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容县模拟) 这场改革持续30年,清政府投入很大,一度搞得有声有色,但最终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结束。这场改革是( )
    A . 王安石变法 B . 洋务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明治维新
  • 1. (2022八上·梁平期末) 洋务运动中,“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机构中的领头人”。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 培养了近代化人才 B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 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D .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 1. (2024九下·长春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化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表示为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其时间下限日尚在继续;其上限,则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应以文艺复兴为先导,以科学革命为开始;有的认为应以英、法、美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为开端;有的认为工业革命是起点等等。

    ——中国科学院《什么是现代化》

    材料二  自大航海以来,历史发展的两种趋势不可逆转,一是全球化趋势,二是人类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趋势。后一种趋势的核心是工业革命所导致的现代化模式,这种模式主导了近几百年来的历史发展,甚至成为唯一的发展模式。

    ——《棉花帝国》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能只是少数人富裕,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22年8月16日在辽宁考察时的讲话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近代化开端是哪一事件,对应材料一中的哪一观点?
    2. (2) 概括材料二观点。任选一个趋势,以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为时间节点,选四例史实进行论述,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80字左右)。
    3. (3) 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展示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国家?
  • 1. (2024·东兴模拟) 1888年广州海关《贸易报告》称:“洋纱供应大量增加,造成对洋布的需求削减,进口洋纱和土纱混合织成的土布比同样成本的任何洋布都便宜耐穿,更适合民众的需要”。这说明土布的生产和销售(    )
    A . 具有抵制外国资本的作用 B . 受到官办企业严重挤压 C . 使中国走上了自强的道路 D . 完全依赖于洋纱的进口
  • 1. (2024·东兴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不断入侵我国。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社会各阶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抵御外侮,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兹宣布日本帝国大本营及在日本控制下驻扎各地的日本武装部队

    ——《日本无条件投降书》

    材料四

    1. (1) 依据下列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题,围绕“探索之路和富强之路”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

      “自强,求富。”

      救亡图存,创办京师大学堂等。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2.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所示时间轴中①处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②处对应的时间发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中国取得这一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建立的最大的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主要对象是谁?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什么革命局面?
    5. (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主要对象是谁?图二中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在什么地方?
    6. (6) 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根据地的开辟都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群众路线,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内容,另举事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群众路线”的?(只举一例即可)
  • 1. (2024·内江模拟)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摘自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 诸器皆能制造,有神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三  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说它胜利,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皇帝不那么好做了,……而还有那么多人主张复辟,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尝试内部改变‘清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名称。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近代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这场运动反对的是什么? 写出该事件的性质。
    5. (5)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 1. (2024·内江模拟)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
    A . 戊戌变化 B . 洋务运动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 1. (2024·临川模拟) 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不懈追求,也是富强之梦的必经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李鸿章提出改“土车为铁路”的主张,在当时遭到一片反对。奕䜣深知会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认为此事“无人敢主持”。反对者提出修筑铁路将“有碍民间车马及往来行人,徒滋骚扰”,还有人上奏说铁路会惹怒神灵,招来巨大灾难。洋务派重要人物刘坤一以圆滑著称,知道反对修铁路者力量强大,所以上奏时模棱两可,认为修与不修各有利弊。最后修筑铁路的争论以洋务派失败告终。

    ——摘编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外资企业在中国采煤、冶铁。石油和电力工业的总产量分别占到了56.8%,95%、100%和77.1%,在自来水、电车和煤气中的产量份额也分别高达50.7%、82.8%和100%。外资企业凭借自己在资本、经营乃至政治上的优势,常打压和兼并民族资本竞争对手,在1917-1931年间,有18家中资纱入,被外国资本以借款抵押等方式吞并。

    ——许涂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三  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指数(以1978年为100)


    1952

    1958

    1970

    1977

    1980

    1990

    2000

    2010

    2016

    2020

    4.3

    25.2

    56.0

    75.0

    116.8

    208.8

    404.3

    2005.1

    2541.3

    3350.4

    原煤

    10.7

    43.7

    57.3

    89.0

    100.3

    174.8

    161.5

    523.5

    551.9

    631.1

    原油

    0.4

    2.2

    29.5

    90.0

    101.8

    132.9

    156.7

    195.1

    191.9

    187.2

    发电量

    2.8

    10.7

    45.2

    87.1

    117.2

    242.1

    528.3

    1639.6

    2393.8

    3031.6

    ——资料来源:对应年份《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统计局数据绘制

    1. (1) 据材料一,归纳“修筑铁路的争论以洋务派失败告终”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概括制约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 (3) 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我国工业成就的主要表现。
    4. (4) 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工业化的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 1. (2024·湖南模拟)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清晰地表明了中国毫无希望的军事劣势……16至17世纪,欧洲的军舰和大炮已得到巨大发展,而中国人的军事技术仍停留在比阿兹特克人的技术高不了多少的水平上。为了缩短这一差距,清政府进行了(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 1. (2024八下·) [2023 湖南常德中考]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不断入侵我国。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社会各阶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抵御外侮,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依据下列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题,围绕“探索之路和富强之路”进行简要阐述。 (12分)(提示:结合表格中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联系所学知识,围绕“探索之路和富强之路”这一核心主题进行阐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不少于300字。)

    1

    “自强,求富”

    2

    救亡图存,创办京师大学堂等

    3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4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6

    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转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