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社会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定海模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一对立一合作"。下列能够体现该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
    A .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一井冈山会师 B . 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红军长征-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C . 创立黄埔军校一红军战略转移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一发表《国共合作宾言》-台儿庄大健
  • 1. (2024·东阳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5年7月,黄炎培等民主人士到延安考察,谈到历朝历代都没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明确回复,“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 (1) 概括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兴”与“亡”的原因,请分别用一则史实加以例证。
    2. (2) 请用延安抗日根据地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建立和完善“新路”的?
  • 1. (2024九下·浙江月考) 抗战时期,彭德怀在华北指挥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战役,它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这场战役是(   )
    A . 百团大战 B . 平型关大捷 C . 台儿庄战役 D . 长沙会战
  • 1. (2023·绍兴模拟) 百年复兴路,浙江故事多。阅读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一所学校的故事】

    1937年,浙江大学师生踏上了漫漫西迁路,克服万难,穿越六省,行程2600公里,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坚持办学近7年,谱写了一部“文军长征”史。

    【一部宪法的故事】

    1954年1月,毛泽东对随行人员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又说:“用宪法这样一个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使全国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正确的道路可走。”

    【一家企业的故事】

    1983年,萧山万向节厂厂长鲁冠球提出与乡政府签订厂长个人风险承包合同,自我加压,承包利润指标翻一番,获得经营自主权,这份合同成为后来企业承包经营的范本。1984年,万向产品首次销往美国,迈出了“从田野走向世界”的第一步,由此打开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不仅赢得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且锻炼了自我,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开拓。

    1. (1)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浙大西迁办学的背景,并写出“文军长征”从浙江到贵州经过的A、B两省的名称。
    2. (2) 毛泽东这次杭州之行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根据材料说一说这项工作的目的。
    3. (3) 阅读材料,指出万向节厂变革的意义。综合本题信息,指出三则浙江故事所折射的中国人民的追求和梦想。
  • 1. (2024八下·杭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开天蹿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千山万水。创造了足以让中国人民引以为豪的辉煌历史。

    1. (1) 写出材料中“千山万水”的起点。
    2. (2) 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 (2024·金东模拟)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重要法宝。( )
  • 1. (2024·南浔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作年代尺是学好历史的有效途径。901班同学以“探索中国共产党的足迹”为主题,绘制了不同形式的年代尺。

    【理•阶段足迹】

    【绘•革命足迹】

    【观•外交足迹】

    新中国对外赠送的大熊猫(部分)

    时间

    获赠国

    熊猫名

    1957年

    苏联

    平平

    1959年

    苏联

    安安

    1965年

    朝鲜

    070 071

    1972年

    美国

    兴兴  玲玲

    1972年

    日本

    康康  兰兰

    1973年

    法国

    燕燕  黎黎

    1974年

    英国

    晶晶  佳佳

    1975年

    墨西哥

    迎迎  贝贝

    1978年

    西班牙

    绍绍  强强

    1. (1) 根据示例,分别写出①④两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示例: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时期;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2. (2) 结合右图信息,提炼观点,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明确列出至少两个“足迹”,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3. (3) 概括新中国“熊猫外交”呈现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 1. (2024·浙江模拟) 某学习小组进行项目化学习时搜集到右面三则资料,该项目的驱动性问题最有可能是( )

    资料一:电影《建党伟业》

    资料二:红军长征路线图

    资料三:文献《论持久战》

    A .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如何发展 B . 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革命 C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形成 D .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如何取得胜利
  • 1. (2024·浙江模拟) 2024年春节期间,哈尔滨文旅市场持续火爆,成为今冬“顶流”城市。以下是某博主分享的哈尔滨一日游景点推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站松花江】推荐理由:每到冬季,冰封的江面是人们的游玩胜地,可以在江上体验坐马车、玩雪圈儿等活动。

    (1)从自然角度说说冬季的松花江为何能成为游玩胜地?

    【第二站圣·索菲亚教堂】推荐理由: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907年,最初为俄国修建中东铁路时修建的随军教堂,后经历多次重建与整修。以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有俄罗斯传统的“洋葱头”造型。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圣·索菲亚教堂具有俄罗斯建筑特点的历史原因。

    【第三站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推荐理由:陈列了很多侵华日军的罪证,那些保存完好的器具、刑具、档案,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过去那段无法忘怀的历史。它不仅揭示了侵略者的残暴本质,更展现了那些受害者的不屈脊梁。

    (3)七三一部队与哪一场战争有关?这些罪证的收集和展出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哈尔滨的火爆“出圈”对其他城市的发展有何启示?

    1. (1) 从自然角度说说冬季的松花江为何能成为游玩胜地?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圣·索菲亚教堂具有俄罗斯建筑特点的历史原因。
    3. (3) 七三一部队与哪一场战争有关?这些罪证的收集和展出有何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哈尔滨的火爆“出圈”对其他城市的发展有何启示?
  • 1. (2024·浙江模拟)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①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旨在学习西方科技以自强。

    ②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③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敌入侵的首次全面胜利。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⑤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运动,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破坏。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④⑤ D . ②③④⑤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