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五下·城阳期中)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①和心率②的大小关系是( )
    A . ①<② B . ①=② C . ①>② D ①≠②
  • 1. (2024五下·城阳期中) 小科平静时的心率是72次,今天体育课分钟跳绳后的心率可能是( ).
    A . 65 B . 70 C . 92 D . 不变
  • 1. (2024五下·城阳期中) 图甲是医生常用的听诊器,当医生想检查病人的心跳情况时,应该把“听头”放在图乙中人体的( )

    A . 1号位置 B . 2号位置 C . 3号位置 D . 4号位置
  • 1. (2024五下·城阳期中) 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心率是不一样的,小科在( )时,心率会明显变慢。
    A . 情绪激动 B . 从事体力劳动 C . 参加体育运动 D . 熟睡
  • 1. (2024五下·城阳期中) 下午的第一节课小科非常困,不停地打哈欠。下列关于打哈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打哈欠可以缓解疲劳 B . 打哈欠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氧含量 C . 打哈欠是一种不利于脑部健康的行为 D . 打哈欠是一种短暂的自我保护方式
  • 1. (2024五下·城阳期中) 当小科听到上课铃声响起,迅速回到教室的过程中,下列传递过程正确的是( )。
    A . 接收信号→大脑判断→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B . 接收信号→传入神经→大脑判断→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C . 接收信号→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大脑判断→做出反应 D . 接收信号→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大脑判断→做出反应
  • 1. (2024五下·城阳期中) 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隔绝空气 B . 增加空气中的氧含量 C . 促进空气流通 D . 改变燃烧物的燃点
  • 1. (2024六下·城阳期中) 青岛某小学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眼睛的成像和近视的成因,利用下列器材进行科学探究,请你一起加入,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名称:眼睛的成像和近视的成因

    所用器材:蜡烛、3倍放大镜、5倍放大镜、纸屏等

    探究模拟实验如右图所示:

    将点燃的蜡烛、5倍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保持高度相同,且在同一直线上,直至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1. (1) 把蜡烛移动到(选填“远或“近”)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2. (2) 同样的距离,换用3倍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了清晰的像。由此可见,凸透镜凸度,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透镜凸度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选填“变大”或“变小”)
    3. (3) 实验中, “纸屏”模拟的是眼球中的( )
    4. (4) 实验过程中,纸屏上观察到的清晰成像是 ( )
    5. (5) 探究结论:眼睛近视成因之一,就是过多近距离用眼,导致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过度紧张,使得晶状体凸度(填“变大”或“变小”),就会导致原本看得很清晰的远处的物体看不清了。
    6. (6) 结合学习知识,请你针对预防近视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 1. (2024六下·城阳期中) 连线题

    人体感知环境离不开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耳朵是我们感知环境重要的听觉器官(如图所示),请将字母对应的结构名称及对应的用途用线连起来。

    字母 名称 用 途

    A 耳郭 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B 听小骨 接受声音信号产生神经冲动

    C 耳蜗 把振动传递到内耳

    D 外耳道 将声音传到中耳

    E 鼓膜 收集外界的声音

  • 1. (2024六下·城阳期中) 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知识,她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是( ).
    A . 视觉 B . 嗅觉 C . 触觉 D . 听觉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