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封开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陌生女子

    [法国]皮埃尔·加马拉

    有个时期,我每天都在圣拉扎尔站上车,而那位陌生女子在皇宫站上车。她那苗条的身影总是从广场的喷泉后面出现,映入我的眼帘。我饶有兴趣地给她起着各种各样的名字:金发女郎、小嫩苗、蓝眼睛的无名氏……她像四月里的小草一般纤细,柔韧,显示着初生时节透明的光泽。每当公共汽车在剧院大街尽头减速行驶时,我总是期待着陌生女子的到来。在喷泉喷水的日子里,这位姑娘——是的,最初她的确是一位姑娘—出现在那由于微风的吹拂和阳光的照射而显得像彩虹般绚丽的扇形水柱后面,犹如一朵盛开在薄纱后面的鲜花。

    她轻盈地跳上公共汽车,找一个角落坐下。那年春天,她手里总是拿着一本书或一份报纸,随身带着一个手提包和一个网兜。看上去她不像是一位女学生,而像是打字员或女秘书,也可能是左岸某商店里的售货员。她大约二十二岁,一双细嫩的手,精心修剪过的指甲。我注意到她没有戴结婚戒指。

    不久,我发现她变了。那对水汪汪的蓝眼睛更加清澈、晶莹。她的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带着一种恬静的幸福神情凝视着巴黎大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她不时地把手捉包移到胸前,迅速打开,从里面拿出一样什么东西——可能是一张照片——放在手心里端详着。

    大约在3月底,她戴上了订婚戒指。复活节以后,又戴上了结婚戒指。啊!我暗自思忖,事情进展得真快呀。

    她没有改变乘车路线。这说明她仍住在老地方,或者就在附近。我想:“他们住在同一个区,同一条街,或许还是同一幢楼里……”

    每天早上,这位年轻妇人照常乘车。暑假前不久,她第一次穿了件花色连衣裙,脸上总保持着幸福的神情,挂着一抹若隐若现的微笑。我还记得她在被风吹拂得摇曳不定的喷泉后出现时穿的衣服的图案。那时她已经不再是一个少女了。她似乎已经失去了以往那种苗条的身材和柔弱的气质,经过精心修饰的面容显得更加丰腴,朱红的嘴唇也显得更加成熟、悦目。在我面前的,已不再是一株初春时节叶瓣透明的花蕾,而是一朵怒放着的色彩绚丽的鲜花。

    9月初,我又回到巴黎。她还是在皇宫站上了车,在我前面的长椅上坐下,随即打开手提包,从里面抽出四张写得密密麻麻的信纸,反反复复地看,目光还在某些段落上停留了许久。我心想:“他去旅行了,正在向她详细地描述每一天……”为什么我要认为这是她丈夫的来信呢?真是毫无根据。这也许是一位女友或某个亲戚写给她的信吧。

    秋天来了,天空忽阴忽晴。陌生女子的面容也像变幻的季节一样,罩上了一层阴影。她那投向卢浮宫墙上变黑的骑士像的目光也显得更加恍惚了。

    几天后,我又看见她拿着一封同样密密麻麻的信,信纸已经揉破了,显然她已经读了不止一遍。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公共汽车上异常拥挤,她紧挨着我坐下,又开始贪婪地读信。我立即发现信封的左上角印有“军邮免费”的缩写字母。这么说,他是个士兵。他是在去服役前匆忙结婚的啰!而事实上他究竟是谁呢?是她的丈夫?兄弟?还是她的表兄或者某位同事……

    我有事离开了巴黎。有好几个星期,我没有再乘那趟车。陌生女子以及她那金发衬托的秀丽面容已经被我遗忘了。那些偶然出现的面容和故事是不会长久停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可是,每当我回想起剧院大街和皇宫喷泉时,那张镶着覆盆子果般或者说是樱桃般红唇的美丽容颜便立即闪现在我的眼前。

    我又重新开始乘那班车。然而那位陌生女子不见了。最初几天,我并没有意识到。12月的早晨,冬霜与朝阳交相映衬,万物生辉。虽说冷一点,倒是一个好天气。行人带着微笑和滑稽的表情匆匆走过这个五彩缤纷的严冬之晨,又使我想起了那位贪婪读信的年轻妇人。她没有出现,也可能是我没有留意,或许她已经不乘这班车了。

    后来,我调到巴黎城的另一头去工作。几个月过去了,时光变换着时阴时明的色彩。陌生女子的形象在我的记忆中逐渐黯淡了,只留下一个微笑,一个漂浮的幻影。

    一天早晨,我偶然又坐上了那班汽车。巴黎那些光秃秃的树木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来临。一层不易察觉的绿绒在枝头颤动。楼房里,红色、橘黄色的帘帷欢快地拉开了。

    陌生女子突然又出现在老地方,也就是在喷水池的后面。我的心收紧了。

    她在我对面的长椅上坐下。仅隔一年,我却发现她苍老了。她穿着一身黑衣服,这不是出于爱好,也不是追求优雅,而是一套丧服。

    我在想:这是她的一个亲戚,一个近亲……而不是,绝不是……

    她蜷缩着身子坐在长椅的一角,低下头打开包,从里面抽出一封揉皱的信。我偶然间发现包里有一叠信件。里面好像也就只有这些信件,一年的信件,这些她随身携带的宝贝。那封她如饥似渴地读过上百次的,无疑是最后一次收到的信。

    她没有看见我,也丝毫没有察觉春天的到来以及枝头绿油油的嫩芽。

    她在卢森堡公园附近下了车,消失在行人当中。一个黑色的身影带着一颗破碎的、紧锁的心淹没在巴黎黑压压的人流之中。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小说中写“每当我回想起剧院大街和皇宫喷泉时,那张镶着覆盆子果般或者说是樱桃般红唇的美丽容颜便立即闪现在我的眼前”,请依据文本分析原因。
    4. (4) 《玩偶之家》中,海尔茂对娜拉的称呼随情节发展而有所不同,在《迷娘》中,迷娘对威廉·迈斯特的称呼也是多样的。请根据小说内容,说说应如何理解本文中“我”对女子的不同称呼。
  • 1. (2024高一下·邢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木叶”》的开头,从屈原到谢庄、到陆厥、到王褒,木叶飘然,何以成诗?何以诗性洋溢?如此,洞庭木叶便缠绕着我的思绪,为什么“木叶”与洞庭波,成为屈原心中秋日自然景观的代表?为什么是“木叶”而不是“树叶”?为什么“木叶”成为《九歌》之始?为什么林庚先生能用诗的语言论屈原?“木叶”不就是“树叶”吗?为什么屈原和后来的诗人们,甚少写为“树叶”?这一切,使我激动并牵动着我的心思、目光。

