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贵港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两句是“

    2. (2)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争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人们对战乱痛心疾首的句子是“自胡马窥江去后,”。
    3. (3) “梦”作为一种带有虚幻色彩的意象,常被唐代诗人用来表意抒情,如“”。
  • 1. (2024高一下·浦北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2.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由”是因为“”,他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3. (3) 子路认为,如果由他来治理央在大国中间、有军队来攻打、又有饥荒的千乘之国,等到三年后,便会“”。
  • 1. (2024·南宁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离骚》中屈原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有类似表明自己决心的句子:“ "!
    2. (2) 李商隐《锦瑟》中的“”两句运用绞人泪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又无法实现的悲哀。
    3. (3) 小刚临摹漫画《悬柔刺股》后,被漫画中的人物刻苦学习,孜孜不倦的精神所感动,想在漫画的空白处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有想好。老师说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就比较好。
  • 1. (2024高一下·合肥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侍坐》中曾皙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冠者”“童子”们在大自然里“”,之后又一路酣歌回家的美丽动人的图景,展现了礼乐治理下人民自乐、安享生活的盛世景象。
    2. (2) 《登岳阳楼》一诗中,形象刻画洞庭湖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的诗句是“”。
    3. (3) 《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有感且懂规矩。
    2. (2)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登高望远,用比喻手法写出金陵秋景的句子是“”。
    3. (3) “扁舟”是古诗文常用的意象,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比如:“。”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屈原在楚王昏聩、小人中伤、世俗同流合污的背景下,心中忧愁烦闷又失意,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离骚》中表明他这种处境的两句是“”。
    2. (2) 第19届亚运会举办地——杭州,钱江潮格外汹涌、广袤,似向全世界展示杭州的繁盛。这江潮让人想起了宋代柳永在《望海潮》中说的“。”
    3. (3) “州”在古代是一种行政区划,后来多用于地名;而“洲”则是指水中的陆地。包含“州”或“洲”的诗句中,“”为前者之意,“”符合后者之意。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的“千乘之国”,自己只需三年就可使百姓变勇敢并守规矩。
    2. (2) 《游园[皂罗袍]》开头两句“”既写出了园中春天的无限美好,也蕴含着挥之不去的感伤。
    3. (3)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两句写出长江如一匹白绢在金陵城外缓缓流过,远山苍翠可爱,山峰林立。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节中,自信地认为一个夹在大国之间的中等国家,且处于“”的内忧外患之中,如果让他来治理,三年就会卓有成效,体现了子路远大的志向与直率的性格。
    2. (2) 《登岳阳楼》一诗中,诗人登楼远眺,百感交集,身在洞庭,心在长安,表现其忧国忧民,关心时局的句子是:
    3. (3)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一诗中,“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图画,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用同样的手法,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1. (2024高三下·遵义)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两句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善始善终”这个成语,也容易让我们想到《诗经》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告诫。
    2. (2)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以“”展示了自己虽头发稀疏而依然稳稳立身天地间的形象。
    3. (3) 城墙和护城河在古代城市防卫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诗文中常同时举“城”“池”的形象进行写作,如:“。”
  • 1. (2024高三下·黔东南)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秦风·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盖一床被子的句子是“

      。”

    2. (2) 苏轼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描写泛舟水上的情景,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

      庭》中“ ,”两句的描写非常相似。

    3. (3) 在古代,“乌鸦”常与宗庙祭祀、祖业社稷有着密切联系,如诗句“”;诗人也常用“乌”意象来寄托内心情感,如“ ”。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