长度 , 重力加速度g取

    1. (1) 求子弹A射中物块B并留在其中后物块(B包括A)的速度大小和该过程损失的机械能。
    2. (2) 求木板C与圆弧轨道底部碰撞前瞬间,物块(B包括A)和木板C的速度大小。
    3. (3) 判断物块(B包括A)是否会落到木板上?如果没有落在木板上,求该物块落点到木板左端的距离。
  • 1. (2024高三下·河北模拟) 在河北省滦平县表演的我国传统民俗文化表演“抡花”如图甲所示,“抢花”是为了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免于火灾,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抡花”原理如图乙所示,快速转动竖直转轴上的手柄AB,带动可视为质点的“花筒”M、N在水平面内转动,筒内烧红的铁花沿轨迹切线飞出,落到地面,形成绚丽的图案。已知水平杆的长度 , M、N离地高为3.2m,若手摇AB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 ,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 , 则铁花落地点到的距离约为(  )

    A . 5.6m B . 5.7m C . 6.6m D . 8.4m
  • 1. (2024高三下·河北模拟)  一人骑自行车向东行驶,当车速为4m/s时,他感到风从正南方向吹来,当车速增加到7m/s时,他感到风从东南方向(东偏南45°)吹来。假设风速的方向和大小恒定,则风对地的速度大小为(  )
    A . 7m/s B . 6m/s C . 5m/s D . 4m/s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