    2011年1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林庚先生的《唐诗综论》,其中有《说“木叶”》,我从书店购得,如获至宝。我可以慢慢地读先生的作品了,可以品味着先生的文字去读了。我的惊讶是:形象思维的某种后果——出人意料的语言的诞生——林庚先生告诉我们,它既是一种“大胆地发挥创造性”,也是一种“冒险”。也就是说,别树一帜的形象思维,多数人不识其妙的诗的语言的创造,是一种“冒险”的事业。何险之有?言他人所未言?思他人所不思?然,又不尽然。诗人中有追求奇险怪僻生涩者,为新而“新”,被读者遗弃。但“无边落木萧萧下”,却至今不朽。不言“树叶”而言“木叶”“落木”,其中有一个跨越:由树而木,或认为树与木同为一义,有“树木”之名在;然而,当诗人在写秋风落叶环境中的或者飘摇,或者飘零,或者软软的叶的性状时,均不用“树”而用“木”,均不用“树叶”而用“木叶”“落木”;木从树木中分离出来,删去冗繁,木变得简单、兀立、有质感,由此可知,“木叶”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形象思维的产物,它经历了诗人的“思”——哲学意义上的“思”——“在思中,存在成为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在其家中住着人,那些思者以及那些用词创作的人”(《人,诗意地安居》)。

    诗不只是概念的写作,诗要重视形象、意象。

    重读《说“木叶”》: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诗的形象万不能是“一般的形象”。这里仍然有一个“思”——对字、词、语句的非常人所思之“思”——诗人特有的几乎不带共性的形象思维之深入、拓展的问题。假如很省力也不用冒险地以“一般的形象”写作,那就不会有佳作、佳句,这样的诗不在少数。

    “树”之称为“木”,不仅在诗人笔下,也在护林人中。我曾走遍中国除西藏地区以外的各大林场,林业工作者、护林员,总是会把一些稀有的、材质极佳的树木,称为“美木”“佳木”“美木良材”,可见,木之名,非诗人专享。2014年初冬,我到辽宁本溪的一处红叶园,红叶铺地,也有半红半黄的,一层又一层,一脚踩上去踩不到地,不忍踩又不得不踩,陪同我的省林业厅工作人员说:“这里是美木之园。”有艺术学校的男女学生十几名,坐在红叶毯上写生,他们从各个角度去素描红叶树以及地上的红叶,他们知不知道:落叶皆木叶?我看见的是有色彩的木叶,是季节涂抹的色彩,木叶萧萧,有声有色。

    在自然界,木则木矣,美则美矣,美木是无分季节的存在。但在诗人那里就不同了,他要求自然情景的融洽和谐,他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季节,树木于其中,让“木叶”飞动起来,让灵感和独有的场景飞动起来,从而洋溢诗性,构成美妙的、独特的,又是读者熟知的特定环境中的动人的诗歌语言。林庚先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词句和语境呢?林庚先生说:“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

    此后的诗人们,均在以秋天为背景的情景中写“木”,得到的是不同寻常的形象、佳构。从谢庄而陆厥而柳恽而吴均而王褒而沈佺期而杜甫、黄庭坚等,无不如此。

    先生认为: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

    林庚先生正一步一步地走进更为广大而美丽的树木的空间,他以诗人的思维或推进,或跳跃,或深入其中,是诗歌中对“木”与“树”本源的深入,是充满想象力的一往无前的深入,是对“树”与“木”的诗性的评述,能使人想起鲁迅先生对《庄子》的评价:“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吾师差近之矣!信夫?

    林庚先生的心境是空阔而缠绵的,他爱“木叶”,他爱“落木”,他爱秋天,他爱“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他爱自然万物。他人在燕园,诗心却是游走的,游走于一个意象和一个意象之间,游走于“落木”与“木叶”之间,游走于江河大海千山万水间。

    (摘编自徐刚《自然笔记:诗在“木叶”间》)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对原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观点的一项是( )
    5. (5) 本文是怎样写出林庚先生以游走诗心创造出诗意之美的?
  • 1. (2024高一下·邢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的名将——蓝玉 当年明月

    蓝玉永远也忘不了洪武五年的那次战争,王保保的军队突然出现,将自己打得措手不及,他连王保保长得什么样都没有看清,就被击溃。虽然这次失利并不是他的责任,但他明白,要争取自己的光荣,最好的方法就是再次与王保保交锋,彻底击败他,然后站在他的面前,骄傲地对他说:我就是蓝玉,曾经被你击败的蓝玉,现在,你是我的俘虏!

    从那之后,蓝玉苦苦思索着用兵之道,他不断地总结经验,熟读兵书,朝思暮想的就是与王保保再战一场。然而他的愿望落空了,洪武八年(1375),王保保死在了漠北。

    蓝玉一度失去了目标,但他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方向——彻底消灭北元!

    蓝玉是一个要强的人,他从不会承认自己比任何人差。

    这次远征的目标是占据松花江以北广大地区的元太尉纳哈出,纳哈出也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在王保保死后,他拥兵二十万,占据辽东的大片地区,严重威胁着明朝的边界。蓝玉看着他的部下们,这些人都是他精心挑选出来的,即将出征去获取更大的光荣。

    此时天降大雪,万物被白雪覆盖,天地一片苍茫,山川大地似乎已经没有了界限。大军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发,向那不可知的前方挺进。

    在出征之前,蓝玉对他的士兵们说道:“我们马上就要出征了,此次攻击务求必胜,各位要奋力杀敌!唐时名将李愬冒雪下蔡州,一举荡平藩镇,立下不朽功业,今天又降大雪,岂非天意!望各位以身许国,至死不弃,建立功勋,名留青史!”

    言罢,他翻身上马,向庆州出发。

    这支军队就在白茫茫的风雪中开始了行军,严寒之下,万物似乎都没有了生机,一片寂静中,只能听见急促的马蹄声,疾驰而来,又飘然而去。马蹄印很快就被大雪覆盖,仿佛从未有人经过。

    他已经等了二十年,二十年中,多少士兵跨上战马,踏上征途就再也没有回来,在边塞里,在沙漠中,处处都有战死士兵的尸体,无数的家庭失去了父亲、丈夫、儿子。为了解除北元的威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不能再等了,毕其功于一役吧!

