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些人觉得电脑的记忆和人脑的记忆在工作方式上差不多,信息输进来,大脑进行记录,需要时再提取出来。对不对?

    错!数据和信息被输进电脑的内存,等到需要提取时,若无技术故障,它会与当初存进去时一模一样地被提取出来。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吧?有时候,原本正在房间里做着什么事,突然想起来要到另外的房间拿个东西。结果,去拿的半路上,被什么打了岔,到了那儿,却一下子想不起到底是来干什么了。这种令人沮丧、心烦的情况,却偏偏是大脑处理记忆的方式出奇复杂而造成的诸多怪癖之一。

    大多数人最熟悉的记忆分类方法是区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者区别明显,但又相互关联。它们的名称很恰当:短期记忆最多持续一分钟左右;长期记忆可以与你相伴终生。

    短期记忆维持时间不长,但负责对实时的信息做有意识的操作,也就是我们当前正在想的事。我们之所以能够思考,是因为信息就在短期记忆中;这就是短期记忆的功能。长期记忆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辅助我们思考,而真正进行思考的是短期记忆。

    短期记忆为什么限量呢﹖部分原因是它在不停地工作。我们清醒时的每一刻都在经历和思考着什么,源源不断的信息以惊人的速度进进出出。因此完全不适合把短期记忆用作长期储存,后者需要稳定和有序,否则就会像把你所有的箱子和文件夹都扔到了繁忙的机场入口。另一个因素是,短期记忆并没有“实体”基础;短期记忆储存在神经元的特定活动模式中。以神经元活动的模式储存记忆会带来很多问题。有点儿像把购物清单列在卡布奇诺的奶泡上,单纯从技术层面来讲是有可能做到的,因为奶泡会让字形保留一会儿,但维持不了很长时间,因而以这种方式储存并不实用。短期记忆用来快速处理和操作信息,而在源源不断的信息流中,不重要的会被忽略,然后很快被覆盖或消失。

    这套系统并非万无一失。实际上,常有重要内容还未得到恰当的处理就从短期记忆中被顶了出去,于是就出现了“我到这儿是干啥来着”的情节。短期记忆还会负荷过重,受到太多新信息和新要求的轰炸而无法集中到任何一点上。既然用来“想”的短期记忆只有很小的容量,我们还做得成什么事儿啊?幸运的是,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相连,因而长期记忆分担了很多压力。就拿专业译员来说吧,他们一边听演讲,一边把它译成另一种语言。对于一个还在学习外语的人来说,这必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可对于译员来说,两种语言中的字词和结构都已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短期记忆只需要处理词序和句意。

    信息有多种途径可以变成长期记忆。在意识层面,我们可以靠背诵让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比如反复默念某个重要的电话号码。反复的必要性在于,与短期记忆短暂的电活动模式不同,长期记忆基于神经元之间的新连接,而建立连接的基础是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节点),重复想要记住的事情能够刺激突触的形成。

    突触被看成是脑中真正“记住”信息的地方。和硬盘里特定的一串0和1代表某个文件一样,特定区域的一群突触代表了某段记忆,当它们被激活时,我们就有了一段“回忆”。所以,突触就是记忆的实体形式。就像我们可以从纸上的墨迹中读出具有含义的字词一样,当某个或某一群突触变得活跃时,大脑就解读出了一段记忆。通过形成新突触新建长期记忆的方式叫作“编码”,即记忆在脑中储存的过程。短期记忆并不形成新的突触,只是触发一些多功能的突触。利用复述信息的方式可以使短期记忆保持足够长时间的“活跃”,让长期记忆有时间编码。不过,“死记硬背”法并不是让我们记住事情的唯一方法,显然我们也没有用此法来记忆所有一切能记住的东西。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我们的每一段经历几乎都会以某种方式储存在长期记忆中。

