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感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刺激→→形成信号(神经冲动)→(神经中枢)→形成感觉。

  • 1. 请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阳春三月,天气开始暖和。小明去看桃花,走到桃园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桃花香味,他不禁在心里赞叹:真香呀! 在桃园里,他看到了一朵朵粉色的桃花,微风吹来,花瓣落在脸上,多么惬意啊……
    1. (1) 小明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2. (2) 小明闻到桃花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
    3. (3) 小明在桃园里待了一会儿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为什么? 
  • 1. 舌头表面的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感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形成味觉)。
  • 1. 听觉的形成过程。(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放大并传导)→(接受声波刺激并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产生听觉)。
  • 1. 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她的额头后便告诉她可能感冒了,医生经诊断后开出处方。输液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妈妈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1. (1) 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比较敏感。
    2. (2) 小娟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没有痛觉好不好?说明理由。
    3. (3) 小娟面对好菜却没有闻到香味的原因是,这说明了。?
  • 1. 气味→刺激(产生信息)→嗅神经→大脑(形成)。
  • 1. 舌上有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多种食物的刺激。舌对下列物质刺激最不敏感的是( )
    A . 可乐 B . 盐水 C . 干馒头 D . 鸡汤
  • 1. 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在享用美味佳肴的过程中,辨别“色、香、味”分别用到(    )
    A . 热觉、味觉、痛觉 B . 听觉、嗅觉、冷觉 C . 视觉、嗅觉、味觉 D . 触觉、听觉、味觉
  • 1. (2024七下·乐清期中) 春天,不止万物生长,且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们迎来了人体生长发育的第2个高峰期,也是发育的黄金时刻。在这一阶段同学们要注意营养均衡、合理安排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学习制度及文体活动,全社会要大力宣传吸烟、酗酒、吸毒、滥用药物等危害,使儿童少年能顺利渡过青春期,成长为身心健康的成人。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1. (1) 青春期不是“叛逆”的理由,青春更需要我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下列有关认识或做法合理的是 (      )
    2. (2) 青春期期间同学们要正确使用嗓子,不要过度滥用嗓子高声喊叫或无节制地大声喧哗,尤其注意不要过度K歌,用嗓过度可能导致终生声音嘶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3) 4月4日,某学校组织青少年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制作清明饼,在制作清明饼的过程中,讲究“色、香、味”俱佳。辨别“色、香、味”分别用到(     )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