    当蓝玉从朱元璋手中接过帅印的时候,他感受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自己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上天给他的比他要求的还要多。

    蓝玉的军队出征了,他们的目标是脱古思帖木儿驻扎的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

    这是一条艰苦的道路,不但路途遥远,而且路上还要经过荒芜的沙漠,后勤也很难得到保障,一旦迷路,后果更是难以想象,军心也会动摇。他们攀越高山,渡过大河,进入了沙漠,在这片不毛之地里,有的只是那刺眼的阳光和漫天的风沙,他们的后勤无法保障,士兵们只能自己携带笨重的干粮辎重,不断有人倒下,但余下的人继续向前走。

    蓝玉看着他的士兵们,他为自己有这样的部下而自豪,但他也明白,这次战争的关键不是排兵布阵,而是找到敌人。

    很明显,北元已经知道了明军的行动计划,他们躲藏了起来,这可不是平日孩童们玩的躲猫猫游戏,茫茫大漠,又没有侦察卫星,到哪里去找人?

    正在蓝玉思考的时候,部将郭英向他报告了粮食缺乏和水源殆尽的情况,蓝玉明白,下决断的时候到了。

    蓝玉终于明白了当年徐达被击败后的沮丧和失落,现在他也陷入了这种痛苦之中,何去何从呢?

    就此退回去吗?那自己十几年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等待了这么久,临到关键时刻功亏一篑?不,我决不甘心!

    直觉?对,就是直觉!这里漫天黄沙,遍地荒芜,没有人烟,但我能感觉到,敌人一定就在附近!

    没有理由,没有线索,没有证据,但敌人一定就在附近!

    前进!这就是我的判断!我的判断是对的,我的判断一定是对的!

    他下定了决心,沉稳地对那些等待他的将领们说道:“前进,敌人就在附近。”

    于是,十五万大军出发了,士兵们向着未知的命运又迈出了一步,但这支荒漠中的军队没有犹豫,没有动摇。因为他们相信,无论如何困难,蓝玉一定是有办法的,这个人一定能够带领他们取得胜利,并活着回家。

    蓝玉带着他的军队继续深入荒漠,他们行军路上小心翼翼,就连做饭也要先在地上挖个洞,在洞里做饭,以防止烟火冒出,被敌军发觉(军士穴地而炊,毋见烟火)。这实在是一支可怕的军队,在茫茫沙漠中,还注意到这样的细节,这支军队就像一只沙漠中的蝎子,悄悄地前进,隐藏在阴影中,只有看到敌人,才会发出那致命的一击。

    当大军到达捕鱼儿海南面后,蓝玉终于发现了北元大军的踪迹,但到底有多少人,首领有多高的级别,他并不知道。

    他们不问来由,以千钧之势冲入元军大营,挥舞马刀,见人就砍,无数的北元士兵在黑暗之中恐惧万分,以为这些人真是地狱中的妖魔鬼怪,完全丧失了抵抗的勇气。

    皇帝已经跑了,统帅也死了,抵抗还有什么用呢,于是很多人放下了武器。

    当蓝玉来到北元军营时,他看到的是成群的俘虏和牛羊,是垂头丧气的北元贵族,是一场真正而彻底的胜利。

    他遥望天际,仰天长啸:伯仁(常遇春,字伯仁),终平矣!不负此生!

    (选自《明朝那些事儿》,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蓝玉向捕鱼儿海进发的过程中,思绪随着他行军的所见所闻而逐步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4. (4) 《明史•蓝玉传》里面并没有记载蓝玉出征前以名将李愬的事迹来鼓舞将士之事,而当年明月却将其作为蓝玉与士兵们话语内容的一部分,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
  • 1. (2024高一下·吉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商队”(caravan)一词源自波斯语(拉丁文拼写kārvān),意为“一群商人、朝圣者或游客为互保而结伴旅行”。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1332-1406年)指出:“商业就是通过买进商品再以高价卖出,以增加财富获得收益的一种活动。”贱买贵卖,是商业的规律。商人们通过长途贸易将商品贩卖到不同国家与地区,以赚取高额利润,而在当时降低运行风险的最佳方式就是组队出行。从“商队”衍生而来的“商队旅馆”(caravanserai)也源于波斯语(krvnsarī)。根据牛津字典的解释,商队旅馆指为西亚北非的商队、朝圣者、旅行者提供的客栈,其名称因地而异。

    世界上最古老的商队出现在两河流域和尼罗河三角洲,到公元1世纪末2世纪初,商队贸易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整个罗马。张骞“凿空”西域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和商队旅馆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作为国际贸易,丝路贸易不仅环境错综复杂、变化多端、风险较大,而且贸易路线长、货物品种多、中间环节多。为此,组建商队不仅可提高贸易的可预测性,而且有利于商品定期和安全抵达。商队由独立商贩结合而成,一般出发前签订经商协议,制定行为规范。商人在丝路上经营的商品,主要是体积小、便于携带而价格昂贵、利润高的奢侈品。每支商队的骆驼数目少则50头,多则近千头;商队成员少则数百人,多则万人。但亦有例外,中世纪从开罗、大马士革前往麦加的朝圣商队,其骆驼有1万余头。商队出行时,携带的部分物资可供其成员共享,如骆驼驮的水、预备的药物等。

    商队成员身份多样。由于丝绸之路穿越了整个亚欧大陆,商队离不开拥有语言、民族等地方知识的向导和护卫。其他成员包括学者、工匠、艺术家、官方使者、宗教徒和医生,如玄奘在取经途中,常常与商队同行,曾任500人商队的首领。从公元7世纪开始,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朝圣者也加入了商队的行列。商队在途经城市时还时常招募新人,亚美尼亚商人进入主要由穆斯林组成的商队便证明了这一点。

    每支商队都有首领,粟特商队称之为萨宝,穆斯林商队多称之为谢赫,也有的称之为卡尔万·巴希。首领由经验丰富、威信卓著的人担任,首领对内有权做出各种决定,对外负责与路经之地首领会商解决所遇困难。他们必须携带当地统治者签发的证书,从而享受各种规定的服务和特权,如唐朝政府所发的“过所”。商队纪律严格,首领启程的令鼓一旦敲响,人们立刻整装待发;鼓声响两次后,驼队启程。商队一般选择春秋季出行,以免在炎夏寒冬穿越沙漠。

