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社会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浙江模拟)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
  • 1. (2023·绍兴模拟)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 (1) 两幅漫画中的“礼”指的是什么?
    2. (2) 近几年来,浙江省大力倡导“亲有礼、帮有礼、仪有礼、网有礼、餐有礼、乐有礼”等“浙风十礼”活动。请联系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省推进这一活动的合理性。
  • 1. (2024七下·嘉兴期中) 青春要放飞理想,但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这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这里的“底线”是指( )
    A . 不说谎,不骗人 B . 遵守道德和法律 C . 能判断是非善恶 D . 能拒绝不良诱感
  • 1. (2024七下·嘉兴期中)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下列古语与这句话的核心意涵最相一致的是( )
    A .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B .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C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D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1. (2024七下·嘉兴期中)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之路》中有:“行己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陆九渊说:“兄质性笃厚,行己有耻,不至有是。”

    材料二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校训已多次修改。2010年,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校训是“求真、向善、尚美、创新”八字,后来要修改校训,学校发动全体师生,提出了很多方案,经过多次教职工会议讨论,最终确定了“行己有耻 君子不器”这个新校训。

    材料三 张桂梅创办的华坪女中是全国唯一一所全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建校13年,有两千多名女生走出大山上大学。佳绩频出之时,校长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 10余种疾病。她每天靠吃止疼药坚持工作。她走过11万千米的家访路,把别人捐给她个人的钱和大部分工资累计100多万元全部捐给了山区的女孩们。张桂梅拿命在践行让女孩受高等教育就能改变三代人命运的初衷。她说:“听到学生们毕业后能为社会作贡献,我觉得值了。”

    1. (1) 联系上述材料,你怎样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2. (2) 古人崇尚“行己有耻”,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怎么做?
    3. (3) 在张桂梅的身上散发着哪些榜样的魅力?她的事迹启示我们应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 1. (2024七下·嘉兴期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名言名句中,与其意义相通的是( )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 (2024·南浔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浙江着力推进“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越来越多的浙江人成为文明浙江的代言人和受益者。

    【漫说有礼】《浙风十礼》部分漫画。

    ①亲有礼               ②____   ③____

    【践行有礼】2023年末,宁波一群超有爱的“共享奶奶”火遍全网。

    新闻链接

    她们穿着红马甲,高举接送牌,每天准时出现在各学校门口,风雨无阻接社区孩子放学,领到社区儿童之家,陪着他们看书、讲故事……直到最后一个孩子被接走。“反正都接外孙,顺道把邻居家的孩子一起接回来”,“共享奶奶”因此得名。

    为何“共享奶奶”这种互助模式被点赞?若发生意外磕碰、中途有奶奶退出等情况,这种模式能否持续走下去?

    时政述评

    1. (1) 仿造漫画①为②③两幅漫画命名,并从三幅漫画中任选一幅说明推进“浙江有礼”的意义。
    2. (2) 运用所学知识,围绕新闻链接撰写一则时政述评。(要求:逻辑严密,具有一定的深度,150字左右)
  • 1. (2024·吴兴模拟) 一把小商贩的大伞撑起了人间温暖,一群躲雨的陌生人像一家人一样有说有笑,此画面(图8)被网友称为最温馨的“全家福”。“全家福”温馨在( )

    A . 遵守规则,增进信任 B . 以礼待人,态度谦和 C . 关爱他人,温暖社会 D . 尊重他人,消除隔阂
  • 1. (2024·西湖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斑马线,社会的文明线。运用“社会生活讲道德”的相关知识,为漫画一中“您先请”点赞。
    2. (2) 斑马线,社会的法治线。漫画二中的行人是否有理?请你就此现象写一篇新闻述评。(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完整,条理清晰,字数150字左右。)
  • 1. (2024·浙江模拟) 成长的轨迹

    李华是一个刚步入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辛勤的工人,他们虽然不富裕,但总是努力为李华提供最好的。自从上了初中,李华觉得自己的世界突然扩大了,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还有那些他从未接触过的学科和知识。

    青春的探索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华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好奇。他常常思考,自己究竟是谁?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他开始尝试各种兴趣爱好,从绘画到音乐,从篮球到编程,他渴望在这些活动中找到真正的自我。然而,他也面临着许多困惑和烦恼,比如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学业的压力、以及青春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

    家庭的温暖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成了李华最坚实的后盾。虽然他与父母之间有时会有摩擦和矛盾,但他深知父母对他的爱和期望。他开始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努力成为家庭的一份子,为家庭做出贡献。他学会了理解父母的不易,也学会了在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生命的精彩

    李华逐渐明白,生命的精彩不仅仅在于取得多少成就,更在于如何活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他开始关注社会、关注他人,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1. (1) 请结合材料,分析李华进入初中后,在哪些方面有了显著的成长和变化,并谈谈这些变化对他个人发展的意义。
    2. (2) 在李华的成长过程中,他面临着哪些青春期的挑战?他又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实现自我成长和突破的?
    3. (3) 请结合材料,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深入论述李华如何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活出生命的精彩,并探讨他如何将这些经历转化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在论述过程中,请运用“活出生命的精彩”、“中学时代”、“青春期”、“家庭”等知识点,并结合实际案例或理论支持你的观点。同时,请注意论述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