    那么,如果说长期记忆把一切都记住了,那为什么我们还是免不了会忘事呢﹖被遗忘的长期记忆其实还在脑子里,除非外伤造成物理性损坏。不过,长期记忆要派上用场必须经过三个阶段:产生(也就是编码),有效储存,提取。一段记忆如果取不出来,就和根本不存在没差别。有些记忆容易提取,因为它们更突出,如附带强烈情绪的记忆往往很容易回忆。除了事件本身,同时回忆起来的还有当时的情绪、想法和感觉。所有一切在大脑中与特定记忆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关联,意味着前面说的巩固过程为这段记忆附加了更重大的意义,添加了更多连接,让它变得更加容易提取。相反,那些没有重要连接、孤零零的记忆就没能得到充分的巩固,因而也就难以提取。没有哪段记忆是孤立形成的。有研究揭示,哪怕是在平淡无奇的场景中,获得记忆时的情境都可以成为帮助记忆提取的“触发器”。

    如此复杂难懂、前后不一、脆弱易伤的一套系统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很简单,大多数时候,它的确管用。它依然值得惊叹,其容量和适应力甚至可以让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脸红。它固有的灵活性和奇特的组织结构毕竟演化了数百万年,所以我还能苛责什么呢?人类的记忆并不完美,但已经足够好。

    (摘编自迪安·博内特《是我把你蠢哭了吗》)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各项内容中,只需要短期记忆的一项是(    )
    4. (4) 请根据材料概括这两类记忆的不同之处。
    5. (5) 小李同学平时记住的知识点,一到考场就“短路”。请你根据材料内容给小李想想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 1. (2024高一下·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只有坚定自身的民族信仰及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做到文化创新。一旦缺乏文化自信,就不能更加系统地了解文化内在的真正意义,创新与传承便失去了实际的作用。文化不但可以更好地展现一个民族历史人文的底蕴,更能展示一个人的思想深度。传统文化是价值观念与思想行为的指导,它不仅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更是思想的升华,对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重大裨益。从三国诸葛亮的“①____”的良相工作态度,到南宋岳飞的“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为国捐躯的爱国情怀,再到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都很好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及爱国情怀。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但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更有义务将文化传承。

    文化中既有精华部分,也有糟粕部分。所以,②____,我们要有选择地筛选。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环境之下产生的,有些传统文化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建设的进程,这就需要通过科学判断,应用创新的思维模式,根据③____,既要能够借鉴又要加入主观分析,从而更好地确定是使用还是放弃,使文化传承更具有现代应用价值。每个时代对于精华与糟粕的理解不同,具体区分要以实际生活的背景为前提;每个人对于精华与糟粕的诠释也有不同的认知,但是评判准则是一致的。

    1. (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用法和文中画双横线句子中相同的一项是(    )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段落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 1. (2024高一下·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祭

    方冠晴

    靠近日军军营外面的街上,有两家紧挨着的店铺东边是日本一个牙医开的诊所,西边是中国一个老汉开的茶叶铺子。

    日本牙医爱茶,又不愿花钱,常踱过茶叶铺子来撮上一撮茶叶,泡进自己的茶杯里。老汉大度,也不说什么。喝得多了,牙医就迷上了老汉的茶叶。他问老汉:“太平猴魁,这茶不但香,而且扁平挺直,是制作工艺异于普通荼吧?你能不能将制作工艺教给我?”

    老汉说:“那得等我要死的时候。我活着是不能将制茶工艺传给外人的。”

    老汉身体本来就不大好,如风中残烛。说完这话没多久,他就病倒了,一日比一日重。牙医过来探望,老汉有气无力地说:“恐怕我没多少日子好活了。我说过,等我要死了,就将这荼的制作工艺传给你。我说话算数,不过也不能白传,你得帮我办件事情。”

    牙医喜出望外,说:“您尽管吩咐。”

    “你帮我将我儿子找来吧,我想临死前见他一面。”

    “您儿子在哪儿?”