    商队和商队旅馆有天然的共生关系。据记载,商队旅馆最早出现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时代,此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而不断兴盛。一般来讲,商队旅馆根据所有权分为皇家、私人和捐赠三类。多数商队旅馆是根据苏丹的命令建造的皇家商队旅馆,其收入完全由苏丹支配;为数不多的商队旅馆由私人管理,而捐赠商队旅馆则向普通民众提供免费住宿。此外,还有服务于朝圣商队的朝圣商队旅馆。从商队旅馆获得的收入除了进入政府国库和私人腰包,另有部分用于慈善事业。根据地理位置不同,商队旅馆又分为城市和农村的旅馆,前者又分为郊区与内城旅馆两类,内城商队旅馆通常位于主要巴扎道路的后面。

    商队旅馆根据建造形式分为圆形、多边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状等类型。它们基本上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1.坚固的围墙与门厅:围墙上的塔楼给人以威严的印象,大门在夜间关闭并由专门人员值班。2.中央庭院: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商人的货物在此停放、批发,庭院有水池提供饮用水和各类生活用水。3.环绕庭院的房屋:一般是两层,第一层是仓库和马厩,第二层是客房和生活区。一些大的商队旅馆还有面包房、商店、澡堂和祈祷室等设施。

    商队旅馆的主要功能是保护住店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它们同时是信息中心,成为城市与政府沟通的重要渠道;在战争期间,一些商队旅馆被用于军事目的;旅馆也是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聚集和交友的场所;旅馆内的祈祷室可供教徒使用,而废弃的旅舍则可用作各类宗教设施;商队旅馆还可饲养、治疗马匹,并成为马匹交换的市场;它们也可以用作外国使馆,且为狩猎出行的政府官员提供食宿。

    商队与商队旅馆的发展对古代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一批贸易城市拔地而起,名扬丝路国家,如塞琉西亚、亚历山大、帕尔米拉、巴格达、撒马尔罕、伊斯法罕等。其次,城市和政府财政实力增强。城市中众多商队旅馆的存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繁荣,丰富了社区生活,也为政府提供了大量税收。最后,丝绸之路商队网络的存在也附带推动了文化传播,东西方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交流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商业活动这一媒介进行的。

    总之,通过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古代东西方世界得以沟通和交流。虽然在罗马很少看到中国商人,在长安也很少有罗马商贩,但双方都能在自己的市场上发现对方的商品,享受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行走在丝绸之路城市之间的商队,由路、城、人、物构成的丝路多元文明元素共同推动了东西方交流合作。

    (摘编自车效梅《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与商队旅馆》)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倒数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4. (4) 在丝绸之路上,商队有什么重要意义?请简要说明。
    5. (5) 作者采用哪些方法介绍商队与商队旅馆?请根据文本概括。
  • 1. (2024高一下·吉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目击者 星新一

    傍晚,S先生心里怀着很大的烦恼,在街上漫不经心地走着。他年纪刚过50,在一家公司里当部长。

    同时,他的身体也很健康,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使他因扰的问题。但是,留心观察一下的话,或许就可以从他的举动和表情上看出他的心情。

    “你好,先生。”

    他听到了两三次这样的叫声,于是停下脚步,回过头去。只见一个在路边摆摊的算卦人正在一边向他招着手,一边向他叫喊着。

    S先生打量了一下四周,附近不见人影,才知道对方好像是在喊自己。

    算卦人稍稍抬高了声普。“我是在喊你呀!我看见先生好像有很大的烦恼。”

    S先生露出惊讶的表情。

    “恩,确实。可是,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这是我的生意。不过,现在的人几乎没有不烦恼的,所以我这样喊,一般人都会停下来,”②原来如此,我真是愿者上钩 , 不过这个人说话挺有趣的。S先生慢慢地走上前去,一边走一边想。

    “可是,先生的烦恼看样子非同寻常,好像对什么重大的事情很难下决心。我说得对吗?”“啊。你说得没错。”S先生叹了口气,点点头。

    “和我说说吧。我做这门生意会经常接触人性的反面,对你也许会有一些用。”

    “虽然很感谢,但我在思考的是一件蠢事,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是什么事情呢?还是说洽我听听吧!直到现在我连你的名字都没有问,所以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放心。”

    S先生思考了片刻后,说道:“也对,那我就告诉你吧。其实,我在工作的公司里位高权重。”

    “这很好啊,先生!”

    “家里有可爱的妻子和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

    “这不也很好吗?”

    “可是,以前我对家人太宠爱了,他们两人花钱都大手大脚,我很为难,尤其是那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近期非要让我给他买一辆红色跑车。”

    “那可不行,必须严格一些。”

    “然而我由衷地深爱着妻子和儿子,事到如今已经无法减少开支了。当然,我的收入如果能与之持平也就罢了,可是现在入不敷出,贷款渐渐增多,周转不过来了。”

    “哈哈,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是的,我必须填补这个窟窿。”

    “那么,你的计划是……”

    “没有,不,也不是没有。公司的保险柜里有一些钱,但如果溜进去把它拿出朵,别人当然很快就会怀疑到我的身上。如果有什么妙招就好了。”

    “原来如此,确实难办。不过,办法也不是没有。”

    “你有什么好主意?”③S先生急忙向前探了探身子

    “这个嘛,做个不在场证明就行了。我在另一个地方,把在那里发生的事全部记录下来。如果你能把它背诵下来,就能一口咬定当时自己在那个地方。”

    “这个办法有点意思。”

    “这活儿我接了,价格给你便宜点。那么,什么时候干?”

    “好,马上开始吧。任何地方都行,对了,就选这里吧,你在这里站50分钟左右,把这期间发生的事全都帮我记下来。”

    “没有问题,先生。”

    S先生付了钱,折回公司,将预谋好的计划付诸实行。因为非常熟悉内部情况,所以他对于溜进公司的途径了如指掌。S先生小心翼翼地避开了所有的监控,头上罩了一顶帽子,脸上戴着口罩,手上戴着手套,脚上套了一个袋子。很快,S先生就到了打开保险柜的那一步。他曾用小型望远镜偷偷地观察会计拔动数字盘,所以他知道保险柜的密码。S先生把一沓沓的钱装到了自己的口袋里。这无疑会被认为是公司内部人士干的,但是有算卦人帮忙制造不在场证明,就能排除自己的一切嫌疑。结束之后,他又用口袋里事先准备好的手帕将所有接触过的地方全都仔细擦拭了一遍,确保不会留下指纹和任何自己的痕迹。作案结束,他找了个偏僻的地方,销毁了所有的一切——包括帽子、口罩、手套、袋子和手帕,然后再次回到算卦人那里。

    “托你的福。进展很顺利。作为谢礼,我再付你一些钱。”

    现在对S先生来说,那不是多大的费用。

    “谢谢!我把笔记交给你,这50分钟里发生的事,我全都记了下来,对了、那边不远的地方,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呢!”

