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社会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余姚模拟) 202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并部署了新一年的任务,当中多处提到了“新”。九年级某班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学习。
    1. (1) 【看数据·析新增长成绩】

      过去一年取得的一些“新”成绩: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数字经济加快发展,5G 用户普及率超过50%。

      ※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取得这些新成绩的密码。

    2. (2) 【懂作为·识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在新一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同学们在探究时,整理出了以下材料: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为”与“不为”

      为:

      ※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要坚持因地制宜,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要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

      不为: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链接:

                      新质生产力逻辑关系图

      结合材料,分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为”和“不为”有何意义? 

    3. (3) 【向未来·做新时代人才】

      新质生产力的“新”还体现在需要“新劳动者”。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劳动者。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青少年应怎样努力成为新劳动者? 

  • 1. (2024九下·拱墅期末) 2023年是浙江省“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某校九年级同学聚焦三个乡村,开展“‘千万工程’造就美丽乡村”议题式学习。
    1. (1) 透过数据,解密浙江“千万工程”助推乡村共富的成功经验。

      总议题

      “千万工程”造就美丽乡村

      子议题一:数据探共富乡村

      二十年来,浙江各级政府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2000亿元;森林覆盖率超过6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6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43降至1.90;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0511家,乡村文化设施实现了100%覆盖;农村的5G、光纤资源基本实现全覆盖,“乡村大脑”等应用实现全省贯通。

    2. (2) 小古城村的“四议六步”民主议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和真谛分别是什么?该议事法对于构建美丽乡村有何积极作用?

      总议题

      “千万工程”造就美丽乡村

      子议题二:制度见善治乡村

      乘着“千万工程”的东风,杭州余杭区的小古城村以“樟树下议事”为最初形态,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以“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的效力”为基础,以“提、议、决、干、督、评”为关键步骤的“四议六步”民主议事法,探索全主体参与、全领域覆盖、全过程规范的“三全”协商机制推动基层治理。

    3. (3) 请你设想并描述浙江未来乡村的一个图景,并谈一谈青年该如何共圆“未来乡村梦”?

      总议题

      “千万工程”造就美丽乡村

      子议题三:行动创未来乡村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持续推进迭代,久久为功。未来乡村的建设需要一代代的接力蓄力,如今已有4.7万名大学毕业生加入农创客队伍回乡创业,青年共圆“千万工程”的未来乡村梦。

  • 1. (2024九下·拱墅期末) 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2023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他们在传承红色基因、探索科学奥秘、热心公益活动等方面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貌。作为青少年,我们要( )

    ①凝心聚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 
    ②把脉时代,把个人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③艰苦奋斗,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 
    ④讲究回报,用求真务实换取个人荣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九下·拱墅期末) 2023年,贵州“村超”(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火爆全网。当地政府始终坚持“人民体育人民办、人民体育为人民”的原则,满足老百姓的体育文化需求,并利用乡村体育赛事, 把握文旅融合的新契机,打开乡村振兴新思路。“村超”的爆火说明了我国(   )

    ①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得到解决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不断促进乡村的高质量发展 
    ④乡村振兴重点在精神文明建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 2023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诞辰座谈会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据此,我校九(1)班同学搜集相关资料,开展课题研究。

    【改革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部分) (单位:元)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0.37万亿

    343

    134

    2000年

    8.9万亿

    6280

    2282

    2023年

    126万亿

    51821

    21691

    【创新铸深功】

    走过不平凡的2023年, 中国经济在砥砺奋进中迎来2024年新开局。

    老工业基地长春, 重点布局航空航天及应用、高端医疗装备和创新药、氢能和新型储能等领域,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制造业新秀安徽, 加紧建设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 打造未来产业科技创新和孵化高地;创新高地浙江, 正推动新产业平台高质量发展,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试验验证平台成为引领带动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制造业努力向上的背后, 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创新空间不断拓展。

    ——新华社,2024-1-31

    【众志谱新篇】

    2023年温州创业青年楷模颁奖典礼如期举行,15位新生代企业家登上领奖台。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带领企业从事科技研发,走上发展快车道;弘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精神,推动商业模式不断突破创新,取得了斐然业绩。

    1. (1) 上述表格反映了哪些信息?
    2. (2) 结合材料,从创新的角度阐述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3. (3) 结合温州创业青年的事迹,从多角度阐述应如何推进“中国创造”。
  • 1. (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 2023年,西藏计划实施1337个乡村振兴项目,投资估算146.73亿元。目前,已下达第一批中央衔接资金68.57亿元,已开启项目84个,涉及资金7.01亿元;已完成前期工作和进入招标程序项目809个,涉及资金91.31亿元。实施此计划有利于( )
    A . 形成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民族关系 B . 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实现共同富裕 C . 消除民族之间差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 . 实现西藏高度自治,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氛围
  • 1. (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 浙江省着重发挥山海资源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不断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提高群众生活品质。这一举措( )

    ①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②消除了居民收入差距

    ③实现了城乡同时富裕 
    ④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九下·鄞州月考) 中国芯,中国新,中国心。历经美国四年多全方位极限打压,华为不但没有倒下,还在不断壮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美国多全方位极限打压华为反映了中美竞争的实质是什么?华为的涅槃重生告诉我们应该应如何促进发展?
    2. (2) “华为的突围”感动你我。班级准备开展“激发创新活力”主题宣传活动,需要征集一篇宣传动员稿,请你完成。(温馨提示:点评可以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角度展开,任选两个角度,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3. (3) 华为的突围之路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精神?
    4. (4) 站在时代的前列,我们青少年如何唱响“中国芯”的时代旋律?
  • 1. (2024九下·西湖月考) 德寿宫遗址历经数年的建设,面向社会开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追宋韵迹忆】

    材料一:亮点抢先看
    亮点一  通过CAVE空间(虚拟现实)投影,观众可以站在遗址现场,亲临南宋经典场景,实现宋韵文化可观、可感、可体验,飞入寻常百姓家。
    亮点二  区别于其他文保单位,德寿宫遗址“还馆于民”,面向市民免费预约开放。
    材料二:文化永相传
        作为杭州首个规模性展示南宋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德寿宫遗址向世界展现最为地道的宋韵文化,对于构建南宋文化地标、传承宋韵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论中国发展】

    材料三:某校在参观了德寿宫后开展了“文化与五位一体“讨论活动。

    A同学:使用数字化复原展示德寿宫,让参观者不用佩戴VR眼镜就能还原它的“前世今生”这充分说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所以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强文化建设。

    B同学:没有物质基础不可能造出如此恢宏精湛的德寿宫,何况文化也需要在物质基础之上,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经济建设。

    C同学:我认为生态建设……

    1. (1) 德寿宫的“亮点”体现了哪些新发展理念?任选其一,结合材料一说明设置该亮点的理由。
    2. (2) 结合材料二,从“延续文化血脉“的角度,分析杭州市政府全力推进德寿宫遗址建设的必要性。
    3. (3) 你的观点是什么呢?请依据材料三和“五位一体”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 1. (2024九下·西湖月考) 图示法可以有效梳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 ①国家安全                  ②国家利益 B . ①人民法院                   ②监察委员会 C . ①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 D . ①公有制经济               ②集体经济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