    “我也不知道他具体在哪儿,只知道他在这座城市。”

    老汉缓缓地说,他儿子九岁那年被土匪绑票了。因为他没能按时交赎金,土匪砍了儿子一根手指。虽然他最终还是将儿子赎了回来,但儿子很不满,觉得他老子舍不得钱才害得他丢了一根手指。九岁大的孩子说懂事也不懂事,赌一口气,离家出走了。

    老汉叹着气说:“有人在这座城市看见过他,所以我才来这儿开了这间茶叶铺子,其实就是为了找他。但十多年了,没找到。”

    牙医有些为难:“您找了十多年没找到,我怎么找得到呢?您儿子有什么特征吗?”

    “十多年了,我快忘了他长什么样子了。不过,他左手无名指断了。”老汉满眼期待地望着牙医说,“现在整座城市都落在你们日本人手里,你又认识那些日本兵,让他们帮着找,比我找容易。只要找到了,别说茶的制作工艺了,就连这间茶叶铺子我都送给你。”

    牙医脸上浮起一丝笑意 , 说:“我试试看吧。”

    过了几天,牙医领着一个年轻人走进茶叶铺子,对躺在躺椅上气若游丝的老汉说:“我找到您儿子了,我把他带来见您。”

    老汉眼里有了光 , 挣扎着坐起来,看了看年轻人左手的断指,又看了看年轻人的脸,点点头,问:“你是狗儿吗?”

    年轻人不吱声,看着他,只是对着他笑。牙医说:“有个不幸的消息我得告诉您,您儿子离家出走后生了一场病,就哑了。现在不能说话。”

    “不能说话?”老汉怔住了,又说,“可我儿子会说话呀。这么说,他不是我儿子。”

    牙医有些不高兴地说:“您是老糊涂了吗?”想想不能这样,他便平复了一下情绪,堆出一脸笑来,说:“他以前会说话。我不是说了嘛,他生了一场病,才不能说话的。而且我打听过,他确实是九岁那年来这儿的。时间、手指,全对上了。他就是您儿子。”

    老汉说:“可他不会说话,我怎么问他小时候的事情来核实呢?”他挠着头想呀想,后来眼中一亮,说:“有了!我儿子从小就跟着我喝太平猴魁,自然辨得出这茶的味道。”

    他蹒跚着去了里间,一会儿出来,手里端着个茶盘,里面盛着三只茶盏,他说:“三盏茶里,只有一盏是那种茶,你喝喝看,是哪一盏。”

    年轻人舔着嘴唇看向牙医。牙医冲他点头,他便将茶盏端起来,一盏一盏地尝。尝到第三盏茶时,牙医就近嗅嗅香味,不动声色地在年轻人后背拍了一下,年轻人赶紧将茶盏递给了老汉。

    “不错,就是这盏。”老汉笑起来。

    牙医和年轻人如释重负,也跟着笑。

    但渐渐地,老汉脸上的笑容没了,目光像刀子,冰冷地盯着年轻人,冷冷地说:“是你杀害了我儿子!两年前,我和我儿子赶着毛驴运茶叶,你们几个日本兵过来抢我的毛驴,我儿子不让,你就杀了我儿子!你的手指,就是被我儿子临死前给咬断的!”

    笑容僵在牙医脸上,他叫起来:“等等,你说些什么﹖跟前些日子说的怎么不一样?”

    老汉冷笑一声说:“当然不一样,一个是故事,一个是事实。杀害我儿子的人,烧成灰我都认识。我看到他去你的诊所治过牙,所以我给你编了个故事。我知道,你为了得到制茶工艺,会将他领过来的。”

    年轻人已经卸去了憨厚的伪装,露出凶神恶煞的面目来。他一边叽里呱啦地说着日语,一边伸手来抓老汉。但他的手刚伸到半空,人便弯下腰去,慢慢倒下,四肢开始抽搐。

    牙医好半天才醒过神来,惊问:“你……你在茶里下毒了?”