    “什么事?”

    “是汽车撞人逃跑了。那辆汽车是在我跟前加快速度逃跑的,我正在做记录,所以马上就把车牌号写下来了。”

    “是吗?那正好!我立即去统治警察,这样一来就是警察来证明我不在现场了、太巧了。”

    S先生高兴极了,连车牌号都没有看一跟就立即找到了附近的警察:“刚才我亲眼看见汽车肇事逃逸,所以赶来报告。”

    不出所料,警察非常客气地接待了S先生:“真不容易、还特地跑来报告,真是辛苦您了。如果大家都像您这样协助我们,真不知道能给我们多大的帮助呢!您说说车祸发生的地点和时间吧。”

    “大约20分钟之前,就是在那边行人很少的马路上。”

    “太感谢了,刚才已经有了车祸报告,但没有线索,我们正感到束手无策呢。那么,那辆汽车有什么特征?”

    S先生拿出笔记,一边浏览着记录一边答道:“为了不忘记,我马上就记录下来了,是一辆红色的汽车。”

    “车牌号是多少?这能知道的话就更好了。”

    “当然知道,嗯……”④S先生正要读笔记。忽然说不出话来了。

    那个数字正是儿子死皮赖脸地央求着S先生去买的那辆红色跑车的车牌号。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纵观全文,作者在叙述故事情节时运用了许多铺垫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4. (4) 小说的标题“目击者”含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
  • 1. (2024高二下·龙马潭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深巷里的老墙

    梁衡

    在婺源农村小住几天。徽式民居总是窄窄的巷子,高高的墙,房与房的距离又近,一出门,迎面就是一堵墙,一走路,人就夹行在两墙中间。每天出出进进,这墙就是一页读不完的书。

    当地传统的砌墙方法是薄砖立砌、横搭、中空、填土,再外涂白灰。这样既节省材料又可保温,而且土在墙中,寓田于墙。新墙在刚落成之时洁白如纸,就是我们常看到的白墙黛瓦的徽式格调。当初,一位泥瓦匠完成一座新房或一堵新墙时,断没有想到他却为大自然提供了一张作画的温床。

    岁月之笔是这样作画的。先用细雨在墙上一遍一遍地刷洗,再用湿雾一层一层地洇染,白墙上就显出纵横交错的线条和大大小小的斑点。论层次,这里有美术课上讲的黑、白、灰的过渡;论形状,则云海波涛、春风杨柳、山石嶙峋,胜过一本《芥子园画谱》。我儿子是学画的,他说国画里所讲的线条、皴法、留白,西画里讲的光影、色调、透视,在这墙上都可以找到,就是课堂上没有讲过的这里也有。人工艺术在自然面前是这样渺小,他自从住到这里就再也没敢画过一笔画。正是“眼前有景画不得,神来之笔在上头”。

    但大自然并不满足于平面的艺术。风雨如刀,岁月如锥。白墙这里被铲去一块皮,那里被刻出一道沟,有时还被随意抽去一块砖,甚至推倒半堵墙。然后,再借来四面八方的种子,乘着风和雨,漫天摇落在墙头。那些绿色的生命便悄无声息地栖身到砖缝里、墙皮间、红土中,甚至就借着一丝湿气黏附在光洁的墙面上。它们才是真正的“蜘蛛侠”,缘墙而走,无处不在,无缝不生。村里古祠堂有一面大院墙,上面就爬满了积年生的薜荔果,果可生吃亦可做成凉粉。这是一面既能看又能吃的墙。

    你随意漫步吧,土墙、石墙、砖墙、篱笆墙,满墙上都草解人情,花惹人爱。只要你有耐心,任选一墙,就可以面壁一两个小时,像是在美术馆里看画展。不,比画展更好看。这是一面面实实在在的生态墙、文化墙。你想,无数个鲜活的生命自愿齐集到这面老墙上,跻身砖石,扎根红土,探身招手,与人共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更可贵的是这些鲜活的花草并不欺侮无言的老墙,在完成最后的布局后,还没有忘记露出一方红砖、突显一块青石或留下一段粉墙,仿佛提醒着你,这不是一般的纸上图画。

    一天,我偶然与儿子说起这几日读墙的感觉,他说:“你不知道咱们这房子的西边有一面老墙,每当夕阳晚照时,那种历史的沧桑感让人心里发颤。我修这房子时专门为它开了一扇西窗,为了能最佳取景,还不厌其烦地改窗框、配窗帘。但突然有一天西边冒出了一座新房,壁立眼前,挡了个严严实实。”

    第二天,我就去寻访这堵老墙。原来它曾是一座三层楼高的民居,已三面坍塌,唯留下一个楼的直角兀立在窄巷之上。直角往南的一面墙还比较完整,袒露着砖块横竖相砌的纹路和白色的灰缝,甚至你都能感觉到还有一位砖瓦匠正在工作。而靠北的那段已经塌得只剩下一条棱线,清晰地露出墙的筋骨结构,只见碎砖破瓦如瀑布一样倾泻下来,犬牙交错的砖块间露出当年填充的红土,唯有那个高高的楼角还十分完整,在蓝天的背景下划出一个标准的直角图形。楼角上方白云来去,一只孤雁在天际盘旋,风在轻轻地打着口哨。这时晚霞烧红了天边,风雨楼台,残阳如血。我一时惊呆了,如果要给眼前的这幅画起个名字,就叫岁月。我知道严田这个村子是有来头的,历史上曾出了二十七位进士。你看脚下的石板路与河边的洗衣石,路上一低头就是一块废弃的古碑,村口一棵宋代的老樟树七八个人才能合抱。岳飞曾在这一带驻军,与悲壮的《满江红》不同,他在这里留下了一首轻松愉快的小诗《花桥》:“上下街连五里遥,青帘酒肆接花桥。十年征战风光别,满地芊芊草色娇。”当年的芊芊草色,现在依旧点染在寻常百姓家的墙头上。

    在走回家的路上,我有意绕来绕去多走了几条巷子。为的是再多读几段老墙。有一座土墙矮房,早已被主人遗弃,劣筑的红土墙面上夹杂着石块草根。而一坡青瓦斜披而下,瓦上长满嫩绿的厚厚的苔藓。苔藓这东西很有意思,不管是老砖、旧瓦、朽木、断墙,都一律公平地给穿上鲜亮的绿装。现在这绿苔青瓦的屋檐压得很低,直遮住了老土墙的额头,而墙脚正绽放着一束灿烂的花。

    我想,自从人类走出山洞发明了垒墙盖房,墙就与人长相厮守,从此墙上就烙下了人的体温、音容和身影。可惜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已是弃了泥土,别了砖瓦,不见了柴墙篱笆。难得这深巷里还为我们保存了些有温度的老墙,保存了前人的眼泪和笑脸。我眺望深深的街巷,谁解这老墙里的密码?谁又能读得懂这幅风雨斑斑却又四季变换的青绿山水画?

