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上·西城期末) 清代州县衙门大堂前均立有戒石碑,上书“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易虐,上天难欺”。州县官坐堂时抬头即可看到上述文字。戒石碑的用是( )

    ①警示官吏奉公守法②借助道德约束吏治③有效杜绝贪赃枉法④保障监察严密有效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三上·汕尾月考) 有清一代,皇帝每日召见官员,以处理政务、获取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召见制度简表

    召见时间

    乾隆帝卯正(6:00)开始召见,道光帝在寅正三刻(4:45),成午帝常在辰刻(7:00),光绪帝亲政以后,召见时间是在寅正(4:00)

    召见内容

    君臣对话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各地的吏治民情、人丁钱粮、水利水患等。皇帝若召见新任官员,首要任务是对他们进行考察,检测其知识储备和行政能力是否能够胜任新职,并给出施政指示。晚清时期,中国与外国交往越来越多,皇帝还从办理外交事务的官员口中了解对外交往的演进、国际形势的变化

    召见对象

    多为京中各部院空官、新任的京官、外省官员等

    召见奖赏

    一些在奏对中表现出众的官员,则会得到御制诗、荷包等奖赏

    制度衰徵

    召见制度在晚清时期受到严重冲击。由于内政变化剧烈、外国侵略频繁,在成非常北逸承德、光绪常遭受慈禧软禁、慈禧与光绪帝西退陕西的情况下,皇帝也难以顺利地召见新任官员

    ——据郭黎鹏《清朝召见新任官员制度探析》整理

    材料二

    以下为晚清时期的一段召见实录:

    1867年,行将访问欧美的志刚和孙家谷受到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召见的对话:

    谕:何时起身?

    奏:于明日由衙门起身。

    谕:由何路行走?

    奏:由陆路到上海上火轮船,经日本过大东洋到米里坚;由米里坚渡大西洋到英吉利,过海到法兰西;往北顺路到比利时、荷兰、丹麻尔、瑞典、俄罗斯;往南回路到布路斯;再南仍经法兰西到西班牙、意大利;由中海经大南洋;顺广东、福建、江浙中国海面,自天津回京。

    谕:随从人务须管束,不可被外国人笑话。

    奏:谨当严加管理,不准其在外滋事。

    ——摘编自志刚《初使泰西记》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提炼一个关于“清代召见制度”的历史观点,并援引材料一中的相关史料,说明你的观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召见实录反映了当时中国统治阶层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状况。
  • 1. (2023高一上·台州月考)  清乾隆年间,台州天台人齐周华在其《名山藏副本》中认为:“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上有忧勤之圣,下无翼赞之贤,此其所以逊于唐、虞也。”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 . 建立迅速机密的奏折制度 B . 设立精简高效的军机处 C . 裁撤只能照例行事的内阁 D . 制造万马齐喑的文字狱
  • 1. (2022高三上·青岛期末)  明太祖曾在宫门前铸了一块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明代仍出现了王振、刘瑾、魏忠贤等“权阉”;清朝设立了专门管理皇帝生活起居的机构——内务府,由专门官员执掌,终清一代宦官们“毋得任事”。这反映出(  )
    A . 官僚制度的渐趋完善 B . 中枢权力机构异化
    C . 专制制度进一步发展 D . 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 1. (2024·期末) 孙同学在梳理明清政治制度的知识时,记录了“废丞相制”“设立内阁制”“形成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其梳理的知识主题是( )
    A . 商品经济发展 B . 君主专制加强 C . 国家疆域奠定 D . 文学成就显著
  • 1. (2023高二下·东营期末)  如果把“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世致用思想提出”、“书画艺术的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最符合这一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
    A . 中华帝国日趋繁荣强盛 B . 中华帝国逐渐走向衰落​
    C . 中华帝国近代化的先声 D . 中华帝国的衰落与转型
  • 1. (2023高一下·银川期末)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旭等人,刺探绅民动向,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
    A .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 . 为皇帝决策扩大了信息来源 C . 避免了中枢决议失误的问题 D . 为巩固国家统一提供了条件
  • 1. (2024·) 清初沿用前朝文书制度——“公题私奏”制,题本和奏本须先交送不同的机构转呈。雍正帝时,“凡督府大吏任封疆之寄,其所陈奏皆有关国计民生,故于本章之外准用密折,以题本所不能尽者,亦可于奏折中详悉批示,以定行止”。这一变化(   )
    A . 极大地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 . 导致了地方大员权力膨胀 C . 成为清朝政治黑暗的根源 D . 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 1. (2024·)  《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将清朝视为一个克服种种挑战、成就斐然的重要时代,如图是该书内容的思维导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自《每日解读诗词<哈佛中国史6:大清>》

    1. (1) 传统观点认为清朝是一个失败的王朝,该书则认为清朝是一个“成就斐然”的时代。根据材料和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2. (2) 考量一个朝代的历史,你认为应坚持什么原则?
  • 1. (2023高一上·河西期末) “国家庶务殷繁,亦有不便宜露于众者。”“皆本人封达朕前。朕亲自览阅,亲笔批发, 一字一句皆出朕之心思,无一件假手于人, …… ” 乾隆帝在此评述的是( )
    A . 宰相制度 B . 内阁制度 C . 奏折制度 D . 军机处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