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温州模拟) 为了测量鹅卵石的密度,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一个塑料杯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水杯的出水口处放置一个圆柱形容器,如图甲。

    ②将鹅卵石置于塑料杯中,稳定后测出溢出至圆柱形容器内水的深度为h1=10厘米,如图乙。

    ③将鹅卵石从杯中取出并投入到溢水杯中,将容器中的水缓慢倒入溢水杯直至刚好盛满,并测出圆柱形容器中剩余水的深度h2=7.5厘米,如图丙。

    1. (1) 鹅卵石的密度ρ。(取小数点后一位)
    2. (2) 为了提高鹅卵石密度的测量精确度,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有____(可多选)。
    3. (3) 小明将该方法用来测量液体密度,并将密度值直接标记在圆柱形容器壁上。具体做法:如图丁,在塑料杯上标记规定体积V0的刻度线,将塑料杯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将不同密度的液体依次注入塑料杯中至V0的刻度线处,在容器内溢出的水面位置标记不同的密度值。试分析容器壁密度值刻度是否均匀并简要说明理由:

  • 1. (2023九下·宁波月考)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1. (1) 返回舱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向下喷火,实现软着陆,这说明,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2) 返回舱下落过程中,以宇航员为参照物,返回舱是的。
    3. (3) 防热材料约占返回舱总质量的10%,美国“水星号”返回舱总质量达3332kg,其防热材料采用了密度为1.7×103kg/m3酚醛防热材料,若采用我国自主设计的峰窝增强低密度烧蚀材料,该返回舱的质量可减小196kg,则蜂窝增强低密度烧蚀材料的密度为kg/m3
  • 1. (2024八下·义乌) 小明制作了一个可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筒与大筒均为圆柱形容器.小筒和托盘的总质量为200g,小筒底面积50cm2,高12cm,大筒中装有适量的水,托盘上不放物体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的位置的刻度均为“0”,将小筒竖直压入水中,当水面距小筒底10cm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的刻度均为最大测量值,小筒和大筒的分度值相同。把被测物体放入托盘中,读出小筒或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

    1. (1) 该装置所能测量物体的最大质量为g;
    2. (2) 小筒上相邻两刻度线的间距比大筒上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选填“大”或“小”);
    3. (3) 他想利用此装置测算出石块的密度,操作如下,如图乙所示,将石块放入托盘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m1;如图丙所示,将此石块沉入水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m2,该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 1. (2024七上·仙居期末) 我县某校开展了“走进永安溪,寻觅科学”的研究性学习。小科等同学对永安溪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他们捡到了一块漂亮的石头,于是对这块石头的密度进行了测量,测量过程如图。

    1. (1) 如图甲所示,小科在调节天平平衡过程中遗漏的步骤是
    2. (2) 经改正后调节天平平衡,测得石块的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则其质量为g。
    3. (3) 小科发现石块较大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于是他进行了如图丙的操作,由图中数据计算可得:该石块的密度为g/cm3
    4. (4) 其他同学提认为图丙方案测得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有偏差,请判断偏大还是偏小并说明原因
  • 1. (2023七上·金华月考) 小敏为了测量一实心塑料小球的密度,先用天平测出塑料小球的质量m。再用量筒测量塑料小球的体积,选用了石块来助沉。先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V1 , 用细线拴一石块,没入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V2。然后将石块和塑料小球拴在一起,没入水中,测出水面对应刻度为V3。若不考虑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则塑料小球的密度应为( )
    A . m/(V3一V1) B . m/(V2一V1) C . m/(V3—V2—V1) D . m/(V3一V2)
  • 1. (2023七上·金华月考) 杭州亚运会的竞赛项目中,自行车类的项目有场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小轮车四种。公路自行车比赛是在有各种地形变化的公路上举行,杭州亚运会公路自行车赛道在今年九月也已迎来首批体验骑行者,为了使骑行达到高速,一般要求车身重量较轻而风阻较小。下表是制造自行车可选的材料。

