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高三上·洛阳月考) 从2022年7月1起,实施30余年的印化税暂行条例退出历史舞台,印花税法开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重要一步。至此,我国现行18个税种中,已有12个税种完成立法,增值税、消费税等立法也在积极推进之中。推进税收立法旨在(    )

    ①为纳税人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②助力市场法制化的发展进程

    ③实现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④确保我国税收收入用之于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3高三上·涪城月考)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财政政策明显发力。2020 年财政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赤字和特别国债新增资金全部给地方,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

    体。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进一步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加大力度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成长,加速各地精准扶贫进程,要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偏爱一份,高看一眼”,加大对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的支持,加强这些也区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就业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1. (1)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财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2) 请写出财政收支的关系。
  • 1. (2022高三上·南阳月考) 下图是2017~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变化情况。

    下列选项中对上图信息描述正确的有(    )

    ①近五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提高

    ②疫情冲击和减税降费是2020年财政收入负增长的重要原因

    ③财政收入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④近五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总体上保持增长趋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2022年4月,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出现了一定回落,这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等因素影响,同时也是各级财税部门加大力度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减税退税政策的数据表现,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主动作为。通过财政收入的“减法”,换来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由此可见(   )

    ①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②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需要合理调整财政收支比重

    ③减税退税才能有效克服市场调节的不足

    ④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2·宁波模拟) 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来获得财政收入。2021 年上半年部分城市土地财政相关信息,如下表

    杭州

    武汉

    苏州

    上海

    土地出让金(亿元)

    2022.5

    1044.5

    707.8

    1967

    土地财政依赖度

    128%

    103%

    50%

    42%

    注:土地财政依赖度=土地出让金/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 从表中信息可以推测出(   )

    ①2021 年下半年苏州比杭州更适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

    ②2021 年上半年上海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于杭州

    ③2021 年上半年武汉的土地财政政策在四个城市中最适宜

    ④2022 年杭州亚运会相关基建助推杭州土地财政依赖度增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2·浙江模拟)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企业承担着自我防疫和成本重负的压力,各地纷纷出台支持企业复工的相关政策,如减免延缴税费、减免租金、降低贷款利率等。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减免延缴税费不符合税收固定性的要求  
    ②降低贷款利率必将减少居民储蓄的收益  
    ③企业复工复产才能夯实财政收入的根基  
    ④相关减免政策有助于激发企业市场活力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 (2022高三上·武威月考) 2022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提前退还企业尚未抵扣的税款)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   )

    ①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的制约

    ②盘活市场主体要合理调节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③只有减税降费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④经济发展水平对税收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2·云南模拟)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国家可以依法运用各类国有资产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泸州老窖集团10%的股权被无偿划转至四川省财政厅,在充实当地社保基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举措发挥作用的途径传导正确的是(   )

    ①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②改变公司股权结构

    ③提高社保基金的保障能力

    ④缓解社保基金收支压力

    ⑤政府借助资本市场获得资金

    A . ①→④→③→② B . ①→⑤→④→③ C . ⑤→①→④→② D . ⑤→①→④→③
  • 1. (2022高三下·浙江月考) 近年来,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企业面临较大困难。据此,国家实施减税降费等纾困政策。据统计,2021年全年中国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有效助力企业减轻负担。但据2022年1月25日财政部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2020年为-3.9%),比全年预算收入超收约4800亿元,展现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强劲活力。2022年,在需求紧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下,财政如何既保经济,又稳增长,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有人认为:2021年中国财政收入超收扩大了国家收入在社会财富中的占比,加重了企业经济负担,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请运用财政与税收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 (2) 请为实现“2022年财政保经济稳增长”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 1. (2022·武功模拟) 宏观税负是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下图是2015-2020年我国宏观税负变化情况。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致税收收人不断减少

    ②减税政策落实落地,引宏观税负逐年下降

    ③随着税费改革推进,会倒逼政府优化财政支出

    ④优化财税分配政策,应保持宏观税负持续降低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