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五下·苍南期末) 为了减轻家长的接送负担,小明就读的学校开展了午餐工程。他们学校的配餐公司用无盖的铁盒来装盒饭进行配送,但是饭菜冷得很快。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盒饭放在无盖的铁盒中很快就冷了,对于此时发生的热传递,描述正确的是( )。
    2. (2) 请你利用常见材料对右图铁盒(无盖)进行改进,提升它的保温效果,画出改进图(在原图上改进,图文结合),并写出设计意图。

      设计要求:注明使用材料,至少对2个地方进行改进。

  • 1. (2023五下·苍南期末) “热”实际上是一种能量,它很容易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吧!为了研究热在水和金属中的传热方式,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 (1) 图甲中,温度计的操作不规范,原因是
    2. (2) 纠正了图甲中的错误后,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并将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请你将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时间/分钟

      凉水

      热水

      0

      10

      80

      2

      25

      73

      4

      36

      67

      6

      42

      62

      8

      46

      58

      10

      49

      55

      12

      51

      53

      14

      52

      52

    3. (3) 根据上题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4. (4) 小明选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开始加热前,小明想往器材C 中滴加红墨水,用滴管吸取红墨水后,小明应该( )。
    5. (5) 图乙中器材C的名称是,请你在右图中用带箭头的线画出该器材中水的热传递示意图。

    6. (6) 为了比较铜、铝、铁三种材料的导热性能,小明各准备了几根金属棒(如图丙),他应该分别选择(填序号)这三根金属棒来进行实验。
    7. (7) 小明将选取的三根金属棒按图丁所示固定好并放上酒精灯准备加热,他需要怎么做才能观察到热在金属棒上的传递现象?
  • 1. (2023五下·椒江期末) 冬天,赤脚踩在瓷砖上比踩在木地板上感觉冷,是因为( )。
    A . 瓷砖比木地板导热快 B . 木地板比瓷砖导热快 C . 瓷砖和木地板导热一样快 D . 木地板是热的良导体
  • 1. (2023五下·衢江期末) 我们光着脚在家里走动时,感觉到地砖比木地板更冷,因为( )。
    A . 陶瓷比木头温度低 B . 陶瓷的导热能力比木头差 C . 陶瓷比木头更光滑 D . 陶瓷的导热能力比木头好
  • 1. (2023五下·衢江期末) 如图,铁架台上安装了一根铜棒,铜棒上套了4个蜡环,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加热。

    1. (1) 实验中,应该用酒精灯火焰的部分给铜棒加热。
    2. (2) 小科观察到蜡环掉落的顺序是,你判断的依据是:
    3. (3) 选择用蜡环做该实验的原因是( )。
    4. (4) 将铜棒换成同样粗细的铁棒,其他条件不变,从开始加热到最后一个蜡环掉落所需的时间比原来
  • 1. (2023五下·余姚期末) 在同样的炉子上,用大小、形状一样的铜锅、铝锅和铁锅烧同样多的水,水最先烧开的是( )。
    A . 铜锅 B . 铝锅 C . 铁锅 D . 一样快
  • 1. (2023五下·余姚期末) 热量传递的奥秘。

    夏天到了,白糖棒冰清爽解渴,深受大众喜爱。惯惯打算从冰箱里拿一些棒冰给爷爷送去。

    1. (1) 惯惯从冰箱里拿出白糖棒冰,发现棒冰上面冒着“白汽”,这种现象属于( )。
    2. (2) 白糖棒冰放置在空气中,不一会儿就融化了,对此时发生的热传递,描述正确的是( )。
    3. (3) 为了在送棒冰的途中不融化,惯惯拿出家里的四种饮料杯进行保温测试,先把4根白糖棒冰放入不同材料的杯子中,然后每隔2分钟测试杯中棒冰的温度,得出下表中的数据。

      材料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2分钟

      14分钟

      杯子A(陶瓷)

      -5.3℃

      -4.8℃

      -3.8℃

      -2.7℃

      -1.9℃

      -0.7℃

      0.5℃

      杯子B(金属)

      -5.3℃

      -4.3℃

      -3.1℃

      -1.6℃

      -0.2℃

      1.1℃

      2.2℃

      杯子C(塑料)

      -5.3℃

      -4.5℃

      -3.6℃

      -2.5℃

      -1.3℃

      -0.1℃

      1.2℃

      杯子 D(纸)

      -5.3℃

      -4.5℃

      -3.5℃

      -2.3℃

      -1.0℃

      0.1℃

      1.3℃

      上述实验中,惯惯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

    4. (4) 分析表中数据,惯惯应该选择用( )装白糖棒冰给爷爷送去。
    5. (5) 惯惯想请你帮忙设计一个保温杯,以便更好地把白糖棒冰送给爷爷。要求图文结合(标注材料名称),并简单写出该保温杯的两点设计原理。

      “白糖棒冰”保温杯设计





       

      设计原理





       

  • 1. (2023五下·莲都期末) 热的研究。

    在学习了《热》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发现了很多生活中的热学知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1. (1) 如图,当小明用燃气灶开始烧水时,站在旁边感觉到有些热,热是通过的方式传递给小明的;壶壁与水之间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
    2. (2) 小明记录了把水加热到沸腾后的温度变化,这一变化过程是( )。
    3. (3) 当水沸腾后,小明观察到水壶上方出现大量“白气”,这其实是
    4. (4) 在水沸腾过程中,把冷、热两块玻璃片靠近壶口上方,我们会发现( )(选“A”或“B”),这是因为( )(选“C”或“D”)。
    5. (5) 小明把开水装进保温瓶中,保温瓶上的软木塞是( )。
    6. (6) 保温瓶最外层包裹了反光外壳,主要是因为它( )。
    7. (7) 小明也准备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下面是他的三幅设计图。

      设计图中填充泡沫塑料、棉花或铝箔纸的意图,相当保温瓶中的作用。

    8. (8) 要比较三只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三只杯子中最初的( )。
    9. (9) 在如图所示的三只保温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热水,热水最先变冷的是( )。
  • 1. (2023五下·南湖期末) 夏天,用手去摸家里的瓷砖和木桌面,发现瓷砖比木桌面要凉,这是因为瓷砖的导热能力比木头。用手触摸木桌面时,手上的热(填“容易”或“不容易”)传递出去,所以木头是
  • 1. (2023五下·南湖期末) 小科在材料箱里找到两种金属棒,想要用它们探究不同金属的传热性能。他将甲金属棒和乙金属棒焊接成一个正六边形,上面较粗的是甲金属棒,下面较细的是乙金属棒(如图所示)。然后分别在A、B、C、D、E这5个点上用蜡粘一根火柴,在O点用酒精灯加热。

    1. (1) 关于实验操作,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2. (2) 热在甲金属棒上的传递方向是(填字母),这种传热方式为
    3. (3) 小科想要比较这两种金属的传热性能,该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填“是”或“否”),如果不科学,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
    4. (4)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金属传热速度的关系图,推测甲、乙两种金属分别可能是( )。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