    (摘自2021年9月9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作者开篇认为“这墙就是一页读不完的书”,请结合文本,概括“墙”的内涵。
    4. (4) 文章结尾处,将老墙置于历史与现实的大背景中,在对比之中抒发感慨,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 1. (2024高一下·南昌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归(节选)

    [日本]菊池宽

    【简朴的中等家庭。傍晚时分。母亲阿贵和儿子贤一郎、新二郎、女儿阿胤一起吃饭。突然门被人打开了,面容憔悴的宗太郎走进屋。贤一郎和母亲的脸色顿时大变,异常激动。新二郎和阿胤睁大了眼睛望着来人。】

    母亲    啊,是你!你真是大变了啊!(对孩子)孩子们,他是你们的父亲。

    新二郎  是爸爸吗?我是新二郎。

    父亲    啊,已经长成棒小伙子啦!我走时你还是个站都站不稳的……

    阿胤    爸爸!我是阿胤。

    父亲    我听说过,生了个女儿,长得多秀气啊!

    母亲    我说……唉,真不知从何说起呢!孩子们都长成人了,这比什么都好。

    父亲    这实在是太好了!我老了,很想念你和孩子,便不由自主地跑了回来。我已经是个活不了多久的人了,希望你们都能原谅我。(望着贤一郎)贤儿,你能替我斟一杯酒吗?爸爸很久没有喝过好酒了。嗯,只有你的模样我还记得起来。

    (贤一郎不睬。)

    父亲   新儿,那你替我斟上一杯。

    新二郎是。

    (正要把酒杯递给父亲……)

    贤一郎   (口气坚决地)放下!不能给他敬酒!

    母亲    贤儿!你在说些什么呀?

    (父亲怒视贤一郎;新二郎和阿胤低头不语。)

    贤一郎   (理直气壮地)我们根本没有父亲!我们哪有什么父亲呢?

    父亲    (抑制着愤怒)你说什么?

    贤一郎   (稍稍冷静下来)如果我们有父亲,母亲也不会在我八岁的时候牵着我的手到筑港去投海。幸好找错了地方,跳进浅水里,才被人救了出来。如果我们有父亲,我也不会十岁就给人家当小杂工。我们从小到大没得到过一点温暖,就是因为没有父亲!

    (母亲、阿胤和新二郎眼含泪花,父亲由愤怒渐渐转为悲伤。)

    新二郎  哥哥,既然妈妈都原谅了他,你也忍一忍,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贤一郎  (更加冷酷地)要说我们真有父亲,他就是从小折磨我们的仇人。在我的脑子里从未有过父爱的记忆,只记得父亲在我八岁之前从不管家里的事,只顾自己花天酒地,在外面胡混,欠下一身债,后来就带着情妇逃跑了,连母亲为我积蓄的十六块钱的存折也偷去了。

    新二郎  (含着泪)但是,哥哥,父亲现在不是……已经老了吗?

    贤一郎   新二郎,你怎么能不明不白地称他父亲?他年轻时不顾一切地寻欢作乐,现在上了年纪,动不了啦,才跑回来的。不管你怎么讲,我也决不承认他这个父亲。

    父亲   (色厉内荏地)贤一郎!对你的生身父亲怎么能这样讲话?

    贤一郎  你还好意思说你是我们的生身父亲?二十年前,你已经抛弃了你做父亲的权利!(沉默,母亲和阿胤在抽泣。)

    父亲    好吧,我立刻就走!无论落到什么地步,我还能混上碗饭吃。

    新二郎  请等一下!哥哥不管您,我会想办法奉养您老人家。

    贤一郎  新二郎!你受过他的什么好处?我可是尝过他拳头的滋味!你想想,是谁把你抚养大的?你念书的学费是哪里来的?那是我当小杂工挣来的钱!应当说我才是你和阿胤真正的父亲,尽到父亲责任的是我。现在,你愿意奉养他就奉养好了,从今以后咱们断绝来往!

    新二郎   可是……

    贤一郎   我受够了没有父亲的痛苦,所以不想让弟弟妹妹再受那种罪。我晚上连觉也舍不得睡,吃苦受累,才供弟弟妹妹中学毕了业。

    父亲  (轻声地)不必再说了,我回来是你们的累赘。好,我走啦!保重吧!

    新二郎  (追着走去的父亲)您身上带钱了吗?不是还没吃晚饭吗?您有地方去吗?

    父亲   (沮丧地)我本不应该再进这个家门,因为上了年纪,又体弱多病,不知不觉地就走回家里来了。(颤巍巍地站起)唉,算啦!我这把老骨头还愁没地方扔掉吗!(望了老妻一眼,开门走出。)

    母亲   (哀求地)贤一郎!

    阿胤   哥哥!

    贤一郎  阿新!快去把父亲喊回来!

    (新二郎迅速地跑向门外,三人紧张地等待着。少顷,新二郎脸色苍白地跑回来。)

    新二郎   在南路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我再到北边去找,哥哥,你也来吧!

    贤一郎   (惊慌)怎么,没找到?一定能找到的!(贤一郎和新二郎发疯似地奔出。)

    (选自中国戏剧出版社《世界独幕剧选》,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处“色厉内荏地”的作用。
    4. (4) 有评论家评价《父归》中的人物贤一郎身上有“理与情的矛盾”,课文《雷雨》节选部分中周朴园的身上也有这种情理矛盾的体现?请结合两篇文本的剧情分别加以分析
  • 1. (2024高二下·东湖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出神

    陈毓

    十几年的光阴随水流去,江河归位,空气中又能闻见成熟庄稼的芬芳气息,孩子的笑闹声随炊烟在村庄上空明亮升起……

    禹觉得郁积在胸口的一股气慢慢散开,让他的身子仿佛要飘起来,又仿佛终于能够放下似的觉得轻松。从山巅向下望,阳光照耀着河流,照耀着村庄,照耀着田里劳作的男女。那些人,他们现在在路上遇见他,都要远远站住,静静垂下双臂,把头偏向一边,微微地向他笑,低低地唤他一声“禹爷”,然后目送他走远。那景象让禹有点幸福、有点疲惫,还有点莫名的感伤。

