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社会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八上·绍兴期中) 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只存在了三个月,但颁布了一系列符合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原则和保护 工商业的规章措施,鼓励兴办实业,奖励华侨在国内投资等。这体现了南京临时政府(  )
    A . 开启了中国制度化变革的尝试 B . 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政权 C . 通过和平方式真正实现了共和 D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
  • 1. (2023八上·绍兴期中) 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到,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这表明孙中山( )
    A . 提倡发展社会主义 B . 关注民生问题 C .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D . 主张民主共和
  • 1. (2023八上·绍兴期中) 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这表明辛亥革命( )
    A . 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B .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C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 . 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
  • 1. (2023八上·温州期中) 辛亥革命是中国迈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孙中山《兴中会章程》(1894年)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起责任。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年)

    材料三: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不过赶跑了一个皇帝”,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是,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有学者指出,中国的近代史就好像接力跑一样,后来的人以前面跑到的地方作为起点,接棒,然后肯定又远远地跑到前一个人的前面去。辛亥革命过后只有7年,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又过两年多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不是偶然的。应该把辛亥革命从整体,上看作近代中国社会大变动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来考察。

    ——据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体现的具体原则。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请对”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大变动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进行阐述。(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 1. (2023八上·滨江月考) 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11年10月10日A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材料二:文件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材料三: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指出:“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只有改造人心,除去人民的旧思想,另外换成一种新思想,这便是国家的基础革新。”

    1. (1) 表格中的A处应为哪一事件?根据材料,写出孙中山先生的主要历史功绩。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出自哪部法律文件?该文件具有什么性质?
    3. (3) 材料中的“旧思想”、“新思想”分别指什么?以此说说辛亥革命中“国家革新”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 1. (2023八上·绍兴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近代涌现了很多杰出的爱国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思想表达了赤诚的爱国之心。

    【民族工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下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

    【社会生活】

         

     图一 结辫子     剪辫子                           图二

    1. (1) 联系所学知识,写出两个中国近代史上客观上减小了F2的历史事件。最美…是当今社会一个热词,如果为途中汽车选拔一位“最美司机”,你认为谁最会当选?为什么?
    2. (2) 图一、图二反映了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哪些变化? 
    3. (3) 【音乐先驱】2023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编排了历史剧《抗日风云》。小刚和小强同学应邀分别扮演了剧中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请帮助他们把下面的剧本补充完整。

      情景一:小刚奋笔疾书,谱就了

      情景二:小强面对黄河,谱写了

    4. (4) 【以史为鉴】近代的民族企业家、音乐家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 1. (2023八上·绍兴期中)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副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
    A . 护国运动 B . 武昌起义 C . 五四运动 D . 二次革命
  • 1. (2023八上·绍兴期中) 如图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A . 师夷长技 B . 国家统一 C . 军阀割据 D . 走向共和
  • 1. (2024八上·江北期中) 中国近代史上,一批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经过庚子(注:1900年)以来十年的千曲万折后,……革命派以一往无前之气,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命。——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节选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有哪些?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 (2) 材料二中“新学家们”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 1. (2024八上·江北期中)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耻辱和抗争。下列事件发生在南京的有(     )

    ①公车上书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五四运动爆发          
    ④国民党大陆统治的结束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66页