    老汉不答话,他端起茶盘里的茶壶,不紧不慢地往三只茶盏里都倒满了茶。他端起一盏茶,举过头顶,人像一下子有了力气,朗声说:“一盏茶,祭天地,天地有眼,还我正义。”他将茶水洒到地上,又端起了第二只茶盏道:“二盏茶,祭儿子,大仇已报,可得安息。”他举起第三只茶盏时,已有些吃力,但仍大声道:“三盏茶,祭自已,本是风烛残年,死得其所!”

    茶盏落,老汉轰然倒地。

    1. (1)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这篇小说中的人物虽然没有名字,但形象特点仍很鲜明。请简要分析老汉的人物形象。
    4. (4) 茶祭是中国祭祀习俗之一,就是以茶水供奉拜祭先人。本文以此为题,有怎样的妙处?
  • 1. (2024高一下·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子的民居,从山脚沿山坡趁势而上,前一户人家的楼顶,即是后一户人家的场院,从山脚第一户人家进去,穿过四合院,七弯八拐,就可以像孙悟空①____船上到另一户人家。如此神奇的格局,真可谓家家相通,户户相连,总是让人想起《地道战》里那些②____的地洞。你还别说,这城子村的民居建筑,还正是有着攻防战事的考虑。可见,城子的历史绝不像现在看上去那般云淡风轻。

    《广西府志》记载,城子古村属彝族先民白勺部聚居地,随着历史的演进,大批汉族居民迁入。明朝成化年间,土司昂贵在此建造土司衙门,改城子古城旧名“白勺”为“永安府”。一时间,这块风水宝地得以脱胎换骨,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土掌房如③____般冒出了一大片,规模宏大,形成府城,一跃成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盛繁至极。……

    无疑,这样的古村落,成了摄影家的天堂,成了驴友们的最爱。每一天,总是有无数的驴友慕名而来。或自驾前往,或火车汽车;或三五成群,或只身一人;或全家出游,或情侣漫步。或看夕阳西下,或看旭日东升,或看紫气升腾,或看轻岚弥漫。在城子古村落,不用刻意去看什么,尽可以随便走走,跟着穿过村庄的一头老牛随便走,看几条悠闲的狗在村中漫游等等。总之,①每一个人城子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心境。②失意或失恋的心境,③到了城子,都会被城子的宁静消解。④虽然正春风得意,狂傲不羁,⑤到了城子,也会对“得意”下另一种不同的定义。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2. (2) 选文最后标序号画线句子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表达通顺。
  • 1. (2024高一下·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临江仙

    (宋)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有人曾评徐昌图的这首词“状水窗风景宛然,千载后犹想见客中情味也”。下片中,作者如何表现这“客中情味”﹖请简要分析。
  • 1. (2024高一下·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有一则母亲陪同患唐氏综合症(一种临床表现为特殊面容、智能落后和生长发育迟缓的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的女儿学习川剧变脸技艺的新闻。19岁的殷秋华成为全国唐氏变脸第一人。她的一个动作要练上百遍,母亲对她非常严厉,甚至用棍棒教育。母亲说,只希望她以后能有碗饭吃。柏拉图曾说,对一个小孩最残酷的待遇,就是让他“心想事成”。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 1. (2024高一下·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项王之救彭城,追汉王至荥阳。田横亦得收齐,立田荣子广为齐王。汉王之败彭城,诸侯皆复与楚而背汉。汉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众粟。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汉军A荥阳B筑C甬D道E属F之河G以取H敖Ⅰ仓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②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

    5. (5) 范增是一个颇有政治远见的谋士,却没能被项羽重用,请根据文本概括原因。
  • 1. (2024高二下·嘉兴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 (1) 下面对两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2. (2) 这两首词在意象的特点、意境的营造、手法层面存在不同,试简要分析。
  • 1. (2024高二下·嘉兴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风景谈(节选)

