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 某乡镇大力发展庭院生态工程,既节约利用了各类资源,又有效提高了农村农业生产力。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庭院生态工程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发展 B . 该庭院生态系统中蔬菜同化的能量大于其固定的太阳能 C . 该庭院生态工程运用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和循环等原理 D . 粪便经“堆肥”处理后,利于蔬菜等吸收利用无机盐
  • 1. (2023高二下·玉溪期中) 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如图为某村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活垃圾发酵处理会扩大该村的生态足迹 B . 充分利用畜禽粪便中的能量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C . 蚯蚓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被水稻重新利用实现了碳在生物群落内的循环 D . 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提高生态承载力,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
  • 1. (2023高二下·楚雄期中) 如图是某生态农业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玉米等农作物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B . 用玉米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C . 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原理 D . 该生态工程仍能正常运转与人的管理密切相关
  • 1. (2023高三下·海淀模拟)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下列措施与此方向不符的是(    )
    A . 喷洒农药,控制农林害虫数量 B . 垃圾分类,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 C . 禁牧休牧,加快草原生态恢复 D . 植树造林,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1. (2023高二下·惠阳期中) “无废弃物农业”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无废弃物农业”的众多类型之一就是把人畜粪便、枯枝落叶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转变为有机肥料,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堆肥和沤肥过程中,微生物将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B . 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达到了生态平衡 C . 农田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D . 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堆肥和沤肥有效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 1. (2023高二下·忻州月考) 如下图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农场充分利用了秸秆中的物质和能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B . 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C . 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 . 图中的过程表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均处于自身平衡状态并维持稳定
  • 1. (2023·白山模拟) 螃蟹为杂食性动物,其在自然条件下以水草、腐殖质为食,嗜食动物尸体,也喜欢吃螺、蚌子,蠕虫、昆虫等,偶尔吃小鱼、小虾等。稻田套养蟹是提高单位面积综合效益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螃蟹作为消费者时处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 B . 养蟹稻田的群落物种组成与普通稻田的有差异 C . 该种生态农业模式调整了能量流动方向,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D . 稻田套养蟹模式有利于提高稻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
  • 1. 稻田养鸭是有机稻米生产的关键技术,将种植与养殖相结合,是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养殖方式。在稻田里不用化肥、农药,利用鸭子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害虫,疏松土壤,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生产出纯粹无公害的水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稻鸭共生,稻香鸭肥”是由于稻、鸭发生了适应性变异,更加适应环境 B . 当该稻田复合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生物量越大,净生产量越大 C . 水稻与多种动物混养通常不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但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 D . 水稻植株内调节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 1. 如图为某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原理、协调原理、循环原理、自生原理等。该工程主要运用了和整体原理。
    2. (2) 蓝绿萍的代谢类型是,在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是
    3. (3) 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4. (4) 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所遵循的
    5. (5) 人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要维持地球的和谐有序发展,我们必须关注生态工程建设。下列结构示意图最能体现循环原理的是_____。
  • 1. “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通过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植物,人畜粪便、农田秸秆和废弃的农产品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无废弃物农业”改变了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方向 B . 堆肥和沤肥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提高了有机物含量 C . 有机肥料含有的有机物可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D . “无废弃农业”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能减少环境污染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