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上·温州期末) 图5是某同学翻阅的古籍目录节选。该古籍应是( )
    目录
    卷一  五帝本纪
    ……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
    ……
    卷一百一  匈奴列传
    ……
    图5 古籍目录(节选)

     

    A . 《论语》 B . 《伤寒杂病论》 C . 《史记》 D . 《齐民要术》
  • 1. (2024七上·温州期末) 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结果诸侯国实力被不断削弱。“主父偃之策”是指( )
    A . 刺史制度 B . 推行推恩令 C . 罢黜百家 D . 盐铁官营
  • 1. (2024七上·温州期末) 钱币在方寸之间包涵乾坤,映照出大一统国家的发展与演变。

    [异曲同工蕴统一]

    材料一:据考古发现,春秋时期已出现金属铸币,但流通不广。战国时期,青铜钱币大量出现,各国造就了不同特点的货币形制,形状各异、文字繁杂。秦半两钱始铸于公元前336年,泰统一中国后通行全国。

    一摘编自彭信成《中国货币史》

    【五铢改制固一统】

    材料二:文帝时期,允许私人自由铸币。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甲天下,并造成了经济混乱。公元前121年,汉武帝讨伐匈奴,征调频繁,又遇山东等地爆发罕见的旱涝灾害,国库枯竭。此后,汉武帝逐步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京师统一铸造五铢钱发行全国。——编译自《史记·张汤传》五铢钱

     

    【宝通四方促交流】

    材料三:汉初,西域尚未出现金属货币。丝绸之路开通后,五铢钱大量流入西域及中亚各国,成为这条商贸通路上最早的、最主要的流通货币。以五铢钱为媒介,中原地区精美的手工艺品,如丝织品、漆器、瓷器、玉器、钢器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输出到西域、中亚、西亚以及西方各国。
    ——摘编自翁东玲《丝绸之路上中国古代货币的境外流通及启示》
    龟兹二体钱
    1. (1) 根据材料一,仿照答题纸上示例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 (2) 汉武帝为什么要统一铸造五铢钱?联系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予以解释。
    3. (3) 钱币的演变,折射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综合材料对此观点加以佐证。
  • 1. (2024七上·温州期末) 经过一学期的历史学习,老师组织同学们策划了“绵延不接的中华文明(从史前到南北朝)”云展览,请你积极参与。

    1. (1) 透过文物看历史。请选择一件展品进行讲解。
    2. (2) 文物布展讲类别。仿照答题纸上示例将上述展品归入不同的主题展厅并说明理由。
    3. (3) 云上办展促感悟。结合本次布展活动,请以“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为主题撰写你的感悟。(要求: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言之成理,言简意赅。)
  • 1. (2024七上·温州期末) 秦律规定所有官员由皇帝签字才能被正式任命,并强调为官为吏要对君主有畏惧之心。由此可知,秦朝( )
    A . 实行郡县制度 B . 削弱地方权力 C . 强化皇权至上 D . 加强思想控制
  • 1. (2024七上·柯桥区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铁制农具 带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给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对其中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的贫民,赦免还贷,遇到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

    ——摘编字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三:(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战乱)之警(警报),区域之内,晏如(平静安宁)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编自《宋书》卷五十四

    1. (1) 材料一中的文物反映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些变化?由此对社会经济发展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据材料二,概括汉文帝的观点,并结合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
    3. (3) 据材料三概括当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社会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 1. (2024七上·柯桥区期末)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材料三:一统帝国(秦朝)就权力层面,至少有两大难题需要面对:一是如何防止危及皇权“独制”格局;二是如何防止危及中央集权的一统体制。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 (1)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指出材料一、二分别佐证了中国古代哪些政治制度?
    2. (2) 结合材料二,用史实说明秦朝破解两大“难题”之法?
    3. (3) 综合以上材料并运用所学,分析远古、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 1. (2024七上·柯桥区期末) 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大家庭,各国共享国际经济合作带来的丰硕成果。

    材料二:“一带一路”示意图

    1. (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连接亚洲和A(填大洲名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亚洲、A大洲和B(填大洲名称)紧密联系在一起。
    2. (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经①是海峡,穿过②运河,最终到达A大洲。

    3. (3)  “一带一路”起于亚洲东部,该区域人口(填“稠密或稀疏”),其自然原因是
  • 1. (2024七上·柯桥区期末) 对下面的示意图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 

    ①图中的“汉末”指的是西汉末年  ②三国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统一  

    ③西晋结束分裂,完成了全国统一  ④东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又趋向统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七上义乌·期末) 历代开国名君大都能够休养生息,崇尚节俭,励精图治,其实质是:( )
    A . 维护封建统治 B . 发展社会经济的策略 C . 减轻人民负担的措施 D . “仁政”思想的实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