    茅盾

    ①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叮当,叮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②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的“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里,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并不多,只有三两个,也许还跟着个小孩,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可是没有完。这几位晚归的种地人,还把他们那粗朴的短歌,用愉快的旋律,从山顶上飘下来,直到他们没入了山坳,歌声还是缭绕不散。

    ③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场面。夕阳在山,干拆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这时候,沿河的山坳里有一队人,从“生产”归来,兴奋的谈话中,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忽然间,他们又用统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来了,他们的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弓子伴奏着《生产曲》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但现在,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他们在山坡下,被另一群人迎住。这里正燃起熊熊的野火,多少曾调朱弄粉的手儿,已经将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准备齐全。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晖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漫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浅的河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④试想一想,如果在一个下雨天,你经过一边是黄褐色的浊水,一边是怪石峭壁的崖岸,马蹄很小心地探入泥浆里,有时还不免打了一下跌撞,四面是静寂灰黄,没有一般所谓的生动鲜艳,然而,你忽然抬头看见高高的山壁上有几个天然的石洞,三层楼的亭子间似的,一对人儿促膝而坐,只凭剪发式样的不同,你方能辨认出一个是女的,他们被雨赶到了那里,大概聊天也聊够了,现在是摊开着一本札记簿,头凑在一处,一同在看,试想一想,这样一个场面到了你眼前时,总该和在公园里看见一对儿在偎倚低语,颇有点味儿不同罢?那样一个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安上这么两个人,是一个“奇迹”,使大自然顿时生色!他们是否恋人,落在问题之外。你所见的,是两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是两个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在任何情形之下,他们不倦怠,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激,他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之下,拿出他们那一套来,怡然自得。

    ⑤这里的“风景”也就值得留恋,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疲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⑥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相册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披衣出去,空气非常清冽,朝霞笼住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⑦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1940年12月,于枣子岚垭

    文本二:

    1940年5月茅盾从新疆回内地,途经延安,应朱德邀请到延安参观讲学。1940年5月26日到10月10日,茅盾在延安生活了近五个月,11月下旬到达重庆后不久,就写了这篇“见闻录”式的文章。为了在国统区发表,全篇从谈风景的角度下笔,写得比较含蓄,用一幅幅有特点的风景画来表现延安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他在《回忆录二十七》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从写景技巧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4. (4) 文本二点明了文本一最大的写作特色是“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请结合文本一具体分析。
  • 1. (2024高二下·嘉兴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果想证明“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你就会去观察一大堆白色天鹅;当你看到无数天鹅都是白色的,会觉得这个假说似乎很合理。从“我见过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推出结论“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种推论方式就是归纳法。演绎法则是跟归纳法很不一样的逻辑论证:如果前提是真的,结论便必定为真。举个例子,“所有人终究会死”与“苏格拉底是人”两个前提(大前提与小前提)都为真,据此得到的结论“苏格拉底终究会死”是合理的。演绎法是“从一般推出特殊”,而归纳法则是“从特殊推出一般”,从一组观察资料来论证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归纳法的问题在于:就算你进行再多观察,只要有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你的普遍化主张。例如:正巧有一只黑天鹅出现,“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就会被证伪。

    许多科学家与哲学家都相信,做科研就是找出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说。如果像他们一样认为科学进步是靠着归纳法,那么你就必须面对归纳法自身存在的问题。科学怎么能以如此不可靠的推论方式为基础呢?波普尔则干净利落地避开了这个问题。根据他的说法,科学不是靠归纳。科学家是从一个假说起步,即依据现有的资料来猜测现实的本质,譬如“所有气体在加热后都会膨胀”。科学家的下一步是去找到办法来测试假说。在上面的例子中,便要去找一大堆不同种类的气体来加热。但测试并不是要找出证据来支持假说,而是观察这个假说能否经得起种种证伪的尝试。只要有一种气体被加热的时候没有膨胀,就足以破坏“所有气体在加热后都会膨胀”的假说。