    材料

    锰钢

    铝合金

    钛合金

    碳纤维

    性能(强度)

    较弱

    较强

    密度(kg/m3)

    7.9×103

    3.0×103

    4.5×103

    1.6×103

    1. (1) 若车身的材料要求强度高且轻便,则上表中最理想的材料是
    2. (2) 某品牌公路自行车铝合金部分的质量为12kg,请你计算所用铝合金材料体积为多少?
    3. (3) 若保持自行车的款式和外形不变,将所用的铝合金换为碳纤维材料,则自行车的质量变化了多少?
  • 1. (2023七上·金华月考) 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科同学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请回答:

    1. (1) 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____
    2. (2) 若冰的密度为ρ冰,根据你的选择估测出积雪的密度ρ雪=
  • 1. (2023七上·金华月考) 小红想知道体育课上使用的铅球是如何制作成的,去参观了一个体育用品制造厂。一工人师傅将质量为3.16kg的铁水注入一个容积为500cm3的模具中,先制成一个空心铁球,然后再向空心铁球内灌铅,最终制成了外壳是铁质的铅球。(ρ=11.3×103kg/m3 , ρ=7.9×103kg/m3
    1. (1) 将铁水注入磨具中冷却后,其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请算一下所铸空心铁球的空心部分体积。
    3. (3) 请算一下将上面所铸空心铁球的空心部分体积灌满铅后的总质量。
  • 1. (2024七上·诸暨期末) 位于我市的东白湖景区环境优美,四周密林覆盖。小明周末去景区游玩时,发现了很多与科学知识相关的现象。对此,小明展开了探究

    探究一:图甲所示为小明发现的一块能浮在水上的石头——浮石。

    1. (1) 小明通过观察发现,浮石有气孔构造,据此他猜想该浮石中有动植物化石,请你对该猜想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 (2) 用天平测量浮石的质量:小明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后续测量步骤均正确,最终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浮石的质量是g
    3. (3) 用量筒测量整块浮石的体积(图丁):小明在浮石的外面包裹一层薄薄的保鲜膜,从图A→图B→图C的操作,测得浮石的体积为(保鲜膜与细棒的体积忽略不计)。该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填“偏大”“偏小”“不变”)。

    4. (4) 探究二:小明通过告示牌看到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地图和东白山某处等高线图。

      由右图可知,东白湖位于诸暨市的(填“东南部”“西南部”“东北部”或“西北部”)。

    5. (5) 其中A处表示的地形是,若图中两个山顶距离是 , 根据图上比例尺,它们的实地距离是
    6. (6) 山区降水过多,容易引发泥石流。以下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自救方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        B.山区扎营,应选择在避风的谷底

      C.要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        D.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探究三:小明还发现东白山是我市特产——香榧(裸子植物)的产地。

      对此,他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二歧式检索表,其中表示香榧的是

  • 1. (2023七上·金华期末) 小乐在长白山天池游玩期间,拾到了一种能浮在水上的石头,当地人把它称为“浮石 ”。小乐对此非常感兴趣,对它展开了研究:

    1. (1) 小乐通过观察发现,“浮石 ”(如图所示)呈灰黑色,有气孔构造。据此,“浮石 ”应属于下列哪类岩石____。
    2. (2) 小乐选取了一小块“浮石 ”,来测定它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得“浮石 ”的质量:在调节天平的平衡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移,然后测得该“浮石 ”质量为m1 如乙图所示。

      ②在量筒中倒入 V1 为 60mL 的水,将绑有细线的石块用细铁丝压入水中足够长时间,水面到达 V2 为 68mL。

      ③用天平测一空烧杯的质量m2 为 40.5g。

      ④将上述石块从量筒中取出,擦干石块的表面,将其放入该烧杯中,测得总质量m3 为 54.1g。 则浮石的密度为g / cm3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