    人民的拥戴声和欢呼声让他心惊,他只能微笑,可笑着笑着,笑容就失了温度,僵在脸上冷冷的使人难受了。

    他越来越不爱出门,无聊地躺在石榻上,看着墙上裂缝中一株雨季里长出后又枯死的灰白的草发呆。呆着,不觉想到了来世。今生似乎没甚可想了,那来世呢?若是真有来世,还作个治水的贤人么?禹独自呵呵地笑了。

    来世?自己倒愿意变作一棵树,禹想。不做激流中的石头,不做可以轻松飞过湍急流水的飞鸟,就做一棵苍苍的枝深叶茂的树,长在人迹不能至的山之凹,自在之外,顺便给远行的飞鸟停停脚,让劳顿的兽在它的枝干上蹭蹭痒……

    呵呵,禹感觉快乐、感觉宽慰,再次笑了。他听见耳边飒飒的、簌簌的、淅淅的声响,恰似风吹树叶的声息,树枝沐在雪中雨中的声息,多么好啊。禹仿佛真的感觉到鼻息之间那树叶清苦的潮润气息,闻见当风到来雨到来雪到来时,树散发的各个不同的美好气息。

    被这种念头拧着心,禹不觉并拢了双脚,伸直身子,双手合十,用力向上提升身体,同时向右旋转。禹慢慢旋转,慢慢把重心转到一只脚上,并且越来越快地旋转,快到自己感觉都要飞起来了。他真的是飞起来了吗?禹听见身体中“噼噼啪啪”的声响,仿佛体内正在开花,在一声紧似一声的“噼啪”声中,他感到上半身越来越轻,而他的双脚似乎合二为一了,那么牢靠、那么扎实地和大地亲密相融。他真切地感到脚下泥土松软的温热气了。

    惊喜和幸福涨满内心,让禹有点昏晕,他顺其自然地昏晕了半刻钟。随后他慢慢从那种昏晕里醒过来。低头打量自己的身体,他看见自己的下半身已然是一截苍苍树木了,他将信将疑地沿着树身向上看,他看见自己的头上正顶着一棵高大茂盛的树冠,巨大的幸福感冲击着禹的头,使他沉沉睡去。

    醒来的第一个念头,禹就是热切地等待妻子。他一心一意地等妻子到来,他一定要说服她也变成一棵树。想当年,三过家门不入,的确使她颇受了些冷落和委屈,现在,如果妻子也愿意变成一棵树,那他从此将根根叶叶、枝枝杈杈地终日与她厮守一起,还有什么遗憾呢。再说,单是变树时的美妙感觉,无论如何,也要说服她试一试。要是她不肯听他的呢?

    那就一把抱住她,哄她、教她——收拢双脚,双手合十。帮她旋转,飞升。看,变成树了吧。变树的感觉如此美妙,体会到了,她也不会埋怨的吧。可是,妻子怎么还不到来呢?禹打算像一棵树那样伸展身体,向着远处张望张望。却只听见脚底下“啪”的一声,犹如瓦钵摔碎在地的声响。禹惶然低头,却看见自己依然端坐在神龛上,在终日镣绕,从不肯有片刻歇忽的香烛烟雾里。禹仿佛做梦似地长久地发了一回呆。

    被常年的烟火熏灸,禹感觉自己的眼睛是那样肿胀,他的肩背僵硬如同死了一般,治水时落下的腿病使他的双腿沉重,没有一丝想要动弹一下的欲望。

    收回视线,端正目光,从深沉的恍惚中清醒,禹还是在神龛上尽力地坐正自己的身子。

    (选自陈毓小小说集《伊人寂寞》,四川文艺出版社)

    文本二:

    理水

    鲁迅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奇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只拦住了气喘吁吁的从后面追来的一个身穿深蓝土布袍子,手抱孩子的妇女。

    “怎么?你们不认识我了吗?”她用举头揩着额上的汗,诧异的问。

    “禹太太,我们怎会不认识您家呢?”

    “那么,为什么不放我进去的?”

    “禹太太,这个年头儿,不大好,从今年起,要端风俗而正人心,男女有别了。现在那一个衙门里也不放娘儿们进去,不但这里,不但您。这是上头的命令,怪不着我们的。”

    禹太太呆了一会,就把双眉一扬,一面回转身,一面嚷叫道:

    “这杀千刀的!奔什么丧!走过自家的门口,看也不进来看一下,就奔你的丧!做官做官,做官有什么好处,仔细像你的老子,做到充军,还掉在池子里变大王八!这没良心的杀千刀!……”

    局里的大厅上也早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奔来的也临近了,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在上面坐下,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节选自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2) 文本一多次写到“笑”,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两个文本中禹的人物形象与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概括。
    4. (4) 两个文本都属于“故事新编”,请联系文本一,分析其“新”在何处?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驿道上回荡着声声驼铃,大漠里飘起袅袅孤烟。这样的景象总是令人想起古丝绸之路的繁盛。中国人民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凝结成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丝绸之路上无数文物见证了历史,展现着文明交流互鉴的力量。

    镶金兽首玛瑙杯,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件用整块玛瑙雕刻的精美文物出土于西安南郊何家村的唐代窖藏,是中外文明互鉴的宝贵实物。据考证,该杯的原始造型来自小亚细亚赫梯文明的来通杯,玛瑙原料来自古波斯地区,整件器物有可能是粟特商人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来通杯在其起源地是祭祀用具,但历经千年,在唐代来到中国时,已演变为实用酒具。如今这件历经2000多年沧桑的文物已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

    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是人类历史的常态,通过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历史证明,那些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热情拥抱和吸收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国家,会获得持久的发展活力,创造辉煌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既善于吸收借鉴,也善于创新创造的民族,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时能推陈出新,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时能别开生面,从而为中华文明绵延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唐代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唐代文化的兴盛,源自文化的自信、开放和包容。因其自信,所以对于外来文化大胆地摄取、大刀阔斧地改造;因其开放,所以为世界各地的文化进入中国提供便利渠道;因其包容,所以面对迥然不同的异域文化能不拘一格、兼容并包。唐代舞蹈、音乐、绘画等大量吸纳了外来文化因素。敦煌壁画著名的飞天形象,是融合了印度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产物。闻名遐迩的《羽衣霓裳舞曲》,既有中国本土的元素,也吸收了印度婆罗门曲,还加入了中亚歌舞元素。隋唐之际,因翻译佛经而创造的新词语多达数万。唐代文化因博采众长而蔚为大观,其宏大的气魄、豁达的胸怀是在多姿多彩的多元文明滋养下孕育出来的。