    如果通过一个反例驳斥了一个假说,那么就会带来一点新知:知道那个假说不是真的。科学的进步是因为科学家从错误中学习。观察到一大堆加热时确实会膨胀的气体,不会带给我们知识,或许只是让我们对自己的假说多一点信心。但一个反例就真的能教会我们一些事情。波普尔认为,任何科学假说的关键特征是必须有“可证伪性”,这也是它与“假科学”的差异所在。一个科学假说是你有机会证伪的东西,它做出的预测有可能被证明为误。如果我说“有个无法侦测到的隐形小仙子使鲜花盛开”,那么没有一种观察能够证明我的说法有误。如果小仙子是隐形的,又不留任何痕迹,就没有任何办法能够证伪他们存在的主张。它没有“可证伪性”,所以根本不是一句科学陈述。

    根据波普尔的说法,科学家所做的事情是试图证明他们的理论为假。检验一个理论就意味着要看看它是否能被证明为假。一个典型的科学家先从一个大胆的猜想推测出发,然后会试着用一连串的实验或观察来削弱这个猜测。科学是令人兴奋的冒险事业,但并不证明任何事情为真;它只是不断证伪来抛弃错误的观点,对原假说进行更新,在此过程中不断逼近科学真理。科学家特别喜欢波普尔将科学研究描述成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觉得波普尔了解他们实际上怎么做研究。

    (摘编自奈杰尔·沃伯顿《从错误中学习》,吴妍仪译)

    材料二:

    波普尔一再强调“证伪”,反对“证实”,为此提出“逼真度”和“可否证度”两个概念。“逼真度”指的是一个理论接近客观真理的程度。“可否证度”则指一个理论陈述的对象的普遍程度,涵盖的对象越普遍,就越容易被证伪,可否证度就越高。一个“可否证度”高的理论,还需要借助于观察和实验来判定其好坏,波普尔称之为“确认”。“确认”是指一种假说暂时能经受住事实经验的检验而未被证伪推翻。一个理论如果“可否证度”很高又能够被不断被“确认”,那么它就有着更高的“逼真度”。

    实际上,波普尔所反对的“证实”是早期归纳主义的“完全证实”,而不是逻辑经验主义所说的“证实”即“确证”。早期归纳主义主张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证实一个普遍性的结论(全称命题)。后期归纳主义的代表逻辑经验主义对此观点进行修改完善。他们认为,“证实”并不意味着从基于个别事实的单称命题推出全称命题,而是通过一个个单称命题证实的积累,不断地趋近于对全称命题的“确证”,目的是通过既有证据的不断“确证”、积累而逐渐趋近于科学真理。

    在引入了“逼真度”和“可否证度”等概念之后,证伪主义实际上与逻辑经验主义殊途同归。证伪主义将“证伪”作为趋近于科学真理的必经过程,证伪的思想中蕴含着“证实”倾向。不过,它比后者高明的地方在于,从“证伪”的角度来考察一个理论,能更好地解释“科学革命”,这是渐进积累式的归纳主义所做不到的。

    总之,我们不能将“证实”和“证伪”对立起来。事实上,对一个理论的证伪往往伴随着对另一理论的证实;而一种理论的发展,既需要证伪,也需要证实。证伪注重对旧假说的淘汰,有助于新假说的提出;在证伪之后对新假说进行证实,同样重要。只有新假说经受经验事实的检验,才算是完成一次完整的科学发展。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4. (4) 科学假说与非科学假说、科学真理的区别分别在哪里?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5. (5) 下列科学发展中的事实体现了“证实”和“证伪”的结合。请结合材料二最后一段简要分析。

      关于引力场中光线的弯曲,广义相对论的计算结果比牛顿经典理论正好大1倍。1919年日全食观测的数据宣告前者获胜。不过爱因斯坦也会犯错,他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的“静态宇宙说”,被哈勃观测到的数据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宇宙膨胀说”。后来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是暗能量在推动宇宙加速膨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