    四方辐辏、八面来风,中国自古就是多元文化交汇之地。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也是一部广泛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末期,青铜冶炼技术以及小麦、大麦、山羊、绵羊等作物家畜就传入中国。汉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刷术远播海外,而来自西域的胡椒、西瓜、葡萄等农作物以及金银器制作技术、宗教文化等也传入中国。此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中国发明传入西方,引发西方文明的深刻变迁。中外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对于推动双方发展进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历史充分证明,只要坚持兼容并包、开放包容,人类文明就能不断发展繁荣。

    (摘编自张贺《文明互鉴的力量》)

    材料二

    交流互鉴需要通过媒介,需要依托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特别是5G应用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广阔平台。

    互联网打破了文化交流的时空限制。互联网时代,文明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同国别、地域、文化背景的人哪怕远在天边,也能随时随地建立文化联系,这极大拓展了多元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例如,河南安阳师范学院将甲骨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以“殷契文渊”大型免费甲骨文资源共享平台为基础,实现了甲骨文数字化工程的试点建模,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能够随时跨越时空屏障而全面感受甲骨文的文化意蕴。

    互联网催化了多元文明的交融共生。一种文明如何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关键!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跨文化传播为多元文明的激荡、融合与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内驱力。互联网在为文化交流互鉴提供新渠道、创发新形式、激发新动力的同时,也存在信息失真、噪音传播以及意识形态冲突等各种问题,因而可谓一把“双刃剑”。对此,必须始终保持清醒意识,通过多主体的紧密协作,共同为文明的交流互鉴打造干净、清朗、和谐的网络空间,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摘编自张建宝《以网为媒深化文明的交流互鉴》〉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材料一论据的一项是(    )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的论证结构。
    5. (5) 材料二中提到“通过多主体的紧密协作”“打造干净、清朗、和谐的网络空间”。请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如何才能打造这样的网络空间。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落石巨

    段爱松

    父亲跟我说过,雨水和石头,一直在争斗。原来是石头占了上风,但后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雨水不是一天淋,也不是一个月淋,更不是一年淋,而是常年累月不断地淋。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神格蒙更喜好雨水,后来雨水完全占据了上风,它们在山林间下呀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多天都在下,再坚硬的岩石也给淋泡松了,一旦松了,就随时可能垮掉下来。

    让父亲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常年穿梭在落石频发的山崖小径。甚至有一次,他上山采药,眼睁睁看到,这个穿军装的青年要不是闪躲得快,差点就被一块从山上滚落的大石头砸中。

    这个青年的故事在我们族人中传得很多。我的父亲甚至告诉过我,天神格蒙在梦中启示,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中间,有一块神石,它是活的,会移动,还会自行闯入到族人的梦境中。碰巧的是,这块神石的汉字发音,和这个青年的名字一样,叫枝柱。

    瓦拉夺是我们族群最远也是最难进去的村寨,居住在那里的族人把病痛死亡之事传到我的父亲这里,到得进去时,往往距离这事已经过了几周。不过,自从穿军装的人们来了之后,这样的不幸事情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会定期送医送药。我的父亲不但看到过,而且这次还准备和枝柱一起进去。

    让我的父亲颇感意外的是,在去瓦拉夺的路上,枝柱居然能够用半熟练的独龙族语和他交流。

    “你什么时候学的独龙话呀?”我的父亲问道。

    “刚入伍的时候就开始了,我们连队有个传统,老兵要指导新兵学习独龙话。”枝柱笑着答道。

    “你们怎么还有这个传统?”我的父亲有些不解。

    “如果不学会独龙话,咋和您交流?连队领导第一天集训就下了命令,为了更好地服务独龙族群众,每一位战士都得学好独龙话。”枝柱边说边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

    我的父亲和枝柱赶到妮娜家时,天色已晚。妮娜脸色苍白,躺在用一些粗麻破布铺成的地铺上,血迹斑斑,正痛苦地呻吟着。旁边的接生婆也焦急得手足无措,她跟我的父亲说,用了很多土办法,但就是没有办法接生出来,再这样下去,大人都要疼死掉了。

    我的父亲和枝柱几乎同时做出了同样的决定,立刻将妮娜转移到二十公里外的乡卫生所。

    此时天已经黑了,本来就阴沉沉的天,加深了这种黑,宛如野兽深色的瞳孔,令人生畏。

    枝柱将包里的手电筒取出,拿给我的父亲,请他打着照亮道路。他和随队的小战士立刻扛起妮娜,向着乡卫生所出发了。还没走出一里地,飘起了小雨,道路越发崎岖烂滑。枝柱和小战士争分夺秒,一路小跑。衣裤被荆棘刮破撕裂,手脚也被划伤出血,这些都顾不上了,黑夜中两个晃动的身影,就像两个正拼尽全力和死神抗争搏斗的勇士,在高黎贡山中,宛如天神格蒙在我的父亲梦境里安放的那块会活动的“神石”。

    由于抢救及时,妮娜顺利产下一名男婴。枝柱和小战士都很兴奋,我的父亲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像妮娜这样的情况,在以前只有等死,而现在,这些战士、医生,所有从外面来帮助族群的人们,多像是天神格蒙派来拯救族人苦难的天使。

    一天,小战士找到了我的父亲,他说,前几天枝柱带着他们,又去帮独龙族孤寡老人孟腊打柴火去了……

    “都怪我啊,连累了班长,”小战士难过得说不下去,沉默了一阵,又接着说,“我们下山往回走的时候,雨开始下大了。我不知道踩到了什么,脚下一滑,朝着悬崖摔去。这时,一只手猛地将我拽住,我还来不及看清楚是怎么回事,一大坨石头砸中一个影子,班长连人带柴火坠下了悬崖,和那块落石一起翻滚进独龙江。”小战士说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眼泪簌簌往下淌。

    我的父亲又回想起枝柱救孕妇时憔悴而坚定的神色,那神色和他梦境中的“神石”是一样的。

    “今天早上,一个小孩抱了一只鸡来,说是要送给枝柱叔叔。我们一问,才知道这是班长一直在资助的学生……”小战士突然想起了什么,抹了抹鼻涕眼泪说。

    我的父亲此时也忍不住了,泪水充盈着他的眼眶……

    我的父亲说,后来他再没有梦到过“神石”,但他梦到过枝柱,梦到过枝柱身上的雨水,梦到过雨水中的军装闪闪发亮。

    (有删改)

    1. (1)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本中“神石”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枝柱这一人物形象?
    4. (4) 有人认为本文的叙事角度不佳,限制了故事的呈现。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